幸运的是,她及时等到了“心源”,接受了“换心”手术。现在,带着新的心脏,她成为了萧山夕阳红艺术团的主力,定期会到各社区参加文艺汇演。
“虽然我不知道是谁捐献了心脏给我,但我充满感激。正是这颗跳动的心,让我有了崭新的生命。”
“换心”前,她曾想过安乐死
“3年前,我曾站都站不起来。”回忆起接受心脏移植手术前,蒋志娟依旧感慨。
自22岁那年,被确诊为心肌炎以来,她与心脏的搏斗就从未停歇。2006年,因为心脏早搏频发,她接受了心脏复苏手术;2010年,她又一次接受了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可是,病情并未得到控制。
2012年6月29日,她因病情危重而被送入浙医二院。“当时,我已经有7天没有吃东西了,躺在床上,我有过安乐死的念头。”
“病人必须马上接受心脏移植手术,不然就非常危险了。”浙医二院心脏大血管外科主任医师董爱强表示。然而,对他来说,虽然心脏移植手术难度很高,但最大的困难是能尽快匹配到合适的“心源”。
在美国,每年进行心脏移植3000多例,中国有着数目更多的终末期心脏病患者,但是实际全国每年实施的手术只有300例左右,每年都有许多患者在等待“心源”的过程中死亡。
“我是幸运的,在等了一个星期左右红十字会就有了合适的心脏。”蒋志娟说到这里,眼里每每泛着泪。“我感恩那个临终愿意捐献心脏给我的人,是ta给了我一个全新的人生。”
每150个需移植的病人只1人能等到
与蒋志娟怀着同样感恩心情的,在浙二移植患者健教会上有近百人。他们或是接受了心脏移植,或是肝脏或肾脏的移植。
器官移植,就是当人体的某一器官出现病变导致功能衰竭,威胁到人的生命时,植入健康的器官代替原有的器官以延长生命。
浙医二院副院长、器官移植中心主任梁廷波教授表示,自2011年11月浙医二院获准展开心脏死亡(DCD)器官捐献移植以来,浙二目前已成功开展器官移植手术百余例,位居浙江省前列,手术成功率100%,受体1年存活率和总体存活率均达到国内国际领先水平。其中,肾移植患者1年存活率在95%以上,50%的人可以存活10年以上。
但这依旧是杯水车薪。目前,每150个等待健康器官移植的患者,往往只有一个人可以幸运等到。
今年1月起,我国全面停止使用死刑囚犯器官,公民自愿捐献(包括亲属活体器官捐献和逝世后器官捐献)成为器官移植手术供体的唯一来源。“我和我的家人,都已签了人体器官捐献志愿书,是好心人给了我新的生命,我也希望可以帮助别人重生。”蒋志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