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中医药更好地服务于妇幼健康?早在6年前,浙江东阳妇幼保健院就开始将中医药和妇幼健康进行了融合发展,开辟了一条中国妇幼保健独特、成功的路径。
目前,作为浙江经验的“东阳模式”已走向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的350家妇幼保健院,造福千万妇女儿童。
6月17日上午,浙江日报、浙江在线、浙江新闻客户端的新闻直播间特别邀请了来自国家卫生计生委、中国妇幼保健协会、浙江省卫生计生委、浙江省中医药管理局等单位的领导以及东阳妇幼保健院院长,共同剖析"东阳模式"所带来的"浙江经验"。
访谈嘉宾:东阳市妇幼保健院院长郭兰中
6月17日,全国500多家妇幼保健院院长和专家齐聚浙江东阳,取经中医+妇幼健康的“东阳模式”。
这座83万常住人口的城市,孕育出了妇幼保健方面令人惊叹的“浙江经验”,作为东阳妇幼保健院院长,郭兰中感触颇深。
6年前,东阳妇幼保健院和大多数基层妇幼保健机构一样,存在基础较差、底子较薄、特色专科不多、服务规模不大等问题。在这样的挑战下,郭兰中选择了走中西医融合妇幼保健的创新之路。
“大专科,小综合,中西医结合”的办院理念由此出炉。同年8月,东阳妇幼保健院开设中医科,将中医药融入孕产妇保健、妇女保健和儿童保健各个环节,以孕产妇为中心,提供孕前人群体质辨识和调理、孕期疾病的综合治疗及产后调养为一体的孕产期中医药全程服务模式。同时设立中医养胎中心,继承发展了南北朝时期的逐月养胎法,形成治疗女性不孕及免疫性反复自然流产等中医保胎特色。
“要做一项工作,需要理念先行。”郭兰中说,很多人会有这样的疑问:好好的一个妇幼保健院做什么中医?“大家概念中好像妇幼保健院就是西医。”
理念的融合,就是让老百姓对中医药产生实实在在的感受,即简便、效率好。
郭兰中认为,抗生素的滥用和药物的毒副作用给患儿的生命健康安全带来风险。而推拿、按摩、捏脊、中药贴敷等中医药适宜技术,不仅能在很大程度上减轻孩子的痛苦,而且毒副作用相对较小,更加安全。
他介绍说:“小孩子的毛病不外乎是消化系统、呼吸系统这两个毛病,感冒、咳嗽、发烧、拉肚子种种情况,原来就是挂葡萄糖,通过我们把中药融入以后,他们来门诊看病就给他们中医药的灌肠。他们很奇怪怎么通过灌肠也能把发热降下来,也不需要吃药,但事实上这个对中医来讲是很简单的。”
久而久之,身边的人都觉得中医效果好,没有副作用,渐渐形成了“大人接受、儿童享受”的趋势。
“这是真正为老百姓解决问题了,而且中医的特色也可以得到很好的发挥。”郭兰中说,很多中医院没有这么多的小儿科、妇科、产前保健、更年期调理等科室,所以相对来说妇幼保健院也许市场更大。
自2015年浙江省召开现场会,全省开始推广“东阳模式”,如今浙江有90%的妇幼保健院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如70%的妇幼保健院开设了中医科,40%的妇幼保健院的儿童输液室改成了儿童中医诊疗中心,全省95%的0-3岁儿童能够享受到中医药服务。
“东阳模式”也交出了一张漂亮的成绩单。根据数据显示,2016年,浙江省孕产妇、婴儿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为5.73/10万、2.82‰和4‰,已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达到发达国家水平。
郭兰中透露,未来,"东阳模式"还将继续优化和升级。
“首先院内要进一步强化学科体系的建设。”郭兰中表示,因为作为一家医疗保健机构,如果没有特色科室,是很难为老百姓服务的。“所以我们现在提出125工程,要创建一个国家级的重点专科,两个省级的重点专科,5个市级的重点专科和学科,以此为抓手,从人才、技术、科研、教学这块把它提升到新的档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