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服务指南消费指南  服务热线:400-8269-121

长三角营养保健产业联盟浙江省协会上海协会江苏省协会江西省协会安徽省协会台湾产业馆地方站浙江站上海站江苏站江西站安徽站

您当前的位置 :健康资讯 » 热点专题

“十三五”国家政务信息化工程建设规划(发改高技〔2017〕1449号)

2017-08-25 来源:发展改革委网站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十三五”国家政务信息化工程建设规划的通知
发改高技〔2017〕1449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人民政府,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全国政协办公厅,高法院,高检院:

根据《国务院关于“十三五”国家政务信息化工程建设规划的批复》(国函〔2017〕93号),现将《“十三五”国家政务信息化工程建设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印发你们,并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时期。各单位要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认真领会国务院批复精神,紧紧围绕“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面向改革治理需要和社会公众期望,聚焦政府治理和改革发展重点任务,构建大平台、大数据、大系统顶层框架,加强政务信息化建设,大力推进整合共享,增强发展能力,提升服务水平,确保信息安全,建设形成满足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求的政务信息化体系。

二、请各地区、各部门及有关单位进一步凝聚共识、统一步调,强化《规划》实施的组织领导和工作协调。到“十三五”末,要形成共建共享的一体化政务信息公共基础设施大平台,总体满足政务应用需要;形成国家政务信息资源管理和服务体系,政务数据共享开放及社会大数据融合应用取得突破性进展,显著提升政务治理和公共服务的精准性和有效性;建成跨部门、跨地区协同治理大系统,在支撑国家治理创新上取得突破性进展;形成线上线下相融合的公共服务模式,显著提升社会公众办事创业的便捷度。推进政务信息化可持续发展,有力促进网络强国建设,显著提升宏观调控科学化、政府治理精准化、公共服务便捷化、基础设施集约化水平。

三、国家发展改革委将按照国务院的批复精神,加强项目统筹管理,优化项目审批流程,科学组织工程建设,及时协调解决《规划》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各项目建设单位要强化信息系统互联互通、数据共享开放和业务协同联动,切实提高工程建设的整体效能和投资效益。国家发展改革委将会同有关部门做好对《规划》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和评估工作,对《规划》实施中存在的问题、评估结果和总体实施情况向国务院报告。

国家发展改革委
2017年7月31日

“十三五”国家政务信息化工程建设规划

一、现状和形势
当前,新一轮信息革命正引领人类从工业文明加速向信息
文明转型,全面影响和重塑经济运行、社会发展、国家治理、
人民生活等各个领域,政务信息化已成为通往现代治理之路必
不可少的重要依托。全面加快政务信息化创新发展,已成为推
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手段,对于深化行
政体制改革,建设法治政府、创新政府、廉洁政府和服务型政府
具有重要意义。新世纪以来,我国政务信息化经过“十一五”全面
建设、“十二五”转型发展,基本实现部门办公自动化、重点业务
信息化、政府网站普及化,跨部门、跨地区共建工程逐步成为政
务信息化工程建设的主要形态,成为支撑“放管服”改革的重要平
台。信息共享、绩效评估等一批创新性制度和办法颁布实施,
一定程度上改善了部门系统分割、资源分散的局面,政务信息
化日益成为政府高效履职行政的重要手段。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政务信息
化工作需面向时代发展主题、面向改革治理需要、面向社会公
众期望,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聚焦“放管服”改革创
新、纵横联动协同治理、“互联网+政务服务”、促进创新创业
2
等任务,增强发展能力,提升服务水平,优化发展环境,推动
政务信息化建设迈入“集约整合、全面互联、协同共治、共享
开放、安全可信”的新阶段。在此背景下,《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国家信息化
发展战略纲要》、《“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等文件对政务
信息化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为贯彻落实上述战略和规划,推
动政务信息化建设集约创新和高效发展,构建形成满足国家治
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要求的政务信息化体系,特制定本规
划。
本规划将作为“十三五”期间统筹安排国家政务信息化工
程投资的重要依据。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
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
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
“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把推进国家
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政务信息化工作的总目标,大
力加强统筹整合和共享共用,统筹构建一体整合大平台、共享
共用大数据、协同联动大系统,推进解决互联互通难、信息共
享难、业务协同难的问题,将“大平台、大数据、大系统”作为
较长一个时期指导我国政务信息化建设的发展蓝图,构建一体
化政务治理体系,促进治理机制协调化和治理手段高效化,形
成部门联动的协同治理新局面,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
3
基础。
(二)基本原则。按照政务信息化工作的发展共识,着力打
破传统工程项目建设管理的思维惯性和路径依赖,实现发展动
力、发展机制、发展重心、发展模式的转变,推动政务信息化创
新集约高效发展。
----坚持创新思维、实现动力转变。打破思维惯性,充分利
用新技术、新模式、新理念优化工作流程、创新业务模式、改革
管理制度、强化纵横联动协同治理,强化技术供给侧创新,以制
度创新+技术创新推进“放管服”改革任务,助力政务治理,实现
由项目驱动向创新驱动的动力转变。
----坚持开放思维、强化机制转变。打破理念束缚,充分发
挥市场主体作用,鼓励采用委托代建、以租代建、BOT、服务外
包等新模式,促进工程建设主体和服务方式的多元化;形成政务
公开、数据开放、社会参与的常态化机制,实现由政府投资建设
为主向政府与社会投资双轮驱动的机制转变。
----坚持服务思维、实现重心转变。打破服务瓶颈,紧密围
绕民生保障、扶贫脱贫、惠民服务等社会公众的切身难题,大力
实施“互联网+政务服务”,构建公平、普惠、便捷、高效的公共
服务信息体系,切实方便群众办事创业,实现由行政办公需求为
主向以服务公众需求为主的重心转变。
----坚持系统思维、加快模式转变。打破路径依赖,采用系
统工程思维,大力加强工程建设的统筹整合和共享共用,统筹共
建电子政务公共基础设施,统筹强化网络信息安全保障,统筹协
4
调政务业务纵横联动,统筹推动增量资产和存量资产的衔接配
套,大力推进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利用和有效汇聚,促进政务信
息系统快速迭代开发和集约发展,实现由分散建设向共建共享
的模式转变。
(三)主要目标。到“十三五”末期,政务信息化工程建设总
体实现以下目标:基本形成满足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
要求的政务信息化体系,构建形成大平台共享、大数据慧治、大
系统共治的顶层架构,建成全国一体化的国家大数据中心,有力
促进网络强国建设,显著提升宏观调控科学化、政府治理精准化、
公共服务便捷化、基础设施集约化水平,总体满足国家治理创新
需要和社会公众服务期望。
----大平台共享新设施。深入推进政务信息化建设的集约整
合和共享共用,加大平台整合创新力度,一体化推进国家电子政
务网络、国家政务数据中心、国家数据共享交换工程和国家公共
数据开放网站的融合建设,打造“覆盖全国、统筹利用、统一接
入”的大平台,形成存储数据、交换数据、共享数据、使用数据、
开放数据的核心枢纽,系统性打破信息孤岛,有力促进政务信息
系统整合,为构建全国一体化的国家大数据中心奠定基础。
----大数据慧治新能力。形成国家政务信息资源管理和服务
体系,实现 80%以上政务数据资源的高效采集、有效整合,政务
数据共享开放及社会大数据融合应用取得突破性进展,形成以数
据为支撑的治理能力,提升宏观调控、市场监管、社会治理和公
共服务的精准性和有效性。
5
----大系统共治新格局。以跨部门、跨地区协同治理大系统
为工程建设主要形态,建成执政能力、民主法治、综合调控、市
场监管、公共服务、公共安全等 6 个大系统工程,形成协同治理
新格局,满足跨部门、跨地区综合调控、协同治理、一体服务需
要,在支撑国家治理创新上取得突破性进展。
----大服务惠民新模式。形成线上线下相融合的公共服务模
式,依托综合政务服务平台有效汇聚各行业领域政务服务资源,
“五证合一”、“证照分离”等取得显著进展,以“一号、一窗、一
网”为核心的政务服务模式得到全面推广,社会公众办事创业便
捷度明显提升,在便民利民上取得突破性进展。
----工程建设管理新局面。形成“政府+市场、平台+系统”的
工程管理新模式,大幅减少系统分散建设和信息孤岛,集约化程
度明显提升,工程规模得到显著控制,建设进度得到明显加快,
绩效评价发挥约束引导实效;相关立法工作取得进展,标准规范
体系、安全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形成长效、可持续的发展环境。
三、主要任务
根据“十三五”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相关重大战略、重大
任务、重大工程,以及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精神,按照“大
平台、大数据、大系统”总体框架,建设以下重点工程。
(一)构建一体化政务数据平台
按照“数、云、网、端”融合创新趋势及电子政务集约化建设
需求,依托统一的国家电子政务网络加快建设综合性公共基础设
施平台,形成互联互通、安全防护、共享交换、云计算、数据分
析、容灾备份等综合服务能力,实现电子政务关键公共基础设施
的统建共用,支撑政务业务协同和数据共享汇聚。

扩展阅读

相关资讯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121健康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121健康网所有。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填写Email地址,试阅行业信息专报:

公众号头像 health121

121健康商城是长三角营养保健产业联盟健康产品服务平台的服务窗口之一。健康产品100%正品,厂家直供,专业营养师分享。

微信“扫一扫”立即关注

微信号:health121qjd

不良信息举报 中国网信网 网警 可信网站
 
QQ在线咨询
邮箱
咨询热线
400-8269-121
服务时间
周一至周五(8:30-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