酝酿已久,保健食品注册备案制实施在即。2016年7月1日起,保健食品管理将正式从此前的单一注册制转变为“双轨制”,即注册与备案相结合。未来,俗称“蓝帽子”的保健食品将迎来大变革。
备案制度的确立,被认为是此次保健食品管理制度改革的最大亮点。“备案管理对国内保健食品行业的发展,是有力的促进。”6月22日,在第二届大健康产业“金哑铃”论坛上,原食药总局保健食品审评中心主任、中国保健协会副理事长黄建生说。
不过他同时也提醒:备案管理在执行过程中,肯定会遇到很多问题,“企业和行业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
审批时间将缩短
截至2016年6月,食药总局共颁发了15610个保健食品批件,其中国产14946个,未来,这个数字或将快速增长,因为按照《保健食品注册与备案管理办法》,今后保健食品的管理模式,将调整为注册与备案相结合。
《办法》规定,使用保健食品原料目录以外原料的保健食品,以及首次进口的保健食品(属于补充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物质的保健食品除外),必须通过产品注册,并由审评机构统一组织现场核查和复核检验;而对于使用的原料已经列入原料目录以及首次进口的保健食品中属于补充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物质的保健食品,应当进行备案。
《办法》明确:“食药监管部门收到备案材料后,符合要求的,当场备案,发放备案号,并将备案信息表中登载的信息在其网站上予以公布。”
保健食品现有的注册程序冗长,文件要求繁多。去年12月,国内最大的保健品企业汤臣倍健曾透露,保健品从实验到拿到批号,一般需要3年以上,“备案会让时间缩短,只需要3个月。”
政策利好,让越来越多的企业挥师杀入保健食品行业。早在今年3月1日《办法》出台之前,就有企业抢先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