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职业技术学院的杨绍荣老师,是一个“发明达人”。他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的发明证书和实用新型证书,足足有70多本。国庆前夕,中央电视台《我爱发明》栏目摄制组来到金华,冲的就是他带领团队创新设计制作的发明专利产品———“圆周运动健身机”。
这次发明的这个健身器械,既能健身,还能360度转圈。
学生的玩笑话让他迸发灵感
2012年初夏的一天中午,杨绍荣来到男生寝室,看见有一位男生正在玩一辆小轮车,他在狭小的寝室里骑来骑去,一会碰到桌子,一会又撞翻什么东西,吵得正在午睡的一个同学抱怨了起来“你有本事,往上面骑啊”。
骑着小轮车往空中走?这句看似不可能的玩笑话,却让他茅塞顿开。是啊,如果把一个直立起来的圆周作为轨道,结合自行车的链传动机构把小轮车放在里面,是不是就可以实现在垂直地面的空间运动了呢?经过反复思考,终于设计成功,他一面向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申报专利,一面着手制作样机。
可要做这样一个还没有人做过的样机,总会遇到很多困难。首先是具体结构的创新设计,要把一个创意变成一个可以用来生产制造的设计,需要考虑材料、结构、加工、成本等的方方面面。
其次是样机尺寸大。圆周轨道直径达到了1.8米,这么大的一个物件,不仅材料难找,而且从加工的角度来说,零件的尺寸越大,误差也就越大,需要有合理的加工工艺来确保零件精度。
第一次公开亮相便成了全场“明星”
杨绍荣组起了一个团队,邀请李新广、邓志华两位老师加入,还包括当时还未毕业的黄建敏等同学。几个人整整忙了一个多月,终于把第一台样机做了出来。
一个多月后,当一个勇敢的试验者,第一次踩着器械脚蹬,踩过最高点的时候,最终安全结束试验时,大家情不自禁地欢呼“成功”了。
9月28日,央视《我爱发明》栏目摄制组在金华人民广场进行了“圆周运动健身机”的现场演示拍摄,这个器械甫一亮相就引起了众多市民的兴趣,大家里三层外三层围了上来,争先恐后地上去体验。有一位60多岁的大爷,一口气玩了四五圈后大呼过瘾。
“我们之前对这个器械的预期接受年龄,是60岁以下。如今看到60多岁的老人都玩得很开心,也就更有信心了。体验者的普遍反映是,这种器械锻炼效果好,有氧运动量大,而且还能感受到过山车那样的惊险刺激,好玩,很爽。”杨绍荣说。
盼“圆周运动健身机”走进千家万户
记者看到,“圆周运动健身机”从外观上看,就像一个中间空心的大圆环,在圆环的内壁,设有一个带有安全带的座椅,座椅的前面是自行车那样的脚蹬。
团队成员黄建敏为记者做了一番演示。只见他坐到座椅上,系好安全带,整个人紧紧贴靠在圆环内壁上,然后像踩自行车一样,踩起了脚蹬,圆环随之转动起来。当达到最高点时,他的整个人已经凌空,垂直距离接近两米。然后随着惯性,快速往下滑到最底端并继续向前冲,再接着踩脚蹬,向上做圆周运动。没两圈,已经满头大汗。
杨绍荣告诉记者,这个器械融合了自行车的链传动和齿轮传动原理,通过脚蹬转动链条,继而带动整个圆环转动。跟其他健身器械不同的是,体验者踩着脚蹬做上升运动时,小腿和大腿发力的受力点,都是在不断变化中的,可以令全身的的肌肉得到运动和锻炼。
如今,器械又经过了进一步的完善,圆环的位置可以根据体验者爱好自行调整,可以垂直,可以斜着,感受更多的健身乐趣。器械上还可装上连杆,体验者在整个骑乘过程中,还能体验到自动左右摇摆的乐趣,全身肌肉受到的锻炼效果更好。
杨绍荣有个美好的愿景,就是希望“圆周运动健身机”走进社区、学校、厂矿,走进千家万户,让更多人感受到健身的乐趣。
据悉,“圆周运动健身机”将在11月份央视10套《我爱发明》中亮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