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服务指南消费指南  服务热线:400-8269-121

长三角营养保健产业联盟浙江省协会上海协会江苏省协会江西省协会安徽省协会台湾产业馆地方站浙江站上海站江苏站江西站安徽站

您当前的位置 :健康资讯 » 热点专题

食品工业发展报告(2016年度)

2017-08-08 来源:中国食品安全报



由工信部消费品工业司组织,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等20家单位共同编写的《食品工业发展报告(2016年度)》(以下简称《报告》)连续第四年出版,对我国食品工业年度发展状况进行了全面总结和客观评价,为政府决策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同时为行业发展提供了诸多参考及指导意见。本文就《报告》中谈及的我国食品工业15个重点行业在2016年的整体情况,及2017年的趋势分析进行凝练,以飨读者。

肉类加工业

2016年,我国肉类总产量8540万吨,比上年的8625万吨下降1%,进口467.2万吨,比上年的268.4万吨增长63.4%;禽蛋产量 3905万吨,比上年的3783万吨增长3.2%,肉禽蛋市场供应总量增加。产品结构进一步适应消费需求变化。国家加强了食品安全监督抽检,肉及肉制品、蛋及蛋制品合格率上升。规模以上企业数量增加,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增长,亏损企业减少,区域布局更趋合理。肉禽蛋包装及装备水平提高,产业结构调整取得进展。

2017年全国肉类总产量将比上年略有增加,但增幅不会太大。与此同时,肉类进口将继续增长,增幅将比2016年缩小。肉类市场供应总量将突破9000万吨。规模以上企业数量、主营业务收入、利润总额和投资将继续增加。针对肉类行业面临的主要问题,通过深入改革,将产生一系列积极的变化。

乳制品工业

2016年,是我国乳制品行业喜忧参半的一年。上半年,由于消费信心不足,市场销售增长乏力,加上国际市场乳制品价格低迷,国内生产处于较低水平的增长。下半年,伴随着国内市场的复苏,国际市场乳制品价格的提升,乳制品生产消费平稳。全年乳制品质量安全状况仍然保持稳定向好的好态势。

2016年,乳制品行业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仍然面临着一些问题,值得行业高度关注,概括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我国生鲜乳价格仍明显高于国际平均价格,高成本制约行业正常发展。第二,进口产品价格低廉,对国内乳制品行业造成冲击。第三,企业检测成本压力较大。第四,产品结构还需进一步调整。综合目前乳业状况及发展趋势,预计2017年及今后一段期,我国乳制品行业仍将进一步发展,但发展将受到奶源质量、行业内兼并重组、国际乳品供求关系及国内消费市场等一些条件的制约。

水产品加工业

水产品加工在渔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中,是整个产业发展的牵引力。2016年,经过一年多的转型升级和战略调整,过剩的产能得到 一定释放,水产品加工业复苏迹象明显。在全球经济复苏进程曲折复杂、贸易保护主义强势抬头,国内商品进出口贸易呈现大幅下滑的背景下,受益于国家“一带一路”、一系列外贸增长政策的支持,受人民币对美元贬值等的影响,2016年,水产品出口贸易扭转了2015年量额双降的不利形势,呈现出企稳向好势头。

2017年,水产品加工业发展机遇和挑战并存。当前,国家出台了很多措施,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特别是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意见,及一系列推动农(渔)产品加工业发展的政策,这为解决水产品加工业发展的瓶颈问题提供了有利的政策环境。相信随着这些政策措施的落实,2017年,水产品加工业会打开一个全新的空间。

饮料工业

2016年国家整体经济发展趋缓,社会上兴起对含糖饮料健康性的过热讨论,销售旺季时气温偏低和雨水过多,在各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下,饮料行业依然维持了近4%的增长,增速虽然仍有所下滑,但相比2015年下降幅度已经大幅减少。这些年,饮料“更营养更多元”、高附加值、小众化已成为趋势,智能化、小批量、定制化的生产需求不断加大。同时,进一步减糖成为业内面临的重要问题,开发新产品、提高产品品质、加大品牌培育成为业内共识。

面对经济增速下滑带来的需求下降、产业结构调整、行业竞争进一步加剧等问题,行业也在新常态的经济环境下,积极转变思维、增强素质、拓展思路,推动创新。近年来,饮料企业纷纷加大创新产品力度。据不完全统计,仅2016年1-9月饮料行业推出新品就达200余个。尽管各个新品在市场中的成绩不尽相同,但都能带给消费者更营养、更多元、更新颖的选择。安全、营养、美味、健康是消费者追求的最终目标,也是行业努力发展的方向。

制糖工业

2015/2016年制糖期,在全国原糖进口加工企业开展行业自律基础上,进口关税配额外食糖继续实施自动进口许可证管理,食糖进口实现了“按需、有序、平稳、可控”。 同时,国际食糖价格大幅上涨,食糖进口成本大幅提高,刺激国内食糖价格合理回升。但是,食糖走私“回潮”,食糖销售价格的回升速度和回升幅度受到抑制,总体上,制糖行业最终实现了扭亏为盈,拖欠农民糖料款问题得以缓解。

为扭转糖料生产下滑势头以及制糖企业严峻的生产经营形势,促进糖业健康稳定持续发展,需要加强宏观调控,对进口食糖采取贸易保障措施,严厉打击食糖走私,加大对糖料生产和制糖企业的支持力度,加强糖精等高倍化学合成甜味剂管理。

方便食品制造业

2016年,方便食品行业通过以创新提升价值、增加自动化设备投入从而减少人力成本、在业务用市场上发力等方式,逐渐走出低谷,行业回暖。在我国食品工业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下,方便食品制造业以提质增效为中心,不断优化、调整产业结构,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近年来,通过以传统特色食品产业为方向,并适应了人们对营养、健康的需求,行业主营业务收入逐年提升,方便食品制造业的行业发展呈现正向,健康转型成效显著。

随着人们消费方式、消费环境的改变,高品质产品需求的增加,结合国外行业发展趋势,微冻微波熟制食品、高品质产品、传统特色小吃、个性化和定制化产品、素食、清真产品等将成为今后产品开发的主流方向。

发酵工业

2016年行业效益有所改观,产业出现企稳固升的迹象,部分大宗产品如味精、淀粉糖的开工率提高,并有扩产的势头,外部资金也有进入倾向,但由于市场需求等因素,大宗产品产能结构性过剩并未得到有效缓解。

今后工作重点仍将放在去产能、降成本、去库存、抓环保、促发展方面。从布局上,通过政策引导,实现分地区分领域的差异化发展格局,减少低水平重复建设。从内容上,通过技术改造降低成本提升质量,增强企业活力;在稳定传统优势产品供给的前提下,不断开发更高附加值的产品,培育新的市场竞争能力。从效果上,通过资源合理配置,形成资源依赖产业向北部、西部原料和能源丰富地区的转移和发展;通过渠道建设,引导大企业和中小企业形成专业分工,建立协同创新、合作共赢的协作关系;通过产业示范和产业集聚,带动行业形成横向完整和纵向特色的产业价值链。

酿酒工业

2016年,酿酒工业由平稳发展逐步走向复苏,全行业继续保持了经济发展稳中向好的局面。2016年,全国酿酒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完成酿酒总产量7226.30千万升,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0.75%。规模以上企业累计完成产品销售收入9780.63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6.27%;累计实现利润总额1094.47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7.22%。

同时,我国酒类行业发展呈现新变化和新趋势。首先,以规模转特色,以产量转品质是产业发展的新动态。其次,传统酿造向智能、智慧酿造转变。第三,传统消费向健康、理性消费转变。第四,重点骨干企业注重开拓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第五,总经销+分销向互联网+连锁经营互为补充,相互融合程度大幅上升。酿酒行业在适应市场需求、实现转型升级、 探索创新发展的过程中,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和乐观的态度,洞察市场的新特点。

食品添加剂和配料工业

2016年食品添加剂和配料行业在国内外经济形势复苏缓慢和消费需求乏力、增长速度有所变缓的情况下,全行业继续保持平稳发展的态势。据统计,整个行业产量和销售额2016年上半年增长较为缓慢,但下半年生产经营形势有所好转,呈现产销双双增长加快的趋势。

食品添加剂行业是一个年轻但快速发展的行业,纵观这几年国内外经济发展的趋势,2017年全球经济将继续处于调整,国内经济下行的压力仍然很大。总体来说,预测全行业运行将基本保持平稳,食品添加剂和配料行业与2017年同期相比预计会保持一个平稳发展的态势。未来几年内,预计全球食品添加剂市场每年将以3%~5%的速度增长,食品添加剂新的增长点主要是在功能性食品、婴幼儿配方食品和特殊膳食食品。

营养与保健食品制造业

自2011年以来,我国保健食品的销售产值一直处于高速增长中。2015年我国保健食品主营业务收入约为4000亿元,2016年达到4568亿元,增长率为14.2%。根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的相关数据,截至2016年底,我国已审批保健食品产品16544件,其中国产保健食品15792件,进口保健食品752件。在申报的保健食品中,增强免疫力、营养素补充剂、缓解体力疲劳、辅助降血脂、增加骨密度、辅助降血糖等保健功能食品申报频次明显高于其他保健功能食品。

从行业发展来看,保健食品行业未来可能呈现以下趋势。第一,中国孕婴类保健食品市场发展空间大;第二,中药类保健食品是未来的发展趋势;第三,保健食品监管将更加严格;第四,保健食品监管政策将采用“双轨制”。

罐头食品制造业

根据对规模以上892家罐头企业统计的数字显示,2016年我国罐头行业完成产量累计为1281.99万吨,比2015年增长了5.72%; 2016年全行业主营业务收入为1751.79亿元,比2015年增长了4.32%;2016年利润总额97.0亿元,同比增长1.20%。全行业产品创新力总体有所提高,生产、经营各项工作继续保持稳定持续发展,总体保持稳步向上的发展态势。

预计在2017年,随着国内全面“三品”行动的推动,罐头行业 也将逐步进行产业升级,在产品开发、工艺改进、新包装应用、食品安全和品牌培养等方面进行推动,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加产品科技含量,适应市场多样化的需求和拓展行业发展空间。罐头行业将逐步摆脱以往的低端同质化价格竞争局面,转为以创新、品质取胜的良性竞争。另外,由于罐头产品在生产中耗能较大,行业下一步发展方向将重点在节能降耗方面。

焙烤食品糖制品行业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及行业测算,2016年国内焙烤食品糖制品行业(含糕点/面包、饼干、方便面、糖果巧克力、蜜饯和冷冻饮品)规模以上企业共3013家,同比增长8.8%;主要产品产量合计约为 3527.3万吨,同比增长9.4%;主营业务收入7389.3亿元,同比增长8.7%;利润总额584.2亿元,同比增长9.0%;出口交货值189.8亿元,同比增长7.2%。数据表明,焙烤食品糖制品行业继续保持着良好的上升势头,且涨势好于2015年。

我国焙烤食品糖制品行业的发展将紧密结合消费者需求的个性化、全面化及消费内容的科学性和文化性,积极引领和创造消费,引导健康消费和经营模式的创新。品牌国际化程度、产业链控制的水平、专用装备与生产线的自主化能力、自主创新的深度等依然是行业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追求高附加值和高成长是行业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在可预见的未来,我国焙烤食品糖制品行业还将进一步发展壮大,在设备、技术、管理水平、从业人员素质以及自主创新能力等各个方面,逐步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在国际消费品市场上,也将具有一定的竞争实力。

调味品制造业

根据中国调味品协会对中国调味品著名品牌100强2016年度数据统计汇总分析得知,调味品品牌企业的总产量保持7%以上的增长率,总销售收入保持6%以上的增长率。中国调味品行业发展呈平稳增长态势,市场需求不断释放,人均消费量随着餐饮业的变化而逐渐提升;产品结构调整加速,集中度逐步提高,产业的升级速度也在进一步加快;龙头企业规模效应持续显现,中小企业优胜劣汰趋势明显,行业企业国际化和专业化并购重组现象较多。这一系列的发展变化促进了我国调味品行业的持续发展。

未来我国调味品行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市场前景广阔,体现在消费潜能进一步释放、优胜劣汰加剧、资本整合速度加快、国际化趋势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调味品产业升级、全产业链联动促进行业发展等方面。

茶加工业

2016年,面对复杂的经济环境,我国茶行业在生产成本持续上涨、市场需求不断升级的双重挑战下,依然展现出蓬勃生机和活力,各项经济指标均持续稳步增长。同时,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步入更深层次,产业规模扩张步伐进一步收缓,区域分布向中部地区布局,紧密贴合国家战略发展,食品安全建设水平稳步提升,产品品质与消费属性不断创新,市场容量与消费人口稳步提升,金融资本持续投入力度不减,新型社会服务助力精深发展,出口量价额受汇率影响出现齐升。

从发展趋势来看,茶加工业的生产规模将继续扩张,从而带动收入增加;科技发展将有效推动生产综合水平提升;消费升级逆向促成产品结构调整加快;社会服务业发展推动企业规模提升和品牌建设;同时,在“一带一路”战略布局下,茶具有的文化特色也将助力国内外贸易。

食品装备业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对2016年1080家食品和包装机械行业限上企业的统计资料分析,2016年1-12月经济增速仍持续放缓,主要经济指标实现正增长;出口交货值109.84亿元,同比增长8.45%。在主要食品产业的生产领域,基本上实现了食品装备的国产化。随着我国食品工业品质和安全标准的不断提升,对国产食品装备在智能化、自动化、安全性和生产效率方面要求更高。

食品装备工业将保持稳定发展的局面,并随着国民经济调整的步伐进入结构调整、转型发展阶段。具体来看,食品装备行业将呈现以下几个发展趋势。第一,智能制造将引领行业发展潮流;第二,绿色制造将成为食品装备发展的方向;第三,跨界、融合、创新成为行业发展的主题;第四,食品装备各细分领域将会出现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品牌的企业集团;第五,食品安全检测装备将受到广泛重视;第六,食品安全追溯将实现食品生产过程数据化;第七,食品工业互联网任重道远。

2016年食品工业统计数据

数据来源:《食品工业发展报告(2016年度)》

扩展阅读

相关资讯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121健康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121健康网所有。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填写Email地址,试阅行业信息专报:

公众号头像 health121

121健康商城是长三角营养保健产业联盟健康产品服务平台的服务窗口之一。健康产品100%正品,厂家直供,专业营养师分享。

微信“扫一扫”立即关注

微信号:health121qjd

不良信息举报 中国网信网 网警 可信网站
 
QQ在线咨询
邮箱
咨询热线
400-8269-121
服务时间
周一至周五(8:30-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