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服务指南消费指南  服务热线:400-8269-121

长三角营养保健产业联盟浙江省协会上海协会江苏省协会江西省协会安徽省协会台湾产业馆地方站浙江站上海站江苏站江西站安徽站

您当前的位置 :健康资讯 » 社会新闻

身残志坚的好支书

2014-10-11 来源:121健康网

身残志坚的好支书

人物名片:舒跃良,1962年生,兰溪市黄店镇太平桥村党支部书记

在兰溪市黄店镇太平桥村,村民们见到村支书舒跃良一瘸一拐的身影,会感到格外亲切。

“我们从来不把他当成残疾人看待,他可比一般人要能干多了。”村民舒森林说。

舒跃良在1岁时就患上小儿麻痹症,病痛如影随形,一直无法正常行走。但他瘦小的身躯,蕴含着一股为民的力量。

2007年至今,舒跃良已连任3届村支书,在这之前,他是一名裁缝,也当过村里的会计。

当初对他的当选,村里曾有人怀疑:“一个连走路都困难的人,能把村子管好吗?”妻子舒美娟也曾劝说:“村里经济条件不好,你腿脚也不方便,怎么为村民办事?”

上任伊始,在一片怀疑的目光中,舒跃良立下“军令状”:“任上村里没变化,你们就把我免了。”

上任以来,村里年年有新变化,舒跃良做的实事,村民们都看在眼里。

“之前,村里的沙石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推着自行车都很难挪动。后来他就去争取资金,为村里修路。现在你看,村里都是水泥路。有台阶的地方变成了斜坡,方便车子上下。”村民舒文忠说。

如今,臭气冲天的露天粪缸不见了,池塘的淤泥被清理了,年久失修的古建筑正在重修……太平桥村的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由于地处地质灾害隐患点,太平桥村曾发生过山体滑坡事故。舒跃良带领村干部们挨家挨户做思想工作,力促村民下山安置。

目前,按计划异地安置20户的村民都已搬迁,他们的新家,是一栋又一栋小楼。

太平桥村位于兰溪的西北山区,全村仅有145户556人,其中60岁以上老人有123位,80岁以上老人20余位。和许多小山村一样,这里的年轻人大多在外打工,老人独居、无人照料等问题突出。

2012年8月,一次偶然的机会,舒跃良在报纸上看到一篇农村建居家养老照料中心的报道。他很高兴,觉得村里应该去争取。

“第二天,我就去镇政府把自己的想法和决心,告诉了分管领导。镇里很支持。”舒跃良说。

但是,地处偏远、经济欠发达的太平桥村,一开始并不在兰溪市的试点范围。

腿脚不便的舒跃良骑着电动车,一趟趟跑到相关部门,多的时候几乎每礼拜都要跑上几趟。舒跃良诚恳的态度让相关部门终于点头了,同意太平桥村成为首批试点村。

身残志坚的好支书

舒跃良(左)在居家养老照料中心

如今,300多平米的居家养老照料中心装修一新,食堂、休息室、液晶电视等设施一应俱全。

这里,曾是一个废弃的茶场,屋顶漏雨,屋内堆满旧机器。为了改造场地,舒跃良和其他村干部当起装修工,刷油漆、搬材料……

他们的辛苦没有白费,仅用了两个多月,就建在兰溪市首家农村居家养老照料中心,每天都有18位老人在此用餐。

80岁以上的老人每餐只需花1元,就可以尝到新鲜的菜肴——一荤一素一汤。原材料由镇里统一配送,一名专职人员负责烧菜。

“有了照料中心后,我们每天中午和晚上都能吃到热饭热菜,又新鲜又便宜,还能看电视。”87岁的刘冬香老人拄着拐杖大声地说。

然而,新建一个居家养老照料中心容易,让它长久开下去很难。为了解决运营资金,舒跃良多次拜访村里在外的能人,希望他们能够出份力。

本村一位在外从事餐饮业的老板,一开始认为农村居家养老中心难以推行。舒跃良多次苦口婆心地沟通,他才在去年一次性捐款1万元。

今年回来看到中心办的有声有色,村里老人们的笑容多了,尊老爱老的氛围变浓了,这位老板又主动提出每月给中心捐款2000元。

现在,有人送来米,有人拿来油……居家养老照料中心的爱心榜里,上榜的个人和企业正越来越多。

【人物感言】

乡亲们对我越信任,我就越觉得要多做点事,做出点成绩来,回报村里。我认为,只要真心实意为村民办实事,动员大家的积极性,村里一定会越来越好。

扩展阅读

相关资讯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121健康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121健康网所有。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填写Email地址,试阅行业信息专报:

公众号头像 health121

121健康商城是长三角营养保健产业联盟健康产品服务平台的服务窗口之一。健康产品100%正品,厂家直供,专业营养师分享。

微信“扫一扫”立即关注

微信号:health121qjd

不良信息举报 中国网信网 网警 可信网站
 
QQ在线咨询
邮箱
咨询热线
400-8269-121
服务时间
周一至周五(8:30-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