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记者 李剑铭
前几天,晚报24小时热线电话82828110接连接到市民报料,称嘉兴市区行道树上悬挂着很多奇怪的小枝条,走近仔细一看才发现,这些小枝条上竟爬满了一只只黑色的小虫子,看起来就像帘子一样。
路人看到吓煞
市民周先生最近在中山路等公交车的时候,发现站牌上总是黏着一些小枝条,仔细一看,枝条上密密麻麻都是小黑虫。“虫子悬挂在空中,随风飘落,有些人从树下经过,虫子还会落在身上,弄得很不舒服。周围的梧桐树叶上到处是被虫子啃噬的洞,树叶变得千疮百孔。”
家住阳光大酒店附近的市民洪先生也被这些“从天而降”的小虫子惊呆了,“这些虫子出现有一个月了,之前还没有这么多,繁殖速度真快。”
很多市民反映,由于梧桐树临近非机动车道和十字路口,而市民等待红绿灯时难免要站在树下,假如运气不好,站一会儿就能发现身上有几个小虫子在蠕动。
接到报料电话后,记者来到了市区中山路阳光大酒店附近。很多垂丝的小虫子悬浮在空中,一阵微风吹过,悬浮的小虫子飘落到地面,开始缓缓蠕动。很快,地面上、台阶上就有了不少小虫子。在现场站了几分钟,记者便觉得手臂上麻酥酥的,这才发现自己已被一群小虫子包围了。
仔细观察,会发现这些小虫子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它们均包裹着一层“树皮”,类似蜗牛一般把自己保护起来,将自己伪装成一截小树枝,长2厘米左右。
记者沿着中山路往东走了一段路,发现路两边的十几棵梧桐树上都存在这种情况。
不仅是中山路上的梧桐树,记者在市区里转了转,发现月河、范蠡湖公园内均有此类情况。除了梧桐树之外,水杉树上也有这些虫子。
它有个形象的名字
为了请专家对这种虫子进行“鉴定”,记者抓了两只放在空纸盒里带回单位。几个小时后,纸盒里的一小片梧桐树叶子就被它们啃得精光。
看了记者带去的“物证”,市农经局林业高级工程师张文钢很肯定地说:“这是袋蛾,是嘉兴市内很常见的虫子,每年都会出现。”
“你们看到的挂在树上的是它的幼虫,危害树木的就是它。它们吃树叶、嫩枝皮及幼果,食量很大,数量多时几天能将整棵树的叶片吃光,残存秃枝光杆,严重影响树木生长、开花结果,使枝条枯萎或整株枯死。袋蛾一般一年一代虫,但是存活时间长,从6月中下旬到10月底都是它们的活跃期。”
张文钢告诉记者,袋蛾一般危害水杉、池杉、落叶杉、悬铃木、枫杨、柳树等。袋蛾又名蓑蛾,它还有一个很形象的名字叫“避债蛾”,因为它的幼虫会吐丝织成一个外壳,然后把自己包裹起来躲在里面,就好像人逃债一样。幼虫吐出的丝,能够让自身垂挂下来,然后随风四处飘荡、扩散。
“凉夏”害虫相对多
“袋蛾对人类无毒无害,防治办法一般有两种,一是人工摘除,二是化学防治,可以喷洒低毒的敌百虫来消灭。”张文钢告诉记者,袋蛾幼虫是鸟类的“美味点心”,不少人喜欢把它抓来后剥去外面的壳喂鸟或者喂鸡。
至于这种虫子的危害,张文钢认为,按照目前的情况来看,中山路上的梧桐树还不至于因为这些虫子而死亡。“如果鸟类多一点,消灭起来还是很快的。”
那么,下一步该如何对付这些袋蛾,还梧桐树健康之躯呢?记者咨询了市园林公司经理袁银祥。他说,已安排公司的人去喷药灭虫。“因为灭虫药有微毒,我们会在凌晨四五点街上人流量稀少的时候喷药,尽量不影响市民生活。”
之前,曾有过新闻报道,说可能是因为“凉夏”的缘故,虫子比往年要多。袁银祥对这种说法予以肯定,“今年夏天的温度、湿度比较适宜害虫生长,因此虫灾确实比去年要厉害一些。”
嘉兴常见的园林害虫
记者了解到,除了袋蛾之外,舟蛾也是嘉兴市的一大园林害虫。和袋蛾相似,舟蛾也是幼虫危害树木,蚕食树叶,食量相当大,而且一年可以繁殖三四代。
在嘉兴,舟蛾主要危害杨树,市区中环南路、南湖大道两旁的杨树前几年就发生过严重的舟蛾灾害。
另外,就是大名鼎鼎的松材线虫了。这种可以给松树带来毁灭性灾害的害虫,一般是通过松墨天牛等媒介昆虫传播于松树体内,从而引发松树病害的。被松材线虫感染后的松树,针叶呈现黄褐色或红褐色,萎蔫下垂,树脂分泌停止,树干可观察到天牛侵入孔或产卵痕迹,病树整株干枯死亡,最终腐烂。还有一个专门的名词“松材线虫病”,又称“松枯萎病”,描述这种毁灭性虫害。平湖林场2000年的时候曾经暴发松材线虫病,三四千株松树死亡。2005年、2006年,海宁也暴发过大规模的松材线虫病,导致损失惨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