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地质、矿产资源、地质环境、不动产、规划、管理等信息资
源,并共享交换发改、环保、住建、交通、水利、农业、林业等部
门国土空间基础信息,收集整理社会经济等方面的数据,形成分布
式的数据接入汇集方式,建立分工明确的更新维护机制,形成组织
有序的数据资源体系,建立共享开放的数据应用服务。数据架构如
图 3 所示:
图 3 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数据架构
1.数据接入汇集与更新维护。
国土空间基础信息由国土、测绘、发改、环保、住建、交通、
水利、农业、林业等部门的数据组成。基于统一的标准规范、统一
的数据基准、统一的注册接入,按照“物理分布、逻辑一体”的技术
路线,对跨业务、跨行业的数据进行整合与接入,并且各部门按照“谁
— 14 —
生产、谁负责”的原则开展本部门数据的管理、维护和更新,确保各
级、各节点的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实时互通共享和同步更新。
2.数据资源体系。
国土空间基础信息数据横向涵盖国土、测绘、发改、环保、住
建、交通、水利、农业、林业等不同行业;纵向贯穿国家、省、市、
县四级。按照数据类型分为现状数据、规划数据、管理数据和社会
经济数据,其中现状数据包含基础地理、遥感影像、地理国情、土
地利用现状、耕地后备资源、矿产资源等,为掌握国土空间的真实
现状和国土空间的开发利用与变化状况提供数据基础;规划数据包
含基本农田保护红线、生态保护红线、城市扩展边界、国土规划、
交通规划等专项规划,为行政审批和国土空间用途管制提供管控数
据依据;管理数据是行政审批过程中产生的数据,包含不动产登记、
土地审批、土地供应、矿业权审批等,为实施批后监管提供数据基
础。社会经济数据为动态获取数据,包含人口、宏观经济等,通过
结合时事、舆情等信息进行综合分析与决策。
基于国土空间基础信息统一数据模型,实现各类数据的综合管
理,建立统一的国土空间基础信息数据目录,形成全国覆盖、内容
完整、准确权威、动态鲜活的统一国土空间基础数据资源。
数据资源分类体系结构如图 4 所示:
— 15 —
图 4 国土空间基础信息数据资源分类体系
3.数据应用服务。
汇聚而成的国土空间基础信息通过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进行
统一管理、应用与服务,形成应用数据、共享数据、发布数据,支
撑国土空间规划编制、自然资源统一管理、开发利用保护、资源综
— 16 —
合监管、行政审批、辅助决策支持等应用。 (四)服务架构。
依托数据资源、云管理与服务平台的基础支撑,形成数据服务、
专题服务、基础服务和定制服务,构建统一的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
台门户,向政府、企事业单位、科研单位提供丰富、可靠、全面的
信息和应用服务。服务架构如图 5 所示:
图 5 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服务架构
国土空间基础信息数据资源和云服务管理与运维系统共同构成
了国土空间基础信息服务的支撑层。通过构建统一的云服务管理与
运维系统实现服务的注册、管理、调度、发布、监控,形成国土空
— 17 —
间基础信息平台各类服务资源汇集与协同共享的中心。通过 API 调
用、服务接口、二次开发等多种技术形式,实现数据浏览、数据查
询、信息共享等数据资源服务,规划编制、行政审批、综合监管等
专题应用服务以及空间分析、统计报表、产品制作等基础通用服务。
通过国土内网门户为部机关、测绘地信局、督察局、地调局、各级
地方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和部相关事业单位的国土资源规划编制、项
目审批、空间监管、领导决策等工作提供支撑服务;通过政务服务
门户为发改、环保、住建、交通、水利、农业、林业等各政府部门
的规划编制、项目审批、项目落地等工作提供国土空间统一工作底
板和数据底图;通过互联网门户,以天地图为基础,向企事业单位、
科研院所、社会公众提供内容丰富、准确权威、动态鲜活的数据服
务。从而为加强国土空间监测、落实空间管控措施、强化政府空间
管控能力提供技术支撑。 (五)运行架构。
1.平台部署模式。
按照目标任务及总体框架要求,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的部署
运行采用资源统一整合、分别提供服务的方式进行。包括基础设施
部署、数据库部署和系统部署三个部分。
(1)基础设施部署。
国家级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部署在由国土资源部数据主中
— 18 —
心、国家测绘地信局数据中心和地质分中心、土地分中心、地质环
境分中心组成的国土资源云数据中心(如图 6)。国土资源云数据中
心采用分布式构架,物理上分散、逻辑上集中,通过建立负载均衡
和互为备份机制,满足大用户并发使用、海量数据存储管理的需要。
云数据中心统一部署承载国土空间信息平台相关的系统、数据
库所需的所有服务器、存储、网络及安全设备,对分布式云数据中
心的服务器、存储、网络设施资源进行统一管理、配置,对各节点
的设施资源进行统一调度和监控,形成系统容灾和数据备份机制,
保障业务的不中断和数据安全。
图 6 国土资源部主节点部署
省、市级平台基础设施部署应遵循“国土资源云”总体框架,充
分利用各类资源,节约投资。
(2)数据库部署。
国家级国土空间基础信息数据库部署在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
国家级节点中,根据数据生产、管理的责任单位分别部署在对应的
国土资源部数据中心、国家测绘地信局数据中心和地质分中心、土
— 19 —
地分中心、地质环境分中心。
省市县分节点集中管理本辖区的分节点国土空间基础信息数据
库。
(3)云管理与服务平台部署。
国土空间基础信息云管理与服务平台,包括云资源管理、应用
服务、应用服务门户等应用,部署在云数据中心提供的运行环境中。
其中云资源管理应用介于数据中心基础设施层与应用系统层中
间,负责向各类业务系统提供所需的基础设施资源,向平台运维技
术人员、相关部门共享查询用户提供统一安全认证和权限管理,对
信息共享查询服务进行统一的服务请求审查、服务资源调配,部署
在各部门分节点及省市县分节点本地化平台中。
2.系统应用模式。
(1)数据集中到上级管理部门,本级不开展分节点建设。如图
7 所示,本级管理部门通过汇交的方式将数据汇交到上级管理部门,
并提供数据的定期/不定期更新。通过上级管理部门国土空间基础信
息平台门户提供的数据服务、数据分析服务等功能,使用共享数据
开展日常业务办理,进行信息综合分析。
— 20 —
图 7 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应用模式一 (2)数据存储在本地,本级开展分节点建设。如图 8 所示,在
本级分节点部署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和数据库,开展本级平台门
户建设。本级管理部门负责本辖区的数据管理、维护和更新,集中
接入本级各行业部门的数据,并通过本级门户提供数据服务、专题
服务等功能,使用共享数据开展日常业务办理和信息综合分析。同
时,需按照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建设标准、规范和要求,通过数
据交换共享实现与上级分节点或国家级信息平台的对接。
— 21 —
图 8 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应用模式二
四、主要工作任务
(一)标准制度建立。
以《国土规划纲要》等法律法规为依据,坚持“资源整合、共建
共享,部门联动、分工合作,数源法定、约定责成,保护产权、保
障安全,优势互补、错位发展”的原则,建立健全国土空间基础信息
的整合共享和交换以及信息平台搭建标准,规范国土空间基础信息
资源共享的范围、内容、权限、时效和更新频率等,制订数据交换
与安全等技术标准,细化数据汇交、发布、共享和应用的工作制度,
建立信息资源质量检查评估和反馈机制,保障信息资源现势性和准
确性,消除数据互通壁垒,促进国土空间数据在政府部门间充分共
— 22 —
享和交换。相应标准与规范有:
(1)国土空间基础数据分类目录及编码标准。
(2)国土空间基础信息数据共享交换规范。
(3)国土空间基础信息数据汇交规范。
(4)国土空间基础信息数据应用服务标准。
(5)国土空间基础信息云管理与服务平台接入技术规范。
(6)国土空间基础信息云管理与服务平台共享信息服务接口规
范。
(7)国土空间基础信息云管理与服务平台运行维护规范。
(8)省级国土空间基础信息云管理与服务平台建设要求。 (二)国土空间基础信息云管理与服务平台系统建设。
1.云资源管理。
云资源管理是整个分布式体系架构的枢纽,为分布式架构体系
下云资源的调配和有机衔接提供支撑,主要由三方面组成:云基础
设施管理、云服务资源管理、云数据资源管理,具体职能如下:
(1)云基础设施管理。
云基础设施管理提供针对分布式架构、云环境下 IT 资源自动注
册管理及维护;综合实时监控资源运行情况、资源占用情况,对资
源负载能力进行评估和预测、预警;并根据应用需要进行资源调度
与分配,使 IT 系统的运行达到最优状态。
(2)云服务资源管理。
— 23 —
云服务资源管理提供服务的适配封装、服务注册、资源编目、
服务发布、服务配置管理、运行监控、服务启动/停止、版本管理等
服务资源生命周期管理,以及对服务资源的检索、调度。
(3)云数据资源管理。
云数据资源管理提供针对分布式数据资源的接入管理、数据编
目、数据发布、数据源监测、数据调度、虚拟化部署等方面的管理,
动态实时监控数据资源运行情况,并根据应用需要进行资源调度与
分配。
2.通用应用服务。
(1)数据服务。
数据查询服务。通过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的门户向用户呈现
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的数据资源体系及访问权限。按单一条件或
多条件检索等多方式提供对征地、规划、不动产登记、土地和地质
调查、地理国情、土地与矿业市场、地质环境与地质灾害预警预报
等信息的查询服务。
数据浏览服务。支持空间数据、影像数据、文本数据等多类型
的数据基本浏览操作,支持多图层、多要素的叠加、动态显示,支
持比例尺控制和地图样式的配置,实现对海量空间数据和影像数据
的快速无缝浏览。
数据共享服务。通过在线、离线的方式,对授权数据集提供以
时间、区域、类别为条件的各种形式的数据服务,包括单一要素数
— 24 —
据集、复合要素数据集、实体数据集、数据图元、数据对象等服务,
以及数据再加工、数据产品制作及其再发布等数据服务。
(2)基础服务。
空间分析服务。针对国土空间基础信息,提供诸如叠加分析、
缓冲分析、连通性分析、空间关系分析等基本空间分析服务。
统计报表服务。从国土空间基础信息数据库提取相关指标,按
行政区、按年份、按专业及其他具体指标进行数据统计,以列表、
饼图、柱图、折线图等图表方式展示,形成分析报告,为用户提供
数据统计报表服务。
专题图制作服务。基于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充分发挥现有国土
资源“一张图”数据的作用,开展国土空间布局、用途管制等专题图
的制作研究,实现快速制图出图的业务需要,为行政审批、国土空
间监测监管提供更好的服务。
(3)接口服务。
用户可以基于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提供 API、服务接口和二
次开发接口进行二次开发,通过 API 调用、Web Service、服务接口、
二次开发等多种技术形式,实现地图浏览、数据查询、信息共享等
数据资源服务,规划编制、行政审批、综合监管等专题应用服务以
及空间分析、统计报表、产品制作等基础通用服务等。
— 25 —
3.专题应用服务。
(1)规划应用服务。
利用主体功能区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总体规划、生
态功能区划、海洋功能区划、粮食生产功能区、林地保护利用总体
规划等相关规划,对区域内国土资源开发、利用、保护以及整治等
情况进行科学分析,梳理区域内国土空间开发利用的问题,开展国
土资源现状分析、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和开发适宜性评价、建立国
土空间主导功能评价指标体系,协调空间矛盾冲突,为规划目标的
确定、战略格局的明确,三大空间的划分等国土规划的编制提供辅
助分析决策。
(2)审批应用服务。
利用基础地理、多期影像、生态保护区、土地利用现状、土地
利用总体规划、土地整治规划、基本农田、地质环境规划、矿产资
源分布等各类行政审批的相关数据,通过空间叠加、缓冲、统计等
各种方法,实现行政审批项目的符合规划审查、地类占用分析、基
本农田占用审查、重复批地审查、重复供地审查、规划调整合理性
审查、项目矿产资源压盖审查、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辅助实
现用地审批、土地供应、规划调整、基本农田补划等行政审批各个
环节的智能化审批。
(3)监管应用服务。
按照“把责任和权利放下去,把监管和服务切实抓起来”,以及
— 26 —
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和实现国土空间全面全程监管等
要求,研究分析国土空间相关领域业务监管的重点及问题,构建一
套基本完备的国土空间监管预警指标体系,充分应用机器学习等数
据挖掘方法,建立相应指标监管预警分析模型,并基于云管理与服
务平台和已建立的部国土资源综合监管平台,搭建分布式、分层级
应用的国土空间监测监管平台,实现基础地理、土地、矿产、地质、
地质环境等国土资源内部和发改、环保、住建、交通、水利、农业、
林业等与国土空间相关数据的全方位、智慧化监管,量化考核各类
监管指标的规模、时序与分布,开展实时监察、动态比对、目标跟
踪和预警提示,为国土空间规划编制、行政审批、空间结构优化以
及国土空间治理能力提升提供数据支撑服务。
(4)决策应用服务。
基于数据资源体系以及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大数据分析、挖掘、
检索和可视化等技术,建立相关知识库、模型库,以数据联动的方
式,纵向打通国土资源行业内部宏观、中观、微观数据,横向融合
政府其他部门数据和互联网数据,围绕国土空间管理典型问题,实
现有针对性的业务化、渐进式的探索分析,重点对国土资源行政审
批、规划执行、开发利用、违法违规等开发利用过程和状况进行监
测分析,对国土资源利用和管理中的基本情况、发展趋势和存在问
题进行形势分析和研判等,为国土空间规划编制、行政审批、空间
治理监管、空间分析决策等提供空间数据和信息技术保障。
— 27 —
(5)资源评价应用服务。
依托平台资源,开展重要矿种找矿专家模型、智慧探矿软件等
相关系统研发,增强地质数据智能分析处理与评价预测能力,构建
智能化地质调查评价与资源潜力评价系统。开展面向对象的多源遥
感数据快速精准校正与融合、多尺度土地利用与覆被遥感自动分类
规则和方法、多尺度土地生态退化和土地质量遥感智能化监测和评
估方法研究,利用土地数量、质量和生态状况智能化监测和分析技
术,形成土地资源智能评价应用新模式。
(6)公众查询应用服务。
基于天地图,面对社会需求,抽取、脱密国土空间相关数据,
在互联网上为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社会公众提供国土资源各类
规划、资源现状、地质灾害和地质环境、项目用地、矿权分布等内
容丰富、准确权威、动态鲜活的数据服务。 (三)数据资源体系建设。
通过对国土资源、测绘地信系统各单位和发改、环保、住建、
交通、水利、农业、林业等部门现有数据的调研、梳理与分析,结
合国土空间管控的需要,建立统一的数据分类体系,遵循统一的技
术标准,形成跨行业、跨部门、跨级别的国土空间基础信息数据资
源体系。在此基础上,基于统一的数据模型,进行统一的数据注册、
接入、汇集、建库,建设成全国覆盖、内容完整、准确权威、动态
鲜活的国土空间基础信息数据库。同时,建立分布式、开放式的数
— 28 —
据更新模式,确保全国各级、各部门的国土空间基础信息的持续更
新。
1.现有数据梳理分析。
开展国土资源部门和测绘地信部门现有数据情况的调研,进行
数据资料收集,然后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数据现状分析。分析内容
包括数据量、数据格式、空间参考、标准规范等,根据数据现状分
析情况,对发现的问题进行整理分析,并提出数据接入汇集、整合
集成的合理化建议,评估数据汇集集成的工作量。各数据中心的数
据情况大致如下:
国土资源部数据主中心:遥感影像数据、不动产登记、土地利
用现状数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整治规划、基本农田、矿产
资源规划、地质勘查规划、矿产资源储量、矿业权、土地管理数据、
矿产管理数据等。
国家测绘地信局数据中心:基础地理数据、遥感影像数据、地
理国情数据。
地质分中心:全国 1:5 万、1:20 万、1:25、1:50 万、1:
100 万数字地质图空间数据;全国矿产地数据,全国矿产资源潜力评
价数据;全国区域地球化学数据,全国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数
据;全国遥感影像数据(多时相、多种分辨率),全国 1:5 万、1:
20 万、1:50 万水文地质图空间数据,全国 1:50 万环境地质空间
数据,全国地下水资源数据、全国地质灾害调查数据、矿山地质环
— 29 —
境监测数据;区域海洋地质数据、海岸带地质数据;全国油气资源
地质调查数据等。
土地分中心:土地调查矢量与影像数据、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
价矢量数据、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数据等。
地质环境分中心:地下水资源、地质灾害、矿山地质环境、水
土地质环境、资源承载力、地质环境综合评价、水文地质、环境地
质、地质遗迹、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等。
2.数据目录体系建设。
通过对各行业的数据资源梳理,分析各类数据间的层次、类别
和关系,对国土空间基础信息的数据资源进行统一规划,制定统一
的数据资源编码与分类体系、建立国土空间基础信息数据目录,以
此作为数据“共建、共享、共用”的核心,集成国土、测绘、发改、
环保、住建、交通、水利、农业、林业的各类数据资源,形成覆盖
全国、内容丰富、标准统一、准确权威的国土空间基础信息数据资
源体系。
3.数据库建设与完善。
国土资源部数据主中心、国家测绘地信局数据中心、地质分中
心、土地分中心和地质环境分中心要按照统一的标准规范完善已有
数据库,进行必要的数据转换,补充相关内容。
— 30 —
4.主题数据模型构建。
国土空间基础信息统一数据模型采用面向对象的理论与方法,
遵循“数据与应用分离”的原则,将空间图元(对象)作为国土空间
基础信息的空间对象进行设计,包括对象实体模型、关系逻辑模型。
通过构建对象实体模型,实现空间对象、现状信息、规划信息、管
理信息的有序组织与存储;通过构建关系逻辑模型,实现对象的空
间关系、业务关系和时态关系的建立,基于这些逻辑关系,将对象
的现状、规划、管理的业务行为进行有机联系,为掌握国土空间的
真实现状和国土空间的开发利用与变化状况提供数据基础,为行政
审批和国土空间用途管制提供数据依据,为实施批后监管提供数据
保障。
5.主题数据接入集成。
通过统一的数据标准规范、统一的空间基准以及统一的注册接
入,实现跨业务、跨行业、跨层级的不同数据的有序、规范、标准
的汇集与集成。
统一数据标准规范是对国土空间基础信息的业务术语、专业名
词、逻辑组织、物理结构进行规范化,统一数据基准是指采用一致
的空间坐标系、投影方式、数据版本和时间基准,统一注册接入是
参照统一接口要求与技术模式,进行各行业数据的接入,实现不同
业务、不同类型的数据统一汇集集成。
数据的接入汇集工作采用“核心先建、全面推广”的原则,优先
— 31 —
汇集集成测绘、土地、地质、地质环境等国土空间基础数据,在此
基础上,全面共享交换发改、环保、住建、交通、水利、农业、林
业等其他行业数据。
为了保障多源数据接入汇集的成果质量,在整个数据的注册、
接入、汇集、集成的过程中,采取严格的数据质量控制措施,建立
核查机制,保证数据处理方法正确,数据接入汇集成果结构完整,
逻辑正确,符合统一数据模型要求和数据资源体系构建规范,数据
质量满足数据管理与应用服务的需求。
6.数据产品订制与服务。
在提供基础数据服务的基础上,按照实际工作和各部门需求,
开展特定专题产品定制与服务,成熟的产品接入平台,通过平台为
更广大的用户提供服务。
7.数据更新维护。
按照“谁生产、谁负责”的原则,建立跨业务、跨行业的横向协
同的数据更新维护机制,同时建立国家、省、市、县四级纵向协同
联动的数据更新维护机制。
(1)横向协同。
根据跨业务、跨行业之间的数据关联性,建立数据联动更新机
制。当一类数据更新时应联动更新与其强相关的数据;对与其弱相
关的数据,应通过接口向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发出更新提示;对
— 32 —
更新后引起相关数据矛盾的,平台不予更新,经责任部门核实确认
并修正后再予以更新。
(2)纵向联动。
根据数据在国家、省、市、县四级的业务关联性和网络现状,
建立数据共享交换池,以国土空间基础信息数据库为统一出入口,
采用增量更新的方式,当一级数据更新时,变化信息应及时共享交
换至其他层级的数据。 (四)基础环境建设。
基于“国土资源云”的总体框架,开展各级节点网络、计算、存
储、安全保障能力建设,满足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的系统部署运
行、信息共享协同、数据安全可靠等需求。
建立纵向互通、横向互联的网络体系,为纵向上国家、省、市、
县各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之间的内部数据汇聚与共享,横向上与测
绘、发改、环保、住建、交通、水利、农业、林业等相关部门之间
的信息共享与协同提供畅通的网络环境;建立安全、高效、灵活的
计算、存储环境,为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的应用运行和数据存储
提供基础环境;完善安全保障体系,确保国土空间数据安全存储和
利用、系统稳定运行。
1.网络环境建设与完善。
国家测绘地信局数据中心、地质分中心、土地分中心、地质环
— 33 —
境分中心,需要建立起与国土资源部主中心互联互通的涉密网络环
境。各分中心要对现有的网络接入环境进行改造,前期可暂时以涉
密终端的方式完成向部机关涉密内网的接入以及相关应用和数据的
接入部署,逐步按照国家安全保密部门的要求开展涉密内网的建设
和测评,并实现与部机关涉密内网的整网对接,以满足平台分布式
应用部署和数据共享的需求。
国家级主中心还应进一步完善国家电子政务内网接入区,并开
展公共服务区建设,依托国家电子政务内网建立起连接发改、环保、
住建、交通、水利、农业、林业等政府相关部门的涉密网络环境,
满足部门间的数据交换共享和服务需求。
对于省以下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未来可按照国家电子政务
内网的统一规划,通过接入各级电子政务内网平台,纵向上实现与
国家级中心节点,横向上与同级发改、环保、住建、交通、水利、
农业、林业等相关政府部门的涉密网络互联互通。
2.应用部署与运行环境建设。
各节点应在充分利用现有机房、计算、存储等基础设施资源的
基础上,配备必要的环境资源,确保平台应用的部署和高效稳定运
行,全面夯实对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的基础支撑能力。
国土资源部数据主中心要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根据业务需要,
适当新增存储和计算设备,基于云计算架构和虚拟化技术建立国土
资源部数据主中心平台运行环境,形成可动态扩展的共享资源池,
— 34 —
提升云服务资源的部署管理能力,为数据存储管理和应用服务系统
部署运行提供按需分配和无缝扩展的基础环境资源,实现对计算和
存储资源的统一管理和动态利用,以满足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的
数据存储、处理、计算和应用运行需求。
国家级分中心节点也应在充分利用已有资源的基础上,并根据
分中心的业务需要,适当新增存储和计算设备,包括 Web 应用服务
器和数据库服务器,配备相应的管理软件,确保相应环境资源配备
合理。采用 MPLS 以太组网链路或 SDH 光纤链路,按对外服务区、
数据存储管理区和数据生产加工区等进行三区网络规划,基于云计
算架构和虚拟化技术建立起计算和存储性能与国土资源部数据主中
心相匹配的运行环境,支持 TB 级数据量的存储管理,支持并发工
作方式,支持数据库应用集群,以满足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分布
式应用部署的需求。
3.安全环境建设。
各节点要针对物理安全、网络安全、主机安全、数据安全、应
用安全等多个层次,采取综合防护措施,进一步强化安全保障体系
建设。主中心节点负责部机关涉密内网的安全环境建设,各分中心
节点负责对接入部涉密内网的涉密终端和涉密局域网的安全环境建
设。
平台建设要充分依托部涉密内网的安全认证基础设施、密钥服
务基础设施、安全监控与审计等基础设施提供的各类安全服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