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日,北京市质监局、天津市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委员会、河北省质监局在京联合举行新闻发布会,分别发布3地共同组织制定的《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路侧单元应用技术规范》和《老年护理常见风险防控要求》两项地方标准。这是京津冀3地发布的首批区域协同地方标准,标志着3地通过实施统一标准助推京津冀协同发展迈出坚实一步,开创了我国区域协同地方标准制定发布的先河。
据了解,地方标准《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路侧单元应用技术规范》是根据ETC系统全国联网的发展趋势和京津冀区域的实际应用需求而编制的。该标准在现行国家标准和交通运输部相关技术要求的基础上,结合京津冀区域的应用需求、特点和实践经验,对路侧单元的基本构成、通信协议、应用技术要求、环境条件等方面进行了细化及提升,技术内容全面、结构合理、可操作性强,处于国内领先水平,为提高京津冀区域路侧单元的参数一致性和标准化水平以及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的可靠性和服务水平提供了技术保障。
地方标准《老年护理常见风险防控要求》对临床老年护理工作中常见风险提出较为系统、完善、可行的防控要求,为临床提供科学的指导依据,以指导京津冀区域各级医疗机构开展老年护理常见风险的防控工作。该标准的出台与推进,将完善医疗机构安全管理制度,规范护理行为,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安全风险防控意识,提升服务质量,降低护理安全风险,有效控制老年人风险事件的发生,保障老年人的护理安全。
京津冀开创的区域协同地方标准模式,是3地落实中央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部署和《京津冀质量发展合作框架协议》的具体措施。在由京津冀联合参与的首都标准化委员会协调组织下,作为落实3地相关部门加强在标准化领域沟通合作的一项重要举措,京津冀提出了共同制定、分别发布地方标准的工作意见,通过统一标准的实施助推京津冀协同发展。根据商定,3地区域协同地方标准统一编号(省市代码不同)以3开头。今后,地标3000(DB 3000)系列标准将成为京津冀区域协同地方标准的标准系列号和代名词,是3地新的“标准名片”。
据悉,首批两项京津冀区域协同地方标准《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路侧单元应用技术规范》和《老年护理常见风险防控要求》均为推荐性地方标准,将于今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两项标准分别由当地交通和卫生计生部门提出并归口,在制定过程中,3地交通、卫生计生、标准化部门进行了多次沟通,最终就标准文本内容达成一致。
发布会上,3地地方标准主管部门相关负责人一致表示,此次两项京津冀区域协同地方标准发布后,3地将做好标准的贯彻和落实工作,确保标准顺利实施。下一步,京津冀还将围绕环境治理、产业对接和交通一体化等重点领域,探索制定发布实施更多区域协同地方标准,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