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川亚运会帆船比赛原定昨天决出金牌,组委会提前一天至9月30日举行,在男子420级比赛中,温籍15岁小将兰景铖与队友周伟杰搭档,获得该项目第六名,首次参加亚运会的兰景铖,便取得了温籍选手在亚运会帆船帆板运动上的最好成绩。
仁川亚运会帆船帆板比赛是从9月24日开赛的,根据赛程安排,经过六个竞赛日后,9月30日休息,10月1日进行14个项目的决赛,决出总共14枚金牌。众所周知,帆船帆板是“靠天吃饭”的一项运动,天气对比赛的影响至关重要,因此,根据当天的风向风力等因素,组委会决定将决赛提前一天至9月30日进行,当天进行13项决赛,昨天进行最后一项帆船J80公开组的决赛。中国队派出兰景铖和周伟杰组合参加男子420级比赛,最终,两人获得该项目第六名。
历史上,温州帆船帆板运动曾经辉煌过,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温州名将郑开平、刘海媚都夺得过全国冠军,郑开平还参加了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是温州奥运选手第一人,刘海媚参加了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在他们之后,温州帆船帆板运动走下坡路,如今,兰景铖是省队、国家队里该项目的佼佼者,他正在接过前辈的大旗,艰难前行。
兰景铖1999年出生,苍南马站人,启蒙教练是夏国兵。运动员时期,夏国兵与刘海媚同时在省队训练,夏国兵是刘海媚的师兄。虽然兰景铖练帆船运动才三年,但已展现出过人的天赋。去年的全运会,14岁的兰景铖与队友一起获得第六名。由于年轻,他还是今年的省运会的适龄选手,结果,尽管他连续战胜对手,以战绩论将获得冠军,但由于规则规定和身高限制,他只获得第四名,无缘领奖台。
来到竞争更加激烈的亚运会赛场,兰景铖和周伟杰搭档,初生牛犊不怕虎,最终取得第六名,这已属不易。据夏国兵介绍,两人是专门为亚运会临时配对的,赛前他便预测两人成绩可能在五六名之间,结果果然应验。
夏国兵分析说,帆船运动搭档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历史上,兰景铖的前辈中,郑开平与多年的搭档许贤元参加1984年奥运会,在备战1986年亚运会时,许贤元病倒退役,尽管后来换了好几个搭档,郑开平的成绩大不如前,最终与亚运会擦肩而过,而刘海媚也因机缘巧合没能参加过亚运会。兰景铖就这样成为温州体育史上第一位参加亚运会帆船帆板比赛的选手,第六名也是历史最好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