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式
中 R2 ——单位供水量管长的修正值(%);
A ——单位供水量管长(km/万 m3
);
0.99 ——单位供水量管长对漏损率的影响系数;
0.0693 ——常数(km/万 m3
),代表单位供水量
管长的基准值;
L ——DN75(含)以上管道长度(km)。
当 R2 值大于 3%时,应取 3%;当 R2 值小于-3%时,应
取-3%。
(3)年平均出厂压力大于 0.35MPa 小于等于 0.55MPa 时,
修正值 R3 应为 0.5%;年平均出厂压力大于 0.55MPa 小于等
于 0.75MPa 时,修正值 R3 应为 1%;年平均出厂压力大于
0.75MPa 时,修正值 R3应为 2%。
(4)最大冻土深度大于 1.4m 时,修正值 R4应为 1%;最
大冻土深度小于 1.4m 时,R4=0。
(5)供水单位的基本漏损率 RWLn按照公式(5)计算:
(5)
3.漏损率评价
若供水单位基本漏损率 RWLn小于等于《标准》设定目标,
则表示管网漏损率达到《标准》的规定,否则,表示未达到。
R A 2 0.99 0.0693 100%
R R RRRR WLn WL 1 2 3 4
30
附录 4 我国典型分区计量管理案例
案例 1 天津市供水管网分区计量管理案例
1.实施路线。自上而下。
2.实施路线选择。结合天津市供水管网现状和地理条件,
利用供水管网途经的河流、铁路等物理屏障,考虑行政管理
区划确定分区边界,确定了自上而下的进行分区的实施路线。
3.实施过程。第一阶段,制定分区计量实施规划,开展
计量仪表选型。在确定分区实施路线的基础上,制定了三级
计量管理体系规划,并制定了分年度具体实施工作计划。首
先开展分区计量仪表选型工作。在计量仪表的选择过程中,
主要考虑:1)是否运行稳定、可靠、并有成熟使用经验;2)
具备数字信号无线传输接口或无线传输功能;3)防护等级
IP68 潜水型,满足一定恶劣条件下的防腐要求;4)售后服
务业绩好、价格合理等。经过综合比较,确定分区计量仪表
选型以电磁流量计及多声道超声波流量计为主。针对天津市
分区计量的数据采集点多且分散,以及户外环境条件差的特
点,在考虑成本的前提下,采用 GPRS 通讯,建立了无线数
据采集系统,并开发了数据管理系统,便于数据在线监测、
查询分析。
第二阶段,建设一级分区。沿海河、北运河过河管加装
9 个流量计,将市区供水系统一分为二,形成了市南与市北
两大区域,完成了一级计量区域的划分,并调整了管理模式。
按计量区域划分市南营业分公司和市北营业分公司,负责各
自区域内的营业抄收管理。分区计量后可掌握两个营业分公
31
司区域进水量,实现了两个区域漏损率和产销差率指标考核
管理。管网分公司依旧负责整个供水系统管网的维护与管理,
也承担相应的指标考核责任。
第三阶段,建立二级分区。在一级分区的基础上,对市
南及市北区域继续实施区域划分,共计加装了 98 具流量计,
划分了 13 个二级分区,按照营管合一模式组建 10 个营销分
公司。
第四阶段,建立三级分区。分公司在各自区域内,开展
三级分区计量的划分工作。在 13 个二级区域内加装 76 具流
量计,划分 27 个三级计量区,在漏损率、漏损量分析上更加
精细(图 F-4-1)。
图 F-4-1 天津自来水集团三级分区计量示意图
第五阶段,建设 DMA 试点,选择 6 个居民小区,将考
核水表更换为流量计,同时安装压力传感器,开展独立计量
区(DMA)试点运行管理。
32
4.主要做法
(1)分区实施与营收重新组合。在进行二级分区实施的
同时,进行了管理调整。将管网、营业业务合并,形成了“营
管合一”的营销分公司。营销分公司负责人做为分区“模拟
法人”,全面负责该区域内的管网漏损及管网维护、营业抄收、
供水服务等。充分利用分区后能实时掌握区域进水量这一优
势,进行指标量化考核管理。
(2)实行分区模拟法人责任制。每年初集团公司与分公
司经营者(模拟法人)签订《经营目标责任书》,确定考核内
容及年薪收入,年终进行指标考核。《经营目标责任书》各类
指标中,最重要的否决性指标为售水收入指标。该指标是按
照区域年度实际供水量×(1-漏损率指标)×各类水价×各
类回收率指标进行计算,责任单位实际售水收入如果超出指
标值,按一定比例予以奖励。未达到指标的模拟法人不予执
行年薪。责任单位管理者在所辖区域的管网维护、管网管理、
营业抄收、成本核算、奖金分配、人员调配等方面有一定自
主权,同时也负责完成集团公司每年下达的各项指标及任务,
实现责、权、利的统一。
(3)同步推进二次供水设施管理。天津市自 2012 年至
2016 年组织实施了二次供水设施提升改造项目,并于 2016
年底开始实施中心城区及远年住房改造项目,改造项目实现
二次供水设施的统建、统管模式。在水量计量方面,改造后
的二次供水泵房按照要求全部安装流量计量装置,通过夜间
小流量时段(凌晨 2 点到 4 点)对数据的监控,可以准确判
33
断二次供水管网跑水、漏水情况,实现终端计量监控。对于
居住人口多的小区,建设多个泵房,更加准确地判断漏损事
故范围,快速查找事故点位,减少损失。在水质保障方面,
对远年住房改造项目,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性地安装水质在线
监测仪表(浊度、余氯、pH),通过对远传数据的在线监测,
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确保二次供水水质安全。在管理
方面,天津市先后制定并出台了《天津市二次供水设施清洗
消毒管理办法》、《关于加强本市二次供水设施竣工验收报告
备案管理的通知》等文件及《天津市二次供水工程技术规程》、
《天津市叠压供水技术规程》等标准,对二次供水设施的建
设、维护和管理工作进行了规范,有效保证了二次供水的运
行安全和水质安全。
(4)城镇供水主管部门全程督导。天津市供水主管部门
全程督办分区工作的实施,帮助协调解决实施过程中的相关
问题,确保分区工作顺利开展。每月对供水量、售水量、漏
损率及二供、水质等主要指标进行监督考核,督促企业制定
有效措施,完成好年度下达的指标任务。
5.成效
通过实施多级分区计量精细管理,缩小了区域管理范围,
准确掌握了各分区漏损量,明确了模拟法人的责任和权利,
统一了分区内的控损增收职能,提高了模拟法人的积极性,
收到明显效果。实施供水管网分区计量管理后,天津市中心
城区供水管网漏损率稳步下降,2016 年供水管网基本漏损率
为 11.33%。
34
案例 2 北京市供水管网分区计量管理案例
1.实施路线。自下而上。
2.实施路线选择。现状配水管网拓扑关系非常复杂,管
线呈环状分布、互联互通的网状结构。管网漏损大部分发生
在管网末端的小口径管线。
3.实施过程。首先,在二环内选择 4 处管网区域,开展
独立计量区(DMA)的探索研究。随后,在中心城区管网范
围内规划了792处DMA。截至2016年底,建成535处DMA,
其中 485 处由现状管网改造而成,50 处为新建或自备井置换
小区(见图 F-4-2),总投资约 4000 余万元。
图 F-4-2 北京市独立计量区(DMA)分布图
4.主要做法
为更有效地发挥 DMA 在漏损控制中的作用,同步开展
了 DMA 建设和运行全流程技术与管理研究,实现基于 DMA
35
漏损控制的制度化、科学化和精细化管理。
在技术标准方面,制定《北京市自来水集团独立计量区
(DMA)建设和运行技术标准》,包括设计标准、设备选型
与参数设置标准、验收标准、运行标准、年度考核指标计算
等内容,涵盖了 DMA 建设和运行的主要技术参数和管理指
标。
在漏损数据分析方面,研究确定基于流量监测数据的漏
失评估和预警方法,建立了基于夜间最小流量的漏失水量和
基于水平衡分析的损失水量计算方法,为解决 DMA 管理中
存在的漏损水量难以量化考核的问题提供了技术支撑。
在水质保障方面,为避免管线中可能存在“死水区”的影
响,在备用进水口增设必要的阀门和冲洗放水口,其余进水
口应进行撤除,撤除管段为原有进水支管至最近用户支管之
间的管线。
在管理机制方面,制定《北京市自来水集团独立计量区
(DMA)建设和运行管理规定》,进一步明确了相关部门和
单位的职责分工(图 F-4-3);规范、细化了 DMA 漏损控制
全流程的工作内容,针对 DMA 建设和运行中的关键阶段和
薄弱环节,制定了清晰、详细的工作流程和工作月报表;研
究建立了分类考核量化指标,区分管网部门和营销部门的责
任并进行独立的绩效考核。以 DMA 平均漏失率作为漏失控
制指标,对管网部门进行年度考核;以 DMA 平均损失率作
为计量损失和其他损失的控制指标,对营销部门进行年度考
核。以设备故障率和故障维修及时率作为设备运行状态控制
36
指标,对设备安装与维护单位进行考核。
在上述研究和实践的基础上,开发 DMA 数据分析与管
理系统,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漏损管控体系,为实现漏损控制
目标提供有效支撑。
技术开发部
客户服务部 客户服务部
管网管理
分公司
管线维修
单位
各营销分
公司 稽查大队
设备安装与维护单位
技术指导 技术指导
运行支撑 运行支撑
水表核实和损
失水量控制
DMA建设和漏
失水量控制
图 F-4-3 北京市自来水集团独立计量区(DMA)管理架构图
5.成效。通过 DMA 的实施,有效识别出了管网漏损严
重区域,并有针对性地开展了漏点检测。对漏损严重且管网
压力较高的约 20 个 DMA 实施了压力调控,有效地降低了分
区管网漏损。通过分区计量、压力控制等漏损控制关键技术
的研究和应用,持续开展管网改造,管网漏损水量逐年下降,
2016 年北京市区供水管网基本漏损率为 11.45%。
案例 3 绍兴市供水管网分区计量管理案例
1.实施路线。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
2.实施路线选择。现状配水管网拓扑关系较复杂,管线
呈环状分布、互联互通的网状结构,管网漏损发生在干管和
37
小区管线,管网 GIS 数据较为完整。
3.实施过程。第一阶段,完成一级分区。在公司日供水
量达到 15 万 m3
、供水区域面积超过 100 平方公里、漏损率
高于 15%时,先建一级分区。一级分区主要根据行政区域边
界、营业所数量来划分,将公司供水区域划分为越城、袍江、
城东、城南、镜湖五个供水营业分公司,如图 F-4-4 所示,
每个营业分公司均通过安装流量计实行营业管理定量考核,
形成公司-分公司的一级计量分区,通过一级分区明确管理责
任,初步实现区域划分、区域结算、区域考核、区域管理的
格局。
第二阶段,推进 DMA 管理。根据各一级分区内的管网
基础条件、漏损率情况来综合确定二级、三级分区的建设技
术路线。三级分区(即 DMA)建设主要根据小区和农村以及
供水支线管道来划分。为了充分发挥 DMA 分区管理的作用,
在 5 个分公司营业定量管理的基础上,建立了以营业收费、
运行调度和管网 GIS 系统为平台的管网漏损分析软件系统。
第三阶段,基于一级三级分区,同步实施二级分区管理。
在管网基础资料相对完善、数据较为准确,特别是完善好 GIS
系统管网数据动态更新机制后,基于一级和三级分区,同步
实施二级分区的建设。二级分区根据地理特征、管网结构、
供水量来划分。
截至目前,供水区域内共设置 5 个一级计量大区、38 个
二级计量片区、1095 个小区总考核表和 15500 个单元考核
表,基本建立分区计量管理体系和总分表分析管理机制,实
38
现了以“公司、分公司、片区、支线、户表”为计量节点的
点、线、面三者互联互通的五层级计量管理体系,为实现网
格化计量、水量异常变化分析、管网漏损科学有效控制提供
了有效的技术支撑。
图 F-4-4 绍兴市供水区域分区计量划分图
4.主要做法
(1)建立三级分区五级水量计量分析体系。合理制定近
期、中期、长期等供水管网分区计量管理实施规划,并编制
实施方案,明确对分区计量的规模、选点数量、目标要求、
功能需求等有一个较好的定位,便于之后各项工作的顺利开
展。同时,以准确的管网拓扑结构为基础,通过在主干管安
装流量计将供水管网划分为若干个单独的计量单元,利用区
域考核表、支管考核表、单元考核表、用户水表等建立起三
级分区五级水量计量分析体系,如表 F-4-1。
39
表 F-4-1 分区划分依据与方式
分区
级别
计量
级别 层级关系 划分依据 分区方式
一级
分区
一级
计量
总公司 --
营业分公
司
以行政区域地理分布为主,
综合兼顾供水安全和用户服
务质效
以安装流量计+远
传为主,关闭连通
阀门为辅
二级
分区
二级
计量
营业分公
司 -- 子 片
区
以区域内供水管道拓扑结构
分布为主,综合兼顾子片区
净水量大小(一般不大于
200 立方米/小时为宜)
以安装流量计+远
传为主,关闭连通
阀门为辅
三级
计量
子片区 --
小区、农
村、支线
考核及终
端用户
以片区内供水管道同用户接
水管道连接关系为主
以安装机械水表+
远传为主,关闭连
通阀门为辅
三级
分区 四级
计量
住宅小区
总 表 -- 单
元表
以住宅小区内总管道同单元
楼道立管连接关系为主,建
立总分表关系
以安装机械水表为
主
五级
计量
单元(楼
道)表--终
端户表
以单元楼道立管同用户户表
连接关系为主,建立总分表
关系
以安装机械水表为
主
(2)同步推进二次供水设施管理。绍兴市建设局和发改
委联合出台《绍兴市区高层住宅二次供水管理办法(试行)》,
之后将建成交付的高层住宅二次供水设施均由水司接管到
户,明确实行二次供水“统建、统管”,执行“抄表到户、收
费到户、服务到户”,实现“同网、同价、同服务”,并按照
“规范新建、控制在建、改造已建”的原则,对二次供水设
施建设、维护和管理进行了规范。
一是在水量计量方面,制订和实施《绍兴市新建高层住
宅二次供水设施建设技术标准》,同时引进新的技术,对二次
供水户表全部进行每日远传抄读,小区考核表每时远传抄读,
40
实现小区水量动态监控。二是在水质监测方面,根据实际情
况选择性安装水质在线监控仪表(浊度、余氯、pH),建设开
发高层二次供水统一监控平台,进行二次供水设施水压、水
质、水量、液位等运行状况实时监控,确保二次供水设施可
靠运行、安全优质供水。三是在管理方面,专门成立二次供
水分公司,对二次供水设施建设管理的整个过程实行专业化
管理,其职责涵盖用户规划设计方案、给水项目评估、给排
水设计施工图图纸审核、用户基建用水通水、现场施工管理、
工程验收发表通水、住宅小区供水设施移交立户、工程竣工
验收整个二次供水业务,包括二次供水设施的建设及运行管
理等工作。同时,成立供水方案评审小组,分管副总任组长、
工程处、管网处、水表所、分公司等部门负责人为组员,负
责供水方案的评审,出具评审意见,涉及二次供水项目的,
提供二次供水设施建设技术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