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感冒诱发重症病毒性心肌炎,45岁的女工心脏“罢工”9天,靠“叶克膜”技术奇迹“复活”,这是近日发生在天台县人民医院的一幕。7月25日也恰好是天台县人民医院和浙江省人民医院紧密合作签约的日子。由省级大医院带来的先进技术在县级医院的实战中做到了完美首秀。医疗资源“双下沉”真正起到了让基层医院成长,让百姓受益的作用。
45岁女工突发“爆发性心肌炎”
7月25日下午,天台县人民医院心内科病区,心脏重新“上岗”后的女工陈女士微笑着和一起来看望她的医生们打招呼。
你可能不知道,从7月8日晚开始一直到7月17日,陈女士的心脏一直处于怠工状态,它的部分工作由“叶克膜”来承担。简单的说,就是医生在她体外架起“人工心肺装置”,部分替代原来的心脏,“人工心肺装置”工作的时候,原来的心脏就处于半休息状态,直到恢复功能。
陈女士是浙江省天台县一家合资公司的工厂女工。7月初,她出现了头昏、胸闷、乏力等不适,以为是一场感冒,未引起重视。7月7日,她在工厂上班时头昏、胸闷加重,工友给予“刮痧”后好转。
7月8日,在家人的一再要求下,她被送到天台县人民医院就诊,刚到医院不久,就突发呼吸恶性心律失常,心脏射血分数仅30%。医院急诊抢救小组立即会诊,确诊陈女士是感冒诱发重症病毒性心肌炎,又称爆发性心肌炎,来势凶猛,病情发展迅速,死亡率高。
心脏罢工,用“人工心脏”撑过9天后复活
治疗可逆转的心肺功能障碍,使用“叶克膜”技术是保命的唯一方法,但是天台县人民医院从没开展过此类技术。幸运的是,虽然还未正式签约,但这时浙江省人民医院已向天台县人民医院提供了许多技术支持,双方将于7月25日正式对外宣布合作。
7月9日,陈女士的抢救小组向省人民医院求助。三小时不到,浙江省人民医院重症监护室副主任洪军就带着“叶克膜”机器和团队赶到天台,在超声科、血管外科、心内科、重症医学科等协助下,从患者的大腿根部最粗的股动脉、静脉内置入导管,直达心脏,把静脉血引出,经人工肺氧合后,变成富含氧气的动脉血,再经股动脉、泵回动脉内,也就是“叶克膜”的A-V模式。利用这样的一个“叶克膜”循环,帮助患者分担部分心肺的工作。
当然,“叶克膜”上机后,医生们还必须进行病毒性心肌炎的治疗、心功能的调整与维持、“叶克膜”的管理与策略调整、并发症的防控如出血、感染、下肢缺血、多器官功能衰竭等等。
经过两院携手,7月17日,“叶克膜”完成使命,陈女士的心脏重新上岗,7月22日成功撤下呼吸机,并从重症监护室转入心内科普通病房,目前恢复情况良好。
医疗资源双下沉,让基层医院成长
陈女士无疑是幸运的。虽然我国基层医疗卫生技术有了极大改善,但在面对像重症心肌炎这样的突发致命性疾病仍然力有不逮。
7月25日,浙江省人民医院天台分院签约揭牌仪式在天台县人民医院举行。这是继浙江省委、省政府作出“双下沉、两提升”决策部署以来,浙江省人民医院牵手的第三家县级医院。
而随着医疗资源双下沉的推进,省级大医院通过高精尖的技术帮扶,让越来越多的基层医院也能开展“叶克膜”之类高级生命支持,就能让更多有价值的徘徊在生死边缘的重症患者得到及时而先进的生命支持保障,真正让百姓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