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服务指南消费指南  服务热线:400-8269-121

长三角营养保健产业联盟浙江省协会上海协会江苏省协会江西省协会安徽省协会台湾产业馆地方站浙江站上海站江苏站江西站安徽站

您当前的位置 :健康资讯 » 热点专题

关于做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2017年度项目组织实施工作的通知(全文)教师厅〔2017〕8号

2017-08-30 来源:教育部网站

2.加强监督管理。各省(区、市)教育行政部门加强项目牵头单位的管理和指导,制定主持人和学员研修学时(学分)认定方法。项目牵头单位要成立领导小组,建立规章制度,对研修团队工作开展监督和定期检查,及时反馈存在的突出问题。项目主持人要对照工作计划,建立学员管理档案,对学员基本情况、研修日志、研修成果实行统一管理。要对研修活动工作开展阶段性自评,撰写年度总结报告,报送省级教育行政部门。

3.强化条件保障。各省(区、市)教育行政部门要协调财政部门,及时落实项目经费。成立视导专家组,对项目实施过程进行检查指导。项目牵头单位要成立工作领导小组,为研修团队提供必要的研修场所和设施设备。学员所在职业院校要合理安排教学和工作,确保学员参加研修的时间和精力。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职业院校要积极推广应用研修成果。

 

附件4

 骨干培训专家团队建设项目实施指南

为做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骨干培训专家团队建设项目的组织实施工作,提高教师培训专家团队的建设水平,根据《教育部 财政部关于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2017—2020年)的意见》和项目管理办法,制定本指南。

一、目标任务

组织培训承担单位的专兼职培训者、基地工作主要负责人、名师工作室和技艺技能传承创新平台主持人开展专项研修,探索骨干培训专家团队研修模式,生成一批优质研修资源,提升教师培训专家团队的项目管理能力和组织实施能力,着力打造一支适应教师培养培训工作需要、指导教师专业发展的培训专家队伍,促进基地和项目管理水平不断提升。

二、研修内容与形式

通过集中面授与网络研修、课题研究与自主选学、问题解决与案例研讨相结合等形式,开展不少于2周(80学时)的研修。研修分专题进行。重点开展培训需求诊断技术、培训设计与实施方法、课程与数字化资源开发技术、绩效评价标准与方法、信息技术应用、核心技术应用与推广、工作室(平台)主持与管理技能等方面的培训。

三、工作流程

1.确定年度项目安排。各省(区、市)教育行政部门根据本地区培训专家团队建设的实际需要,确定年度专家团队研修项目安排,参考本省培训费管理相关规定和当地物价水平,合理制订培训综合定额标准,确定年度培训经费支持额度,编制培训计划人数。

2.遴选确定项目承担单位。各省(区、市)教育行政部门按照项目承担单位资质要求,组织项目申报、评审与立项,遴选确定项目承担单位后,将项目承担单位立项信息报送教育部,在项目信息化管理平台予以公布。申请承担项目的单位一般应是国家级或省级项目管理办公室所在单位,或具有五年以上国家或省级教师培训任务工作经验的全国重点建设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

3.培训实施与监管。各省(区、市)教育行政部门通过项目信息化管理平台进行项目发布、注册与报名、课程安排与教学、评教评学全过程管理,对培训工作进行跟踪、监督与指导。各项目承担单位要整合内部和外部优质资源,严格按照培训方案开展培训。

4.考核与评价。各省(区、市)教育行政部门在年度项目结束后,采用匿名评教、专家抽评、第三方评估等方式对项目承担单位开展绩效评价。主要内容包括管理制度建设、条件保障、培训质量、培训物化成果、主要经验和做法等。绩效评价结果作为下一年度项目承担单位动态调整的依据。

四、实施要求

1.加强统筹规划。各省(区、市)教育行政部门要建立完善培训专家团队建设方案和管理机制,按照培训者与中高职教师数量比例不低于1:300组建培训专家团队。针对专家团队所负责的教师培训项目设计与实施、课程资源开发、培训理论研究、项目绩效评价等工作内容,规划设计项目安排,提升本省专家团队整体建设水平。

2.强化分类组织。各项目承担单位要对专兼职培训者、基地工作主要负责人、名师工作室和技艺技能传承创新平台主持人不同需求进行诊断,分别开展专项培训,按照教师培训者能力短板,设置培训模块化课程。

3.协同推进实施。各省(区、市)教育行政部门要整合省内外优势基地、资源、师资协同开展培训,打造高水平培训专家团队,同步提升本省项目承担单位的工作水平。各项目承担单位要引进优质培训资源,分享先进培训经验,推广典型工作案例,促进省域内培训者能力协同提升。


附件5

校企人员双向交流合作项目实施指南

为做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教师企业实践和兼职教师聘用项目的组织实施工作,畅通校企人员双向交流通道,根据《教育部 财政部关于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2017—2020年)的意见》和项目管理办法,制定本指南。

一、目标任务

针对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不紧密、实践教学环节薄弱、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的现状,通过选派职业院校教师到企业进行实践,帮助教师获取生产一线实际工作经验,改进教学方法,探究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课程改革,发掘学校技术服务企业发展的方式和途径;支持职业院校设立兼职教师特聘岗位,聘请企业高技能人才、工程管理人员、能工巧匠到学校任教,优化职业院校教师队伍结构,实现具有实践经验的专兼职教师占专业课教师比例达到60%的目标,建成“学校教师下企业、企业人才进校园”双向交流合作机制。

二、内容与形式

企业实践项目采取考察观摩、技能培训、跟岗实习、顶岗实践、在企业兼职或任职、参与产品技术研发等形式,组织职业院校教师进行为期不少于4周(160学时)的企业实践。内容包括:学习掌握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及发展趋势、前沿技术研发、关键技能应用等领域,以及企业的生产组织方式、工艺流程、岗位(工种)职责、操作规范、技能要求、用人标准、管理制度、企业文化、应用技术需求等内容,学习所教专业在生产实践中应用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新标准等等,推进企业实践成果向教学资源转化,结合实践改进教学方法和途径,发掘学校技术服务企业发展的方式和途径。

兼职教师聘用项目要建立本地区对接产业、实时更新、动态调整的兼职教师资源库,开展兼职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岗前培训,支持兼职教师参与“双师型”名师工作室建设、校本研修、产学研合作研究等。兼职教师每学期任教时间不少于80学时。

三、基本条件

教师企业实践基地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代表行业先进水平,在本地区有较强的影响力;具有覆盖较广专业面的岗位群和产业链;有专门的职工培训机构,校企合作基础较好;能够提供教师实践所需的岗位和指导老师(师傅);能够解决教师实践期间所需的食宿等基本生活条件;具备一定的职业技能鉴定能力和接纳水平。

兼职教师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具备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遵纪守法,热爱教育事业,身心健康;具有较高的专业素养和技能水平,能够胜任教学工作;一般应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职务)或高级工以上等级职业资格(职务),特殊情况也可聘请具有特殊技能,在相关行业中具有一定声誉的高技能人才或管理人员、能工巧匠、国家级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人;初次聘请的退休人员,离开原工作岗位的时间原则上不超过2年,年龄一般不超过65周岁,特殊情况可据学校需要而定。

四、工作流程

(一)企业实践项目

1.确定年度项目安排。各省(区、市)教育行政部门根据职业院校教师企业实践需求,对接企业提供实践岗位情况,确定教师企业实践专业和人数,参考本省培训费管理相关规定和当地物价水平,合理制订教师企业实践补助标准,确定年度培训经费支持额度。

2.过程管理。各省(区、市)教育行政部门要遴选符合条件的职业院校教师到对口企业实践,通过项目信息化管理平台进行项目发布、注册与报名、实践安排、考核结业、评教评学全过程管理。

3.考核与评价。各省(区、市)教育行政部门在年度项目结束后,采用匿名评教、专家抽评、第三方评估等方式对项目承担单位、职业院校兼职教师聘用工作开展绩效评价。主要内容包括教师实践方案、人员保障、实践效果、物化成果等。

(二)兼职教师聘用项目

1.确定聘用计划。各省(区、市)根据职业院校兼职教师岗位需求情况,根据行业特点和当地人力资源成本,合理制订兼职教师补助标准,确定年度培训经费支持额度,制定年度兼职教师特聘岗位计划和招聘人数。会同行业组织和企业,建立本地区兼职教师资源库,每年更新兼职教师数据。

2.聘用程序。职业院校按照《职业学校兼职教师管理办法》的条件和要求,面向社会公开、公平、择优聘请兼职教师,双方签订《兼职教师聘用工作协议》,明确兼职教师的权利与义务、工作职责、待遇与津贴等内容。

3.考核与评价。职业院校要制订兼职教师评价标准,加强日常管理和考核评价,并将在职人员兼职任教情况及时反馈给其人事和劳动关系所在单位。兼职教师要遵守职业道德规范,严格执行职业院校教学管理制度,认真履行《兼职教师聘用工作协议》规定的职责。

五、实施要求

1.加强统筹领导与管理。各省(区、市)教育行政部门要组织相关部门定期研究,加强与行业主管部门、行业企业的沟通与协调,建立健全教师企业实践、兼职教师聘用的激励机制和保障体系,吸引行业企业积极参与。将教师企业实践、兼职教师聘用纳入教师队伍建设规划,指导职业院校制定年度计划。职业院校要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伙伴企业,将教师企业实践和兼职教师聘用列入校企合作的重要内容同步推进。

2.完善双向流动机制。各省(区、市)教育行政部门要探索建立教师企业实践流动(工作)站机制,完善兼职教师注册发布制度。鼓励合作企业常设一批教师实践岗位,定期按批选派高技能人才到学校任教,将教师企业实践与兼职教师聘用工作有效衔接。职业院校要与企业定期磋商、深度合作,支持教师通过帮助企业进行产品研发、职工培训等形式,锻炼教师岗位实践能力。

3.强化组织条件保障。各省(区、市)教育行政部门要遴选建立一批教师企业实践基地。充分发挥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和职业院校的作用,协助企业管理教师,制订实践方案,协调指导教师有效进行实践。企业要有专门机构和人员对接学校,落实指导教师(师傅)、生活和办公条件。职业院校要统筹安排教学计划,支持教师定期参加企业实践,保障教师实践达到规定时间。



扩展阅读

相关资讯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121健康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121健康网所有。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填写Email地址,试阅行业信息专报:

公众号头像 health121

121健康商城是长三角营养保健产业联盟健康产品服务平台的服务窗口之一。健康产品100%正品,厂家直供,专业营养师分享。

微信“扫一扫”立即关注

微信号:health121qjd

不良信息举报 中国网信网 网警 可信网站
 
QQ在线咨询
邮箱
咨询热线
400-8269-121
服务时间
周一至周五(8:30-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