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hone6手机还没有在中国大陆发售,却已经在嘉兴引发了官司。28岁的沈先生因为没能如约买到iPhone6手机,将嘉兴移动告了。
微信公众号上预订了iPhone6
根据沈先生提交的起诉状,他是在9月5日22时10分,收到注册号为“嘉兴移动10086”的微信公众号发送的广告微信的。
广告微信名为“iPhone6微信预订开始了!!送2G流量——颤抖吧骚年”,微信内更有“9月19日发售,敬请留意”、“9月5日开始预约、9月19日开始发售”、“请选择支付宝支付方式、定金支付为300元”等内容。
于是,他通过微信在嘉兴市城南路营业厅预订了一部4.7英寸、深空灰、16G的iPhone6手机一部,并通过支付宝预付了定金300元。
承诺9月26日会发售又落空
但9月10日,沈先生看到媒体报道说,美国苹果公司对外宣布,9月19日iPhone6和iPhone6 plus的首发地区不包括中国大陆地区。
他当天便致电嘉兴移动的客服电话10086询问,客服人员确认了上述事实,并告知2014年9月19日无法发售iPhone6手机。
自身就是一名律师的他,第二天就给嘉兴移动发去了律师函,要求嘉兴移动承担双倍返还定金的违约责任。
“一位办公室工作人员来电与我沟通后,承诺会在9月26日发售iPhone6手机。”沈先生说。但是,9月26日,当他再次致电嘉兴移动,办公室工作人员仍然告知没有iPhone6手机可供发售。
不愿“私了”
沈先生表示,违反了约定的嘉兴移动公司应双倍返还定金600元。
而他透露,其实对方曾表示可以补偿他一定的话费,金额可能还高于他的诉讼请求。
不过,作为律师的他说,要借此机会给这家大企业上上法制课。
“他们的活动太草率了,我要告诉他们即使是通过网络形式发出要约,并通过网络形式订立定金合同,同样受法律保护。”他认为,自己与移动公司通过互联网形式订立了定金合同,并通过支付转账的方式预付了300元定金,双方之间的定金合同合法有效。但是移动公司无法履行iPhone6手机买卖合同的签订和交付义务,构成了违约,应当承担双倍返还定金的违约责任。“希望通过法院判决他们违约,起到一定的示范效果”。
昨天,嘉兴南湖法院受理了这起定金返还合同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