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7日,《代表在线》栏目以《三部门法规互为前置条件 办证死结怎么才能解开?》为题,报道了温州鹿城区仰义街道小陈打算办理父母遗留的老房子继承手续,老房子只有土地证没有房产证,由于多个部门的法规相互冲突,证件办理陷入了互为前置条件的审批困局。
10月9日,本栏目邀请市人大代表郑奇芳;温州大学瓯江学院法学系主任、市政府法律顾问毛毅坚;市国土资源局地籍处处长姜亮;市规划局法制处处长钱向光;市住房与城乡建设委员会房屋登记中心主任黄齐等嘉宾,就此事展开探讨并寻求解决之道。
部门回应
【市国土资源局地籍处处长 姜亮】
情况确实比较复杂
相关部门已做调研
目前,国家和省里相关文件明确规定,继承宅基地使用权必须先继承房屋,在实际情况中有四类情况:第一类是两证齐全,第二类是只有房产证没有土地证,第三类是有土地证没有房产证,第四类是两证都没有。
对于两证齐全和有房产证没有土地证的情况,2008年国土资源和房管部门曾联合发文,规定先办理房屋的产权转移登记,再办理土地变更登记手续,这两类情况已经解决了。
后两类情况涉及其他部门,情况确实比较复杂。今年6月份,鹿城区藤桥曾出现类似个案,当时是通过一个非常规的方法解决的。此后,相关部门对这类情况做了调研,目前,国土资源局正在起草代拟稿,估计月底可以报到市政府。
【市规划局法制处处长 钱向光】
房子先建,法律后到
无需补办这么多手续
拿这个案例来讲,这间房子建造的时间,比规划局成立的时间早,也比规划相应法律实施时间早,甚至比《土地法》颁布时间还早。拿此后的法律去约束早年的老房子是不对的,不需要办那么多的手续。对于40年前建造的房子,要老百姓跑规划部门去补办手续,是人为设置障碍。
按照《物权法》相关规定,房子只要合法建成了,不登记也有物权。也就是说,土地证登记在父亲名下,如果父亲死亡了,土地使用权就转为继承人,即使没登记也合法。如果这间房屋当年建设的时候是符合相关规定,是合法建筑,问题就解决了。
【市住房与城乡建设委员会房屋登记中心主任 黄齐】
争取10月底上报方案
年底促成方案出台
已办土地证而未办房产证的一般有两种情况:其一,当时申请宅基地是以户为单位的,父母和儿子如果是以家庭共有成员去申报宅基地的,父母不在了,儿子作为共有者身份,可以登记到他的名下。其二,如果儿子不是以家庭共同成员身份申办的,办理房屋继承手续就会陷入死循环。
办理房产证,需要出具1984年航测图。如果能出具住房宅基地审批表,且有材料证明房屋是在1984年以前已经建成的也是可以的。
今年年初以来,国土、住建、规划等三个部门开展相关调研工作,调研中发现历史遗留问题相当复杂。市政府分管副市长听取情况汇报后,要求摸清情况一揽子解决。我们争取在10月底形成方案再进行汇总,上报给市政府。
报道中的个案,其实反映的涉及大批农民房产权的普遍问题,我们尽可能在今年年底促成方案出台,解决这个问题。
专家说法
【温州大学瓯江学院法学系主任 市政府法律顾问 毛毅坚】
各部门思路已明确
“丝”要尽快织成“布”
通过部门间横向沟通和市政府纵向协调来解决这个问题,是非常可喜的转变,让老百姓看到了希望。
应该说,土地问题确实非常复杂,由于各部门隶属于中央各个不同的部委,各部委都可以制定各自规章,可以说是政出多门、以邻为壑,而基层部门必须依法行政,这是一条红线,无法逾越。
国土、住建、规划这三个部门已经把他们的想法和思路抽丝剥茧了。他们的思路抽出来之后,市政府就如织布人,要把丝织成布,布就是文件的出台。丝已经有了,布要尽快织出来。
报道中的房屋继承问题,首先应该通过继承公证。继承还涉及一个问题,他的父亲、母亲还有没有其他的法律上的财产继承者,这要经过调查和公证。
办理房屋登记有一个重要前提,必须有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但是该房子是在40年前建造的,早在法律出台之前就已存在。像这样的情况,就不需要出具1984年的航测图。
代表观点
【市人大代表 郑奇芳】
不要让现在的问题
成为历史遗留问题
像这种情况,根子还在体制。现在每一个部门都有自己的一些规定,有些规定非常死板、严谨,而工作人员必须按照这些规定来做,如果超越了规定就是违法。
既然每一个部门都有自己的规定,那么老百姓办不了事到底是谁的责任?这个问题非常值得思考。对这类问题,我有亲身经历。我有一间16平方米的小店面,从2005年到2012年,为了办理土地证前后跑了7年。各个部门在管理过程中存在的各自为政现象,需要政府出面牵头协调。
其次,行政部门的执政理念应是“以人为本”,但执行过程中很多时候“以人为本”成了一句空话。以人为本就是解决老百姓的问题,实际困难没解决好,就称不上以人为本。
第三,一些政府部门在碰到一些问题的时候不敢去解决,为什么呢?因为每个部门都是平级关系,很难由其中一个部门去协调解决,就像兄弟之间的问题往往需要长辈出面解决。针对群众的一些问题,尤其是拆迁过程中一些历史遗留问题,政府应当逐个解决,不要让现在的问题再次成为将来的历史遗留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