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11日,由浙江树人大学与树兰(杭州)医院共建的“浙江树人大学·树兰国际护理学院”揭牌成立。
据悉,这是国内首家通过教育部和卫计委审批由院士领衔的校医共建的护理学院,由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兰娟教授担任名誉院长,知名护理管理和临床教育专家、树兰(杭州)医院护理副院长冯志仙及资深医学教育和管理专家陈慰浙担任学科带头人。
护理人才少,本科学历更少
“医疗卫生资源总量不足,尤其突出的,是护理专业人才的缺口问题。”李兰娟院士指出。《全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纲要(2015-2020年)》提到,到2020年,我国每千常住人口注册护士数要达到3.14人,医护比达到1:1.25,市办及以上医院床护比不低于1:0.6。
但实际情况又是怎样的呢?就浙江省而言,截至2015年底,全省每千常住人口注册护士为2.87人,医护比仅为1:1左右,其中儿科、精神卫生、康复、老年护理等领域服务能力较为薄弱。此外,我国注册护士中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者占比仅为15%左右,尤其是三乙和二甲医院往往不能招聘到预期数量的本科护理学人才。
当我们正纠结这一现状时,“银发浪潮”却迎面袭来——截至2012年底,全省60岁以上人口达到857.69万,占总人口的17.87%,仅次于上海,位居全国第二。而打通健康养老最后一公里的“医养结合”,对护理人才的知识、技能、职业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全国范围招生,每年计划不少于100人
为改变本科护理学人才“供不应求”的现象,浙江树人大学和树兰(杭州)医院突破传统办学方式,建立战略合作。
据悉,树兰国际护理学院在全国范围招生,每年计划招生不少于100人,学制四年,课程设置除了常规的基础课程之外,还包括人文与社会科学课程:护理心理学、护理教育学、护理美学等;自然科学基础课程:如生物学、化学等;专业基础课程:如人体形态学、生理学、病理学、营养学等;护理学专业课程:护理学导论、护理学基础、跨文化护理、护理管理学、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妇产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急救护理学、老年护理学和循证护理等。学生取得毕业资格,并达到学校规定的授予学士学位标准,将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校-医’行业学院模式是社会办教育、社会办医护交互结合的一种尝试,也是一种创新,不仅拓宽了护理学办学的理念,而且也是一种整合社会办学资源的有效方式。”李兰娟表示,双方将通过定向合作、共建共促等方式,努力将学院打造成培养培训护理专业人才的孵化地与输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