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怀疑 高龄老人照样可以做“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
浙江在线健康网06月02日讯 (记者 柴燕宏 通讯员 阮芝芳 蒋明)一头整齐的银发,一身蓝白相间的衣服,两位年近百岁的老太太拄着助步器,在病房的走廊上一步步走着,就像是一对“双胞胎姐妹”。
如果不说,你一定不会相信,半个月前,两位老太太还都因为髋部骨折而卧床不起。
浙江省新华医院骨科主任王昌兴告诉记者,这两位老太,一位93岁,一位已经98岁了。半个月前,他们因为摔伤而疼痛、不能行走入院,医院为其进行了髋关节置换手术。如今,他们的恢复情况很好。
目前,在省新华医院骨科的关节病区,近10%的病人都是80岁以上的老人家。跟大家分享一下两位老太的经历,是想让更多老人看到,要对自己的治疗有信心。
93岁和98岁老太先后接受髋关节置换术
在浙江省新华医院九病区,记者见到了两位刚从外走路回来的老太。看到有人来探望,93岁的魏奶奶马上向大家招手打招呼。虽然没有带牙套,但她依旧用一口流利的杭州话回忆了自己的摔伤经历。
魏奶奶是浙江义乌人,但儿子女儿都在杭州。这天早上9点左右,魏奶奶起床看外面天气好,就想拿被子衣服出去晒晒。
也没多想,她就穿着房间里的拖鞋走了出去,可还没开始晒衣服,一不留神就滑倒了。
起初,也没感觉疼痛,她就自己爬了起来,想休息下就好了。可到了下午4点,女儿回家时却发现,魏奶奶已经开始神志不清了。于是马上把魏奶奶送到了医院。
浙江省新华医院骨科关节病区的胡伟锋医师接诊了她。经过检查,发现魏奶奶左侧髋部骨折,且肺部有感染,心脏功能很差。如不及时治疗,就有生命危险。
胡医师马上为其进行了抗炎等治疗。但是,如果魏奶奶想尽早像从前一样下床行走,就需要做髋关节置换术。
“我妈妈已经93岁了,年纪这么大,还要开刀,风险大不大?”魏奶奶一家都很担心。
对此,胡医师解释,“年龄大风险肯定大,但是如果不做手术,魏奶奶就得长期卧床,后者会带来肺部感染、褥疮、尿路感染等并发症,这样老太太就没了生活质量,也会增加家人的负担。”
在充分了解了手术利弊后,魏奶奶一家决定接受手术。
5月11日,魏奶奶接受人工髋关节手术。三天后,她就下床走路、拄着助步器锻炼了。看到了魏奶奶的情况,隔壁床的98岁王奶奶也增加了不少信心,也顺利完成了手术。
预防跌倒 老人起床谨记“三步曲”
现在,每天早上和下午,两位老太太都会到病区走廊转一转。

“98岁的阿太认识了93的病友,于是有了旷世合影,很感动,难得98岁的阿太露出笑容。”浙江省新华医院九病区护士陈燕玲刚值完夜班,在走廊上她拍下了两位老太太散步的一幕,并分享了朋友圈。
“这一刻就觉得自己的工作很有意义,两个关节置换的高龄老人,可以下床活动了。”关节病区副主任王伟东医师感慨。
王昌兴主任告诉记者,在省新华医院骨科,像两位老太太这样的老人很多。随着年龄的增长,肌力下降、身体灵活性协调性又差,就容易跌倒。轻则骨折,重者可诱发脑血管意外和严重的并发症,如只能卧床后重要器官的衰竭、褥疮等。
对此,王主任建议,对于生活自理、行动自如的老人,应做到以下几点:
1.提醒老人时刻谨记防跌倒“三步曲”。起床前平躺30秒,坐30秒,站30秒,无不适方可行走,如果出现眩晕应寻求家人帮助。起床动作过于迅猛可导致脑供血不足引起眩晕而诱发跌倒,而“三步曲”起到一个缓冲的作用。
2.家居地板应为防滑地板,特别是浴室,必要时放置防滑防水地毯。叮嘱老人穿防滑鞋。浴室内最好安装坐厕、扶手、电铃,当发生意外时电铃可以及时通知家人。照明系统保持正常运作,光线要充足,特别是夜间,晚上跌倒的老人通常是上洗手间时发生的。
3.老人的衣服、裤子、鞋子应合适,裤子避免过长,鞋子避免过大,不合适的容易被绊倒。
4.患有心血管疾病的老人应按时服药,定期到医院复诊,这样病情才能得到控制,血压、血糖稳定也可减少意外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