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总结甲醇汽车试点工作经验,全面展示我国甲醇汽车产品与技术成果,研讨和交流甲醇汽车技术和政策, 工业和信息化部8月28至29日在山西省晋中市召开甲醇汽车试点工作座谈会。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苏波出席会议并讲话,原机械工业部部长何光远、原山西省委书记王茂林、原山西省副省长彭致圭、原中国汽车工业总公司总经理李刚、国务院参事徐锭明等甲醇汽车试点专家组专家出席了会议。工业和信息化部有关司局,山西、上海、陕西、贵州、甘肃等试点省市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负责同志,试点运营相关单位负责人,甲醇汽车及专用零部件制造企业、有关协会代表及专家共近300人参加会议。
苏波在讲话中指出, 当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加快发展时期,国民经济处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的新阶段,破解资源与环境约束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亟待解决的重大现实问题。为促进节能减排、探索我国车用燃料多元化发展的新途径,工业和信息化部启动了甲醇汽车试点工作。试点工作启动以来取得了积极进展,建立健全了甲醇汽车产品技术要求规范和技术数据采集管理办法,培育和建立了甲醇内燃机及整车专用零部件制造体系,研发了7款甲醇汽车产品并获得公告,累计有281辆甲醇汽车投入试点运行。试点阶段性检测数据表明:车辆运行平稳正常,氮氧化合物等排放数据比国四标准限额值低40%至50%,部分指标达到国五标准规定,非常规污染物甲醛排放仅为规定限额值的6%,甲醇汽车相关作业环境质量符合国家标准要求,涉醇人员体检未发现异常,单位里程燃料费用比同排量汽油车降低48%。
苏波强调,甲醇汽车试点是一项系统工作,对我国汽车产业发展和能源发展战略具有重要的工程实践意义。甲醇汽车试点工作要紧紧围绕汽车产业发展政策,全面系统地验证高比例甲醇汽车适应性、可靠性、经济性、安全性、环保性,积累甲醇汽车运行管理经验。一是要坚持安全第一、积极稳妥的原则,将安全管理及保障方案落到实处,切实加强安全监督检查;二是要加强工作协调,确保试点工作按照制定的方案全面实施,确保既定数量的甲醇汽车投入运行,确保既定的甲醇燃料加注设施尽早投入使用;三是要加强技术创新,提升甲醇汽车及相关技术产品水平,充分发挥市场作用,形成以整车企业为龙头、关键零部件企业积极参与的产业发展格局;四是要认真组织做好技术数据采集、分析和评估工作,为完成甲醇汽车试点评价提供数据支撑;五是要加强甲醇汽车标准体系建设和政策研究,完善甲醇汽车生产及运行管理制度。
会上,山西、上海、陕西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负责同志分别介绍了开展甲醇汽车试点工作进展情况,有关专家介绍了替代燃料多元化发展、排放控制和涉醇人员身体健康与保护等方面研究成果,试点运营单位交流了运营管理、燃料加注、数据采集等方面经验,汽车整车和内燃机及零部件制造企业交流了甲醇汽车开发和应用技术,与会人员进行了深入的研讨和交流。会议还同步组织了甲醇汽车装备和技术展览,近30家企业和相关研究机构展示了甲醇汽车整车、甲醇内燃机、专用零部件和有关应用技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