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下旬,由浙医二院神经外科洪远副主任医师主刀,成功地为一脑干腹侧海绵状血管瘤患者施行了内镜下经鼻蝶经斜坡入路肿瘤切除术——是不是太复杂?别急,让我一点一点解释这块海绵状血管瘤的“密室逃脱记”。
这块“海绵”不吸水,会“放血”
“这个海绵状血管瘤其实是动、静脉畸形了。”洪远副主任医师告诉浙江在线记者,本来动、静脉的血液是分开的,并不会直接流通,而海绵状血管瘤的动、静脉直接吻合了——也就是动脉血流到了静脉里,静脉血流到了动脉里。
而且这种血管瘤的血管发育异常,缺少肌层和弹力层,在血流的反复冲击下容易破裂从而造成出血。
“脑干部位的海绵状血管瘤多半是先天的,当患者情绪激动、血压升高,甚至大便用力点,都有可能造成血管的破裂。”
28岁的辛女士(化名)是丽水人,已婚已育的她过着正常人的生活,可突然有一天,她手脚发麻、走路不稳、看东西有重影了——经过当地医院的检查,她的脑干有肿瘤并伴随出血。
有肿瘤那就切掉啊——可这块肿瘤长在脑干的腹侧面,也就是面朝脸的部分,如果做开颅手术,那就是要从后脑勺一直往里到脊柱连接处,不仅风险大而且手术过程中很可能要牺牲部分脑组织。
“这就好比在一个房间的地板上放了个海绵,传统的方法要取出来就必须开门进去,小心翼翼地不碰到和伤害别的东西,而把这个海绵取走。”
由于手术的风险太大了,辛女士的家人在辗转上海医院后还是没有手术,而是选择保守治疗。
浙医二院神经外科洪远(左)副主任医师正在手术
怎么取“海绵”?把“楼板”凿开试试!
可是药物治疗终究效果还是不理想,辛女士的血管瘤的血不仅没止住而且出血范围更大了——如果不把出血的“海绵”取走,那辛女士也是命不久矣。
“他们来到浙二,我们团队经过详细的术前检查、讨论并与家属沟通后,选择经鼻内镜技术来帮她做手术。”浙医二院神经外科洪远副主任医师解释,鼻内镜就是不开颅,从鼻腔进入,磨除鼻腔靠近颅底的骨头开个小窗,在距离脑干海绵状血管瘤最近的地方,把肿瘤切除。
浙医二院神经外科洪远副主任医师强调,这样的手术,不仅不用开颅,而且鼻腔和鼻窦空间能为医生直接进入颅底提供天然的手术通路,避免了皮肤切口和颌面移位,最小程度地牵拉脑组织和颅神经,保留血管和神经功能。
这就好比去取“密室”中的海绵,不是走门,而是把和海绵紧贴的“楼板”凿一个洞,然后把“海绵”取出来,这样对密室中其他东西的影响就能降到最小。
除此之外,经鼻内镜的脑部肿瘤切除术对于患者来说不仅避免了大手术、大创伤,而且由于没有表面的创伤所以完全看不出来动了手术——由于鼻腔血供丰富,愈合能力强,术后恢复后还是能支持人体正常功能运作的。
术后2星期,辛女士就出院了,目前正在接受康复治疗,手脚部的肢体肌力也在逐渐恢复中。
“这个手术不仅对手术的设备有要求,对医生的手术要求也不低。”这是国内首例经鼻内镜下桥脑海绵状血管瘤切除术,也是国内第二例脑干海绵状血管瘤内镜切除手术,目前脑干海绵状血管瘤的经鼻内镜手术治疗开展甚少,国际上仅有7例报道。
相对于辛女士这样先天性的脑干部海绵状血管瘤患者来说,经鼻内镜的脑部外科手术更多的是运用在垂体瘤、颅咽管瘤、鞍区及斜坡脑膜瘤、脊索瘤及颅底深部肿瘤等肿瘤上。
浙医二院神经外科洪远副主任医师告诉记者,在美国顶级的类似纽约长老会医院、匹兹堡颅底中心里,内镜技术已经得到了很大的应用,许多前述的这些肿瘤,以前往往需要开颅手术,现在通过经鼻内镜技术就能完成,真正体现了现代微创外科的新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