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职业病诊断工作中最突出的职业病是职业性中暑。全年共受理18例中暑登记,结果均诊断上“职业性重症中暑”,诊断率是百分之百。发病人数也是近五年的职业性中暑总和。
25岁的小伙子吴某,是一家技术服务公司的软件工程师。去年7月26日,参加了单位组织的新员工户外培训,在登山时出现意识不清、大汗淋漓,同事拨打120后紧急送到医院。
医院检查发现:体温39.7℃,脉博细速,血压104/51 mmHg,呼吸40次/分,神志不清,双侧瞳孔等大0.3cm,对光反射迟钝,心率198次/分,氧饱和度92%。住院诊断:1、热射病; 2、非创作性横纹肌溶解;3、肝功能不全;4、肾功能不全;5、心肌损伤;6、电解质紊乱,低钠血症;7、高乳酸血症;8、血小板减少症;9、急性胃粘膜病变;10、左眼角膜上皮损伤;右眼角膜下出血。
予以吸氧、物理降温等处理,入ICU治疗。
当地气象部门提示,2016年7月26日当地天气:晴到多云,偏南风1-2级,白天最高温度39℃,最低28℃。
杭州市职防院专家分析,劳动者作业场所没有职业危害因素高温,劳动者应单位要求,在类军事训练的户外登山中途突然发病,认为劳动者有高温接触史;登山过程中发生神志不清,体温升高达42等临床症状及体征,颅脑CT及MRI未发现明显异常,可排除脑血管危急症,认为中暑诊断明确;依据GBZ41-2002《职业性中暑诊断标准》应诊断为职业性重症中暑(热射病)。
这说明,企业对待像高温这样的职业危害因素的危害估计不足,防范措施不到位,对早期病损处置不到位。住院时还发现“非创作性横纹肌溶解”、“肾功能不全、心肌损伤”等,说明该劳动者当日的活动强度严重超过了体能极限。用人单位也没有按照客观规律和体育锻炼操作规程办事。
杭州地区现有职业病诊断机构5家,包括杭州市职业病防治院、浙江省医学科学院医疗门诊部、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国家电网公司职业病防治院(建德)。
个人患了职业病该如何维权?
如果觉得自己得了职业病,可按照以下几个步骤进行职业病的诊断及鉴定。
1、可去用人单位所在地、本人户籍所在地或者经常居住地依法承担职业病诊断的医疗卫生机构进行职业病诊断。
2、劳动者提供在企业工作过的证明,如工资单、工作牌等,同时,企业有提供现场危害监测资料和劳动者健康监护资料的举证责任,由卫生行政部门负责诊断鉴定。
3、职业病诊断鉴定过程中,在确认劳动者职业史、工种、工作岗位或在岗时间有争议的,可以向当地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机构申请仲裁,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应当于受理之日起三十日内作出裁决,劳动者对仲裁不服的,还可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4、劳动者对用人单位提供的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等资料有异议或因用人单位解散、破产无法提供相关资料的,诊断鉴定机构可提请安监进行调查,安监部门自接到申请之日起三十日内应对存在异议资料或作业场所危害因素情况作出判定,有关部门应予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