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部部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部部标准
SB 115-82
冰蛋品的细菌检验方法 代替SB 3306-66
───────────────────────────────────────
本标准适用于冰蛋品的肠道致病菌大肠菌群及细菌数的检验。
1 取样方法
1.1 批的划分
以接触蛋液的工具、设备彻底消毒一次时的生产数量为一批。巴氏消毒的冰蛋可按
生产量的大小每隔1~4小时奖巴氏消毒器冲洗消毒一次,每两次冲洗之间,按顺序划为
2~4批,如发现致病菌时,本批即不合格,前面的批可不受牵连,后面的批予以复验,按复
验结果处理。
1.2 采样数量
按生产批号,在装听时流动取样。
1.2.1 检验肠道致病菌时,分蛋(冰鸡蛋黄、冰鸡蛋白)及冰鸡全蛋,取样按每250公斤
取样一次,量约100克,每500公斤取样二次,合为一个检样;巴氏消毒冰鸡全蛋取样按500
公斤取样一次,每1000公斤取样二次,合为一个检样。
1.2.2 检验细菌数、大肠菌群时,在每批装听过程前、中、后流动取样,每批合为一
个检样。
1.3 用具
a. 电钻与钻头;
b. 玻璃漏斗或铝制漏斗;
c. 密封式250克敞口玻璃瓶。
注:上项用具在使用前应在160~180℃ 的温度下干燥消毒2小时。抽样钻头每抽取样
品一批后应以75%酒精进行浸泡消毒。
1.4 方法
1.4.1 在生产过程中灌取流动样品的敞口扦样瓶(罐),随该批产品入冷冻室,冷冻完
毕后作细菌检验使用。
1.4.2 成品钻样时,先将铁听开口处的外部用75%的乙醇进行消毒,而后将盖启开,用
电钻由顶至底斜角钻入,徐徐钻出样品,然后抽出电钻,就中取约200克于扦样瓶(罐)中,
封实后准备检验。
2 检验方法
2.1 肠道致病菌的检验
2.1.1 试样制备:将盛冰蛋的样品瓶浸泡冷水中(谨慎小心,勿使水浸入瓶内)使样品
融化后取出,充分摇和均匀。
2.1.2 增菌培养:以无菌操作,由每瓶样品中采取一个试样,接种于亚硒酸盐煌绿增
菌培养基中(此培养基预先置于盛有约30粒3~4毫米直径玻璃珠的灭菌玻璃瓶内)盖紧瓶
盖,振荡均匀,使检样与培养基充分溶和,然后放入37℃定温箱中培养18~24小时。
培养基数量及样品数量按表1规定:
表 1
─────────┬──────────────┬────────────
培 养 基 名 称 │ 接种试样数量 │ 培养基数量
─────────┼──────────────┼────────────
亚硒酸盐煌绿 │ 30克 │ 150毫升
─────────┴──────────────┴────────────
2.1.3 分离培养:经过增菌后,接种于远藤氏或伊红美蓝培养基一个,及去氧胆酸盐枸
橼酸盐或S?S琼脂培养基一个,置37℃培养箱中,对鉴别培养基培养24小时,对选择性培
养基培养48小时,然后观察结果。如无可疑菌落即可做阴性结果的报告,如有可疑菌落则
在每个平皿上挑取2~3个菌落接种于三醣铁琼脂斜面培养基上,再于37℃培养箱中培养
18~24小时,然后按表2作初步鉴定。
三醣铁琼脂斜面培养基反应与鉴别见表2:
表 2
───────────────────┬─────────────────
反 应 │ 鉴 别
──────┬─────┬──────┼─────────────────
底 层 │ 斜 面 │ 硫 化 氢 │
──────┼─────┼──────┤
○+ │ + │ + │
──────┼─────┼──────┤
○+ │ + │ - │
──────┼─────┼──────┤ 非沙门氏菌属及志贺氏菌属
+ │ + │ - │ (可作为报告的依据)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可疑为沙门氏菌属
──────┼─────┼──────┤
○+ │ - │ - │
──────┼─────┼──────┼─────────────────
+° │ - │ - │
──────┼─────┼──────┤ 可凝为沙门氏菌属及志贺氏菌属
+ │ - │ - │
──────┴─────┴──────┴─────────────────
注:○+表示产酸产气反应。
+°表示微量产酸产气反应。
+表示产酸或产硫化氢。
-表示不产酸不产气,不产硫化氢。
2.1.4 生化及血清学鉴定。
2.1.4.1 生化试验:
三醣铁琼脂斜面培养基属可疑沙门氏菌属的反应者,则可再行接种一套生化试验(
也可以先进行血清凝集试验):属可疑志贺氏菌属的反应者,先进行血清凝集试验,必要
时再进行生化试验,其反应如表3。
沙门氏菌属生化反应与鉴别见表3:
表 3
──────────────────┬──────────────────
项 目 │ 反 应
──────────────────┼──────────────────
硝 酸 盐 │ 还 原
──────────────────┼──────────────────
尿 素 │ 不 分 解
──────────────────┼──────────────────
靛 基 质 │ 不 产 生
──────────────────┼──────────────────
乳 糖 │ 不 发 酵
──────────────────┼──────────────────
甘 露 醇 │ 发 酵
──────────────────┼──────────────────
蔗 糖 │ 不 发 酵
──────────────────┼──────────────────
水 杨 素 │ 不 发 酵
──────────────────┴──────────────────
注:① 醣类发酵阴性反应者,应观察14日始得报告阴性。
② 上列各项生化试验应同时进行接种。
志贺氏菌属反应与生化鉴别见表 4:
表 4
──────────┬─────┬────┬─────┬────┬─────
项 │ │ │ │ │
菌 目 │ 甘露醇 │ 鼠李糖 │ 木胶糖 │ 乳 糖 │ 靛基质
别 │ │ │ │ │
──────────┼─────┼────┼─────┼────┼─────
志贺氏痢疾杆菌 │ - │ - │ - │ - │ -
──────────┼─────┼────┼─────┼────┼─────
史氏痢疾杆菌 │ - │ + │ - │ - │ +
──────────┼─────┼────┼─────┼────┼─────
宋氏痢疾杆菌 │ + │ + │ - │ +迟 │ -
──────────┼─────┼────┼─────┼────┼─────
福氏痢疾杆菌 │ + │ - │ - │ - │ -
│ - │ │ │ │ +
──────────┴─────┴────┴─────┴────┴─────
注:① “+”为阳性反应,“-”为阴性反应。
② 醣发酵阴性反应者,应观察14日始得报告阴性。
2.1.4.2 血清凝集试验:
a. 经表3生化试验而符合于沙门氏菌属的特性者,最后则进行血清学鉴定,即以沙门
氏菌属多价诊断血清进行玻片凝集试验。
b. 玻片凝集试验,挑取在三醣铁琼脂斜面培养基中,疑似沙门氏菌落于洁净玻片的血
清滴上,充分混合,使成乳液后,视其有无凝集现象,未见凝集发生者,可作阴性结果报
告。如凝集细小不易辩别时,可用放大镜或低倍显微镜进行观察,为避免细菌有自凝现象
起见,可在玻片另侧另加生理盐水作对照试验。
c. 如沙门氏菌多价血清有凝集现象者,则报告发现或检出沙门氏菌属,如必要分型者,
则再行单价因子血清凝集及鞭毛因子血清凝集以确定其型别。
d. 在三醣铁琼脂斜面培养基中,疑似志贺氏菌属反应者,以志贺氏多价血清作凝集,
凝集阳性时报告发现志贺氏菌属,必要时可以进行单价诊断血清鉴定,及生化试验以确定
其属宋氏、福氏或史氏痢疾杆菌。
e. 结果的判断与报告方法:
(a) 沙门氏菌属:
生化试验及血清学鉴定结果均符合沙门氏菌属之特点时,即报告为“发现沙门氏菌
属”。
生化试验结果符合沙门氏菌属的生化特性而血清学鉴定为阴性时,再进行“KCN试
验”,如仍符合时,则报告“发现沙门氏菌属??未鉴定”,如不符合则报告为“未发现
沙门氏菌属”。
凡生化试验及血清学鉴定结果均不符合者,则报告为“未发现沙门氏菌属”。
生化试验不符合者,应根据下列不同情况报告:
尿素或硝酸盐还原试验不符合者即可报告为“未发现沙门氏菌属”
乳糖、蔗糖、水杨素、甘露醇及靛基质反应有两种或两种以上不符合者,即报告为
“未发现沙门氏菌属”。
靛基质试验阳性者或乳糖、蔗糖、水杨素任一种在两天或两天以上发酵或甘露醇反
应不符合者,则以单因子血清及其他生化试验作最后鉴定。
(b) 志贺氏菌属:
经血清学鉴定和生化试验为阳性者即报告为“发现志贺氏菌属”。
血清学鉴定为阴性者,即报告为“未发现志贺氏菌属”。
2.2 细菌数检验法(平板培养数菌法):
2.2.1 稀释及培养:
a. 以无菌手续充分摇动拌匀,以无菌吸管或玻管吸取均匀蛋液10~15克于250毫升无
菌的玻璃瓶中(瓶内预先置入直径3~4毫米玻璃珠30粒左右),于每瓶中加入相当试样重
量9倍的灭菌生理盐水作成十倍稀释液,盖紧瓶盖以振荡均匀,使成乳剂。
b. 用1毫升灭菌吸管(1/10毫升刻度到尖端)吸取上项稀释液1毫升,注入预先备好的
一列灭菌试管(每管内均盛有灭菌生理食盐水9毫升)的第一管中,作成百倍稀释液(此液
需用该吸管吐数次使之混和均匀),然后再以该吸管吸取百倍稀释液1毫升注入预先备好
的灭菌二重皿中,同样共接种二重皿三个。
c. 以另一灭菌吸管,由百倍稀释液中吸取1毫升加入预先备好的一列灭菌试管的第二
管中,依上述方法作成千倍稀释液,并接种二重皿三个。
d. 依同法作成万倍十万倍五十万倍等稀释液(可根据具体情况作成适宜的稀释液3个,
每个3列),并皆按上法进行接种,然后于每只二重皿内倾入已溶化的约45℃普通琼脂培养
基pH7.0(此培养基溶化后预置入45℃恒温水浴锅内)15~20毫升,轻轻转动二重皿,使培养
基与稀释液混合均匀后静置不动。
e. 将上项作成的二重培养皿,等其凝固后,以皿底在上皿盖在下的倒置方式放入37℃
培养箱中。
2.2.2 数菌法:
a. 以上项平板培养于48小时取出,选择其菌落在 30~300之间者为准,即以该稀释倍
的三个平板培养分别计算其菌落数。
b. 将上项所得的三个平皿的菌落数,平均再乘以该稀释倍数,即得出该样品每克所含
细菌数。
2.2.3 报告法:
a. 按平板培养数菌法,检出1克中所含菌数以百或千为尾数作报告。
b. 应注明在37℃经48小时平板培养数菌法检查的结果。
2.3 大肠菌群检验法
2.3.1 稀释及培养:
a. 在进行前项菌数培养的同时,依次选择三种不同稀释液各取1毫升分别接种于乳糖
胆盐发酵管中,对每种稀释液均作三列培养。
b. 将上项已接种的发酵管,轻轻摇动使混合均匀,然后一并置35~37℃培养箱中培养
24±2小时。
2.3.2 结果的判断及报告方法:
a. 如所有乳糖胆盐发酵管都不产气,则可报告为“大肠菌群阴性”。
b. 如产气者,将产气的发酵管分别接种在伊红美蓝平板(也可采用远藤氏琼脂平板或
麦康凯琼脂平板)上,置35~37℃培养箱内,培养18~24小时,然后取出。
在上述平板上挑取大肠菌群可疑菌落1~2个进行革兰氏染色镜检,同时接种乳糖复发
酵管,置35~37℃培养箱内,培养24±2小时,观察气产情况。
c. 凡乳糖复发酵管产气,革兰氏染色为阴性,无芽胞杆菌,即可报告为“大肠菌群阳
性”;如乳糖不产气或革兰氏染色阳性,则报告“大肠菌群阴性”。
2.3.3 查表:根据证实为大肠菌群阳性的管数,按表5报告大肠菌群最近似数。
每100毫升(克)检样中大肠菌群最近似数(M.P.N.)检索表
表 5
───────────────────────────────┬──────
检 样 量 │大肠菌群最
───────┬──────┬───────┬────────┤近似数个/100
10毫升(克)×3│1毫升(克)×3│0.1毫升(克)×3│0.01毫升(克)×3 │毫升(克)
───────┼──────┼───────┼────────┼──────
0 │ 0 │ │ │ 0
0 │ 1 │ │ │ 3
0 │ 2 │ │ │ 6
0 │ 3 │ │ │ 10
───────┼──────┼───────┼────────┼──────
1 │ 0 │ │ │ 4
1 │ 1 │ │ │ 7
1 │ 2 │ │ │ 12
1 │ 3 │ │ │ 16
───────┼──────┼───────┼────────┼──────
2 │ 0 │ │ │ 9
2 │ 1 │ │ │ 15
2 │ 2 │ │ │ 20
2 │ 3 │ │ │ 30
───────┼──────┼───────┼────────┼──────
3 │ 0 │ │ │ 25
3 │ 1 │ │ │ 45
3 │ 2 │ │ │ 110
3 │ 3 │ │ │ 250
───────┼──────┼───────┼────────┼──────
│ 0 │ 0 │ │ 0
│ 0 │ 1 │ │ 30
│ 0 │ 2 │ │ 60
│ 0 │ 3 │ │ 100
───────┼──────┼───────┼────────┼──────
│ 1 │ 0 │ │ 40
│ 1 │ 1 │ │ 70
│ 1 │ 2 │ │ 120
│ 1 │ 3 │ │ 160
───────┼──────┼───────┼────────┼──────
│ 2 │ 0 │ │ 90
│ 2 │ 1 │ │ 150
│ 2 │ 2 │ │ 200
│ 2 │ 3 │ │ 300
───────┼──────┼───────┼────────┼──────
│ 3 │ 0 │ │ 250
│ 3 │ 1 │ │ 450
│ 3 │ 2 │ │ 1100
│ 3 │ 3 │ │ 2500
───────┼──────┼───────┼────────┼──────
│ │ 0 │ 0 │ 0
│ │ 0 │ 1 │ 300
│ │ 0 │ 2 │ 600
│ │ 0 │ 3 │ 1000
───────┼──────┼───────┼────────┼──────
│ │ 1 │ 0 │ 400
│ │ 1 │ 1 │ 700
│ │ 1 │ 2 │ 1200
│ │ 1 │ 3 │ 1600
───────┼──────┼───────┼────────┼──────
│ │ 2 │ 0 │ 900
│ │ 2 │ 1 │ 1500
│ │ 2 │ 2 │ 2000
│ │ 2 │ 3 │ 3000
───────┼──────┼───────┼────────┼──────
│ │ 3 │ 0 │ 2500
│ │ 3 │ 1 │ 4500
│ │ 3 │ 2 │ 11000
│ │ 3 │ 3 │ 25000
───────┴──────┴───────┴────────┴──────
注:表若不够用时,可依此类推。
3 培养基制备和血清生化试验
3.1 培养基制备法
3.1.1 亚硒酸盐煌绿增菌培养基:
3.1.1.1 材料:
蛋白胨 5克
酵母膏 5克
甘露醇 5克
牛磺胆酸钠(Sod,Taurocholeta) 1克
亚硒酸氢钠(NaHSeO3) 4克
煌绿 0.005克
磷酸盐缓冲液(0.25克分子)(pH7.0) 100毫升
蒸馏水 900毫升
最终酸碱度:用于冰蛋制品试样时为pH7.0±0.1。
3.1.1.2 方法:
a. 将前列四种药剂放入蒸馏水中加温溶解。
b. 以高压蒸气121℃(15磅/英寸)15分钟灭菌,如需立即使用,可盛于带盖容器内煮
沸灭菌。
c. 待溶液冷至约70℃时加入灭菌亚硒酸氢钠。
d. 加入灭菌0.25克分子磷酸盐缓冲液。
e. 检查上述混合液的酸碱度应为pH7.0±0.1,如不符合要求,则用氢氧化钠溶液调节
酸碱度至所需要的酸碱度。
f. 加煌绿或0.1%煌绿水溶液。
g. 分装于灭菌250毫升带盖广口瓶或其他灭菌容器内,每瓶定量分装150毫升,并于1
~5日内用毕。
以上3~7项操作均以无菌操作方法进行。
3.1.1.3 试剂:
a. 亚硒酸氢钠:可称取亚硒酸氢钠按20%浓度溶于蒸馏水中,并定量分装于试管或三
角瓶中,单独以121℃高压蒸气灭菌15分钟储存备用。亦可采用其他有效灭菌方法灭菌,但
每管或每瓶须一次用尽,以免污染。亚硒酸氢钠每因厂牌不一,其酸碱度不一,使用前应加
注意。
b. 磷酸盐缓冲溶液的配制:每因药品的纯度及含水量和蒸馏水的pH值影响其pH值,临
制备前应加检查。如以无水纯磷酸盐配制,则:
磷酸氢二钾K2HPO40.25克分子溶液:称取磷酸氢二钾43.5458克溶于蒸馏水作成1000
毫升,即得0.25克分子浓度的磷酸二氢钾水溶液。
磷酸二氢钾KH2PO40.25克分子溶液:称取磷酸二氢钾34.0223克溶于蒸馏水中作成1000
毫升,即得0.25克分子浓度的磷酸二氢钾水溶液。
将以上两溶液的容量混合恰为pH7.0的缓冲液(如因药品纯度及蒸馏水酸碱度的影响,
使酸碱度不符合时,可稍加调整),并用121℃高压蒸气15分钟或其他有效灭菌法灭菌,以
此液100毫升加入900毫升培养基中,即使培养基每1000毫升中含有磷酸盐0.025克分子。
注:使用的磷酸盐含量应以100%计算,如纯度不够或带有结晶水时,必须用前换算。
煌绿水溶液:称取煌绿0.1克溶于100毫升蒸馏水中,即得0.1%煌绿水溶液,每1000毫
升培养基中加煌绿水溶液5毫升。即使培养基每1000毫升中含有0.005克。煌绿水溶液必
须新鲜,不宜久存。
3.1.1.4 几点注意事项和说明:
a. 本培养基的配制是否正确,关系到试样、药品等很多因素,为此在初次使用时,最好
是先将药品及蒸馏水检查,小量试作,取得经验后再大量使用。有时药品等虽为同厂出品,
但批号不同,其pH值也会有所变更,希加注意。
b. 配制本培养基的容器,避免使用铝锅,因碱性溶液与铝作用,易使培养基带有暗色。
c. 培养之基础液采用煮沸灭菌时,以五分钟为宜。
d. 亚硒酸氢钠在有还原物质的水中加热时,易被还原变为红色,因此配制溶液必须使
用蒸馏水。
e. 煌绿水溶液,宜新鲜配制,储存于带盖褐色瓶中,最好当日使用,当日配制,否则
影响效能。
3.1.2 远藤氏(ENDO)培养基:
3.1.2.1 材料:
无糖肉汤琼脂培养基 100毫升
乳糖 1克
10%碱性复红乙醇溶液 0.5毫升
10%亚硫酸钠溶液 0.25毫升
3.1.2.2 配制方法:
a. 取无糖肉汤琼脂培养基100毫升(其中含0.5%牛肉膏,1%蛋白胨,3%琼脂)加入乳
糖1克以117℃灭菌15分钟。
b. 用灭菌吸管加无菌碱性复红乙醇溶液0.5毫升。
c. 再加入新鲜配制加热煮沸的无菌10%亚硫酸钠溶液0.25毫升左右,摇动使之混和,
加入量视其变成淡红色为度。
d. 分注平板凝固后,保存冷暗处备用。
3.1.3 伊红美蓝培养基:
3.1.3.1 材料:
蛋白胨 10克
磷酸氢二钾(K2HPO4) 2克
琼脂 15克
乳糖 5克
蔗糖 5克
2%伊红(Y)溶液 10毫升
0.5%美蓝溶液 10毫升
蒸馏水 1000毫升
3.1.3.2 配制方法:
a. 将蛋白胨、磷酸氢二钾及琼脂溶入蒸馏水中缓缓加热,调整pH至7.2
b. 加入乳糖及蔗糖以121℃灭菌15分钟。
c. 用灭菌吸管加入无菌2%伊红溶液10毫升及0.5%美蓝溶液10毫升,摇匀,分注平板。
3.1.4 去氧胆酸盐枸橼酸盐(L.D.C)培养基:
3.1.4.1 材料:
牛肉浸液 1000毫升
蛋白胨 10克
琼脂 18~20克
去氧胆酸钠 5克
枸橼酸钠(Na3C6H5O7?2H2O) 20.6克
乳糖 10克
枸橼酸铁铵 2克
1%中性红溶液 2毫升
3.1.4.2 配制方法:
a. 溶解蛋白胨于牛肉浸液中调整pH至7.5过滤加入琼脂文火溶解。
b. 除中性红外,将其他各项依次加入使之溶解,并调整pH至7.4。
c. 加入1%中性红溶液混和后分装试管或锥形瓶内,塞上棉花塞,以流通蒸气消毒
15分钟(时间不宜过长,亦不需高压灭菌)。
d. 灭菌后制成平板保存备用。
3.1.5 S?S琼脂培养基:
3.1.5.1 材料:
蛋白胨 5克
乳糖 10克
胆盐 10克
枸橼酸钠 8.5克
硫代硫酸钠 8.5克
枸橼酸铁 0.5克
牛肉膏 5克
琼脂 15克
0.5%中性红溶液 4.5毫升
0.1%煌绿溶液 0.33毫升
蒸馏水 1000毫升
3.1.5.2 配制方法:除中性红及煌绿溶液后加外,其他量混合煮沸溶解,加15%氢氧化
钠溶液约1毫升,校正pH为7.0~7.2,再加入中性红与煌绿煮沸,冷至55℃左右,即可倒平板。
注:① 煌绿溶液配就后,应在十天内用掉,过久不宜使用。
② 如欲得最佳的培养结果,平板宜当日使用。
③ 本培养基切忌加高压杀菌,或过久的加热。
④ 枸橼酸钠、硫代硫酸钠对大肠杆菌有抑制作用,煌绿在这种浓度下对大肠杆
菌无抑制作用,但有助于致病菌的生长。
⑤ 沙门氏菌属与志贺氏菌属细菌因不发酵乳糖,故此等菌落不着色,而呈半透
明,如仍有大肠杆菌属细菌生长,则菌落呈红色或中心显红色,某些变形杆
菌和沙门氏菌的菌落中心也可显异色,这是硫化氢产生的征象。
3.1.6 三醣铁琼脂斜面培养基:
3.1.6.1 材料:
蛋白胨 20克
氯化钠 5克
乳糖 10克
蔗糖 10克
葡萄糖 1克
硫酸亚铁铵 0.2克
硫代硫酸钠 0.2克
酚红 0.025克
琼脂 13克
蒸馏水 1000毫升
3.1.6.2 配制方法:
a. 将各物溶于蒸馏水中,加热助其溶解,调整pH为7.3分装于小试管内,每管约4毫升。
b. 置蒸气灭菌器内以117℃灭菌15~20分钟,取出后置成高层的斜面备用。
3.1.7 普通琼脂平板培养基:
3.1.7.1 材料:
琼脂 20克
牛肉膏(以80%干物质计) 5克
葡萄糖 1克
食 盐 5克
蛋白胨 10克
蒸馏水 1000毫升
3.1.7.2 配制方法:
a. 将各物溶于蒸馏水中,加热助其溶解,校正pH为7.0。
b. 分装后以121℃灭菌15分钟。
3.1.8 乳糖胆盐发酵管:
3.1.8.1 材料:
蛋白胨 20克
猪胆盐(或牛、羊胆盐) 5克
乳糖 10克
1.6%溴甲酚紫乙醇溶液 0.6毫升
(或用0.04%溴甲酚紫水溶液25毫升)
蒸馏水 1000毫升
pH7.4
3.1.8.2 配制方法:将蛋白胨、乳糖及胆盐溶于水,校正pH,加入指示剂,分装试管,每管
10毫升或3毫升,并放入一个小导管,高压灭菌10磅15分钟。
3.1.9 试验用含糖发酵管:
3.1.9.1 材料:
蛋白胨水 100毫升
所需要之醣类 1克
1.6%溴甲酚紫乙醇溶液 0.1毫升
3.1.9.2 配制方法:
a. 将所需要的醣类按上项数量加入蛋白胨水中混匀使之溶解。
b. 再加入溴甲酚紫乙醇溶液,则培养基呈鲜艳的紫色。
c. 分装于灭菌的童汉(Dunham)氏发酵管中,每管约3毫升。
d. 于112℃灭菌15分钟,取出后立即放置冷水中约10分钟取出。
e. 按试验室规定的代表各种醣类的标志标记。
f. 于37℃培养箱内鉴定无菌后保存备用。
注:① 蛋白胨水可用肉膏液、血消化液等代替。
② 常用的醣类主要有葡萄糖、乳糖、甘露醇、蔗糖、水杨素,阿拉伯糖、木糖、
鼠李糖、卫矛醇、肌醇等。
3.1.10 童汉(Dunham)氏蛋白胨水培养基:
3.1.10.1 材料:
蛋白胨 10克
氯化钠 5克
蒸馏水 1000毫升
3.1.10.2 配制方法:
将各物加热溶解于蒸馏水内,调整pH为7.4,过滤后分装于试管内。以121℃灭菌20
分钟。
3.1.11 尿毒酶试验用培养基:
3.1.11.1 材料:
酵母浸出液 100毫升
磷酸二氢钾(KH2PO4) 9.1克
磷酸氢二钠(Na2HPO4) 9.5克
尿素 2.0克
酚红 0.01克
蒸馏水 862.4毫升
3.1.11.2 配制方法:
a. 将上述各项除酚红外,依次加入蒸馏水中,使溶解。
b. 调整pH为6.8后加入酚红。
c. 用蔡司(seitz)滤菌器灭菌后,分装于已灭菌的小试管内,每管3毫升。
d. 如无滤菌器也可以108℃灭菌7~10分钟。
[附]酵母浸出液制法:
材料:
干酵母粉 25克
蒸馏水 1000毫升
配制方法:
将上项混合溶解搅拌均匀。
置流通蒸气消毒锅内蒸2**1/2小时。
取出静置澄清后,吸取上面清液保存备用。
3.1.12 硝酸盐培养基:
3.1.12.1 材料:
牛肉膏 3克
蛋白胨 5克
硝酸钾 1克
蒸馏水 1000毫升
3.1.12.2 配制方法:
将各物加热溶解于蒸馏水中,调整pH为7.0,以滤纸过滤后分装试管。以121℃灭菌
20分钟。
3.1.13 KCN试验用培养基:
3.1.13.1 材料:
(月示)蛋白胨(proteose Peptone) 10克
氯化钠 5克
磷酸二氢钾(KH2PO4) 0.225克
磷酸氢二钠(Na2HPO4) 5.64克
蒸馏水 1000毫升
3.1.13.2 配制方法:
a. 将上项各物混合均匀,使完全溶解。
b. 调整反应为pH7.6,用滤纸滤过后分装锥形瓶中,每瓶100毫升。于121℃灭菌30
分钟。
c. 取出后以灭菌手续加入0.5KCN溶液,于每100毫升中加入2毫升。
d. 将已加入KCN溶液的培养基,再以无菌手续分装于灭菌的小试验管中,每管约2
毫升,并以灭菌的软木塞(或橡皮塞)蘸热石蜡封固。
e. 此项培养基制成后置+4℃左右约可保存1~2周。
[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