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水果、蔬菜制品 GB 12284-90
铜含量的测定??光度法
Fruit and vegetable products?Determination
of copper content?Photometric method
───────────────────────────────────────
本标准等效采用国际标准ISO 3094-1974《水果、蔬菜制品 铜含量的测定??光度
法》 。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水果、蔬菜制品铜含量测定方法。
本方法适用于水果、蔬菜制品,包括各种酱、泥、果汁和蔬菜汁等铜含量的测定。
注:铋和碲干扰本方法测定。
2 引用标准
GB 12283 水果、蔬菜及制品中有机物的分解方法
3 原理
样品中的有机物被分解后,用碱溶液中和分解时的酸溶液试样中的铜离子与二乙
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作用,生成棕黄色络合物,用三氯甲烷或四氯化碳提取铜络合物,
测定该络合物的呈色强度。
4 试剂
所有的试剂均为分析纯。均使用蒸馏水或相同纯度的水。
4.1 三氯甲烷或四氯化碳(GB 682或GB 688),无碳酸。
4.2 无水甲醇(GB 683)。
4.3 氨水(GB 631),比重0.88g/mL。
4.4 柠檬酸铵-乙二胺四乙酸钠盐溶液
溶解20g柠檬酸铵(Q/HG 12-256)和5g乙二胺四乙酸钠盐(GB 1401)于水中并稀释
至100mL。
4.5 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HG 3-962)溶液5g/L
在25~30℃水浴中加热可加快试剂溶解。
本溶液应在一周内使用,在冰箱中保存。
4.6 铜标准溶液相当于0.01g/L。
溶解0.196g硫酸铜(CuSO4?5H2O)于水中,加几滴比重1.84g/mL的硫酸,用水稀释至
500mL,混匀。再分取10mL,用水稀释至100mL,本溶液含铜10μg/mL。
4.7 百里酚蓝指示剂(C27H2905SNa)
加温溶解0.1g百里酚蓝于8.6mL的0.1 mol/L氢氧化钠溶液和10mL的96%(υ/υ)乙
醇中,用20%(υ/υ)乙醇稀释至250mL。
5 仪器、设备
5.1 短颈分液漏斗;
5.2 分光光度计
备有 10或20mm比色杯,在波长435nm测定。
6 分析步骤
6.1 试样分取和有机物分解
参见GB 12283。
有机物分解前,样品在磨碎和过筛时应避免使用铜制品设备。
6.2 铜络合物的形成和提取
预计样品中铜含量低于50μg时,则使用全部溶液(6.1),预计样品中铜含量较高时,用水
稀释溶液(6.1)至100mL并从中适量分取。
分解液冷却后,用30~40mL水稀释溶液,把溶液转入分液漏斗(5.1),依次加入20mL柠檬
酸铵-乙二胺四乙酸钠盐(EDTA)溶液(4.4)、5mL氨水溶液(4.3)、2滴百里酚蓝指示剂(4.7)
和足量的氨水溶液(4.3),使溶液的颜色由黄变蓝(pH8至9.6)。在流水中冷却,不时的松动
分液漏斗瓶塞。加入2mL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溶液(4.5),准确加入10mL三氯甲烷或四氯化
碳(4.1),振摇5min,静置分层。
用滤纸或脱脂棉擦干分液漏斗。把含铜络合物的三氯甲烷或四氯化碳提取液放到
试管中,避光保存。放置片刻使痕量水分出来,经滤纸过滤到另一试管中以除去痕量水。
加入0.5mL无水甲醇(4.2),测定前在暗处放置2h,在亮处放置1h(避免直射光)。
6.3 空白试验
按6.1和6.2样品测定方法同时进行,但不加样品。
6.4 测定
用分光光度计(5.2),以空白试验(6.3)为对照,在435nm处测定三氯甲烷或四氯化碳提取
液(参见6.2)中铜络合物的颜色强度。
6.5 标准曲线的绘制
进行有机物分解后,吸取1,2,3,4,5mL铜标准溶液(4.6),分别含10,20,30,40,50μg铜,
同样按试样的方法处理,分别进行测定。吸光度值与对应的铜微克数绘制标准曲线。
同时按6.3配制空白溶液并按6.4进行测定。
标准曲线与试样测定液同时制备时,无须单独做空白溶液。
7 结果表示
7.1 计算方法和公式
按标准曲线把6.4的测量值换算成铜的微克数。样品中铜含量(mg/kg),按下式计算:
100 C
铜(mg/kg)=───×───
υ m
式中:υ??从溶液(6.1)中用于测定的体积,mL;
C??标准曲线上查得的铜含量,μg;
m??样品的质量,g。
取两次算术平均值作为分析结果。
7.2 允许差
同一分析者同时或快速连续进行两次测定其结果的差异,铜含量小于或等于5mg/kg
时,不超过0.2mg/kg,铜含量更高时,平均值不超过5%。
─────────-
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提出。
本标准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分析测试中心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伟格、陈必芳、顾君华。
───────────────────────────────────────
国家技术监督局1990-03-29批准 1990-12-01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