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成不变的公关
SM公司先后经历了东方神起、Superjunior等王牌组合成员“出走”却仍不汲取教训不改苛刻条约,本着“物尽其用”的原则让旗下艺人终于忍无可忍纷纷提出解约诉讼。然而最作死的不是不反省自身运作制度,而是每次解约新闻爆出后雷同的公关手段。综合前三次解约(JY J、韩庚、吴亦凡),SM公关套路如下:发声明称公司此前毫不知情面对突发事件措手不及制造舆论称解约成员此前和队友多有矛盾队友通过SN S表态称很心寒公司正在努力挽留。此次鹿晗解约的声明与吴亦凡解约时也非常类似,粉丝更是直接吐槽:“你以为只把”堂皇“换成了”疑惑“我们看不出来吗?”
PART2
剧情还是有点不一样
铺垫方式
吴亦凡:解约事出突然,公司、队友、粉丝、媒体均措手不及。
鹿晗:解约新闻虽然来势汹汹但并不是无迹可寻。身体早已亮起红灯的鹿晗在演唱会时出现脱水眩晕状况,中秋期间更被媒体拍到在医院排队挂号,因长期不规律的饮食和睡眠不足,更是经常会半夜惊醒,胸闷,头痛,严重时喘不过气。此前鹿晗通过自己的微博说明由于身体原因无法出席E X O泰国演唱会时便有解约流言传出,随后继续缺席SM T O WN日本场似乎从侧面证实解约早在计划之中。另外,在同样作为E X O中国成员的吴亦凡提出解约后,鹿晗在各类公开场合并没有像其他成员一样表示对吴亦凡离队的谴责之意,被问及作何感想是只是模糊答道:“重新排队形很辛苦,很感谢工作人员”“这个,怎么说呢……”,似乎在为今日的新闻做铺垫。
舆论压力
吴亦凡:作为先“吃螃蟹”的人,背负重重舆论压力是肯定的。吴亦凡充当起队内解约先行者,粉丝们还未来得及练就强心脏就纷纷被K O了。除了坚定的追随者外,还出现不少不和谐的声音,支持反对比例相差不大。
鹿晗:支持占大多数。有了吴亦凡解约事件的铺垫与种种伏笔,粉丝对于鹿晗解约一事并没有表现出太大的惊讶,在消息一出就纷纷摩拳擦掌刷话题,将“鹿晗在哪儿我在哪儿”刷上热门话题榜第四名。在中国好粉丝与中国好队友的帮助下,鹿晗所面对的舆论压力则要小得多。
解约原由
吴亦凡:在吴亦凡提交给法院的诉状中提到,SM公司不顾及他的感受及身体状况,把他当成机器人一般对待,而且在工作分配和收入分配方面有非常大的偏差。吴亦凡方面称,虽然参加了很多商业活动,但他的经济状况一直都非常拮据,付出和收入完全不成正比,而且这份合约是在他作为练习生时被迫签署的,合约也限制了他在活动和职业等方面的选择自由,因此吴亦凡认为这份协议应该是无效的。
鹿晗:除了身体无法负荷、资源分配不均的原因外,据鹿晗朋友爆料,他下定决心要解约的重要原因是十分渴望在家多陪伴父母,“其实这决定挺突然的,就是前阵子生病回北京之后,和家里人一起生活的感觉让鹿晗觉得很好,他在国外呆了太多年了,也没时间陪父母,公司对请假回家又有严格规定,就算没工作也不允许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