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鲶鱼”不活症结何在?如何破除障碍激发民间投资的内在活力?
向下的曲线看“难点”
从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民间投资增速示意图可以看出:今年年初以来,民间投资增速画出了一条向下的曲线:1—2月,民间投资增长6.9%;1—3月,增长5.7%;1—4月增长5.2%。
“受市场需求疲弱、企业投资意愿不足、市场准入限制依然存在的影响,今年初以来民间投资增速持续回落。”国家统计局投资司高级统计师王宝滨指出,“由于民间投资总量较大,增速持续回落将会制约投资平稳增长,对此要高度重视。”
中国社科院中小企业研究中心主任罗仲伟告诉记者,在调研中他发现实体经济领域的一些企业在“观望”,周期性和结构性因素叠加,造成需求低迷,身处产能过剩领域的企业必须通过创新发展转型升级,但社会的信息透明度不够、市场信号不清晰,找不到好的投资方向,民间投资活力不足。
“第二产业总体过剩,民间投资自然不愿意投。第三产业固定资产投资主要集中在广义的交通领域,如铁路、公路、邮政的物流货运等领域,而这些领域大量的是国有投资,民间投资难以进入。”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分析说。
冰火两重天说“激活”
细看前四个月民间投资的统计数据会发现,投资有冷有热,有两位数的下降,也有两位数的增长:1—4月,东北民间投资下降23.1%,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下降23.9%,黑色金属矿采选业下降29.8%;但同时,汽车制造业民间投资增长23.4%。
民间投资的数据是一面镜子,真实地照出了现实中地区和产业的活力,也反映出这样的现实:总需求低迷和产能过剩并存,但新的市场热点和经济增长点也在形成。
“1至4月新能源汽车生产15.4万辆,增长92.5%,这是工业生产中的绝对亮点。目前汽车行业固定资产投资的主体是民营企业,根本原因是新能源车的产业链成为民企的投资新热土。”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说,“近期南京金龙等企业大量投资新能源汽车,民间自主投资的活力和抓住市场机会的敏锐力使投资迅速增长。使2016年前四个月汽车民企投资占比78%,较2015年的74%增长4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