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体育成了中国经济的宠儿,无论是体制内还是体制外,无论是和体育有关还是无关的人们,好像都一下明白了“体育产业”这回事,自信或者虚荣的谈起了职业化这回事,仿佛之前从专业走向职业的经验和教训,都变成了那个实施改变世界伟大想法的孤单程序员。可是,如果没有之前十年李娜、姚明、刘翔做出的尝试,人们对于职业化的理解和实践还处于更加大众的层面。
三位中国体育巨人的成功,在于他们找到一种可以复制的,将职业体育和举国体制对接的方式,这种方式被证明(至少是暂时证明)是有利于各方的平衡点。在他们之后,古老的官僚机构可以更加宽容的对待孙杨,邹市明这样的运动员——我想,这应该是比那些得分、成绩、冠军、荣耀更应该被铭记的东西。
李娜被各种奇怪的舆论包裹着推向前台,被赋予各种本不应属于自己的形象。作为一个职业球员,他自负盈亏,独自承担成功的荣耀和沉没的风险,他被激励着变得刚硬和强大。在强大的正手击球和底线对轰之外,我们看到的是李娜:一个向观众喊闭嘴的李娜,一个向丈夫姜山发泄怒火的李娜,一个敢于喊出“我为自己打球”的李娜,一个似乎已经将个性标榜为符号的李娜。
我们都以为他天生叛逆,以为他活的够自我,但我们也许不曾想到,他所面对的风景让他主动或被动的选择做一个强者。我们看到的李娜,是作为职业球员的李娜。可我们也许都选择性的忘记了,她也是一个女人。
姚明投身体育事业,刘翔和另一半领了结婚证,他们都在运动之外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生活。江湖也不再有娜姐,但李娜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