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口?简单地说就是手术人为造出一个“通口”。在浙医儿院新生儿外科,每年都有大约100位患儿来到这里就诊,他们因患上特殊疾病无法正常排便,需要在肚皮上开个口子造出一个“通口”,把一小段肠管从这个口子拉出,再接上一个造口袋,用于临时排泄粪便。
患儿的排泄有了通道,但接下来问题也来了,宝宝回到家后,怎么护理造口?如何安全地更换造口袋?怎样护理造口周围的皮肤?这往往都会让家长手忙脚乱。
别着急,好消息来了。为了方便造口孩子的居家护理, 7月22日,浙医儿院儿童“造口/伤口专科护理门诊”正式设立。
今后,每周三上午,在浙医儿院滨江院区门诊4楼I区10号诊室,造口/伤口专科护士都会准时坐诊,为伤口、造口患儿提供专业的护理技术指导。
3种新生儿肠道病需做“造口”手术
浙医儿院新生儿外科副主任钭金法副主任医师告诉记者,需要通过造口手术来治疗的疾病主要有3种,分别是先天性肛门闭锁(无肛门)、巨结肠以及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每年浙江省有50万新生儿,先天性无肛门的新生儿有100-150例,部分患儿在当地做手术外,还有大部分患儿会被送到浙医儿院。其中,有50-60例需要做造口手术。”
钭金法副主任医师说,除了先天性无肛门,巨结肠每年全省发病数量达到100例左右。
此外,随着早产儿数量增多,近年来新生儿患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数量较往年有所增多,需要急诊外科手术的这类患儿也明显增加,仅今年上半年,就手术造瘘19例。
这3种疾病需要做造口手术的比例占到了50%。尤其对患先天性无肛门和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新生儿来说,进行造口手术是非常迫切的。因为宝宝无法正常排便,大便会持续在腹腔内堆积,带来很多问题。
“因此,首先要把肠子拉出来做造口,让宝宝能吃也能排。”钭金法副主任医师解释说:“接下来再根据不同病情,在第二次手术中做一个人工肛门,或清理腹腔,待宝宝的营养状况改善后,把拉到体外的肠子放回腹腔,最后将肠子和肛门连接起来。”
造口家庭护理要小心轻柔,造口袋需每三四天更换一次
虽然新生儿的造口大都为临时性的,完成肠造口“回纳术”后,宝宝也就不需要带着造口袋生活了。通俗说,就是把部分在体外的肠子放回腹腔,和肛门连牢,并能够经肛门正常排便。
“但是,在造口手术后和做肠造口回纳术前的这段时间里,孩子不会一直住在医院。需要家长做好居家护理。比如,如何正确使用造口袋,注意护理造口周围的皮肤等。”造口/伤口专科护士王秋月说,虽然家长都在出院前学了这些护理知识,但造口护理中还是会出现各种问题。
“前两天就有一家长抱着孩子回医院来找我,一看真是吓了一跳,发现孩子造口周围的皮肤已经严重红肿,且有破损。”王秋月护士说:“这是造口手术后常见并发症,造口袋排出物渗漏是主要原因。”
“这说明家长在使用造口袋时存在问题,造口袋的使用要尽早,避免宝宝的大便接触皮肤;此外,如果造口周围皮肤高低不平,可使用防漏膏,防止粪汁溢出。”王秋月护士说。
此外,在造口护理时,动作要小心轻柔、快速。孩子的皮肤非常娇嫩,频繁的使用造口袋容易对皮肤造成机械性损伤。一般没什么意外的话,每三四天更换一次。一旦发现底盘泄漏,要及时更换造瘘袋。
同时,王秋月护士提醒,如果孩子在造口手术后出现便秘、腹泻,造口肠管呈暗红或淡紫色,肠管脱落这些情况时,应尽早来造口专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