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服务指南消费指南  服务热线:400-8269-121

长三角营养保健产业联盟浙江省协会上海协会江苏省协会江西省协会安徽省协会台湾产业馆地方站浙江站上海站江苏站江西站安徽站

您当前的位置 :健康资讯 » 热点专题

“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 重点专项2017年度项目申报指南(全文下载)

2017-08-01 来源:科技部网站
2.3 专业科技资源及服务集成技术( 共性关键技术类)
研究内容:面向区域专业科技服务和新兴资源服务的实际需
求,选择研究开发、技术转移、检验检测认证、创业孵化、知识
产权、科技咨询、科技金融、科学技术普及等专业科技服务资源
以及健康医疗等新兴服务资源领域,研究专业服务资源分类体系、
开放式资源集成模型与集成标准,服务质量评估模型等。面向服
务平台的多样性和服务数量的高速增长带来的扩展性问题、现代
服务集成对象不同带来的兼容性问题、跨界服务集成带来的多租
户问题,研究资源科技云平台服务集成架构、多平台服务集成、
多租户服务管理等关键技术。研究典型区域专业科技资源池、健
康医疗服务资源库构建及服务集成关键技术,研发专业科技资源
集成及服务系统构件库、健康医疗资源精准服务、评估与预测系
统构件库。
考核指标:提出基于资源科技云平台的专业科技资源与健康
医疗资源服务及资源集成方法,突破不少于15项关键技术,开
发不少于40项服务及资源集成工具和软件构件, 在科技服务业、
健康医疗等新兴服务业领域形成服务资源集成技术解决方案,技— 10 —
术成果应用数15件以上。出版论著不少于2部,发表学术论文
25篇以上,累计申请专利或登记软件著作权不少于 40项,制定
区域或联盟或企业标准不少于10项,部分争取形成国家标准或
草案。
2.4 价值链协同业务科技资源及服务集成技术( 共性关键技
术类)
研究内容:围绕产业价值链协同与重构的实际需求,面向典
型产业及产业技术创新联盟,选择价值链协同业务流程资源、业
务数据资源等综合科技资源服务领域,研究价值链协同业务科技
资源模型、产业价值链企业群协同模型、开放式资源集成模型与
集成标准、服务质量评估模型等。面向服务平台的多样性和多租
户问题、跨企业业务价值链协同带来的兼容性和业务融合问题,
研究价值链协同业务科技云平台服务集成架构、基于业务科技云
平台的跨企业业务价值链集成、价值链上多租户服务管理等关键
技术。研究业务流程与业务数据等综合科技服务资源库构建及服
务集成关键技术,研发支撑产业价值链协同的综合科技资源集成
及服务系统构件库。
考核指标:提出基于业务科技云平台的跨企业业务价值链协
同服务与资源集成方法,突破不少于15项关键技术,开发不少
于40项服务及资源集成工具和软件构件,在2类典型实体经济
产业领域形成服务与资源集成技术解决方案,技术成果应用数15—
11 —
件以上。出版论著1部及以上,发表学术论文25篇以上,累计
申请专利或登记软件著作权不少于40项,制定行业(或联盟)
或企业标准不少于10项,部分争取形成国家标准或草案。
2.5 文化内容资源产权交易技术( 共性关键技术类)
研究内容:研究跨媒体内容产权价值分析、分段标识、标识
封装与鲁棒检测等技术;研究创意设计产品产权定价评估、确权
与侵权追踪等产权交易管理服务关键支撑技术与系统;研究专业
知识资源权利描述与分类编码规范,研发专业知识资源确权标识、
资源接入与融合建模、交易结算与侵权追踪技术与系统,形成知
识资源资产管理与交易服务技术支撑体系;研发文化内容版权标
识、价值分析、资产管理、流通流转可信记账、版权数据智能分
析与监测等数字版权交易服务软件工具与系统,构建版权可信流
转服务网络系统平台及网络数字产权服务生态链,形成第三方数
字资源产权服务技术支撑体系。
考核指标:在创意设计产品与数字内容版权确权追踪等方向
提出创新性的理论、方法及系统集成应用解决方案 8项以上; 开
发技术集成工具软件构件不少于60项,版权标识识别率达到90%
以上, 版权监测效率提高20%以上, 初步形成知识资源产权交易
服务技术应用解决方案和第三方数字内容版权服务技术支撑体
系; 发表学术论文25篇,申请专利或登记软件著作权50项以上,
制定国家、行业或核心企业标准不少于12项。—
12 —
2.6 科技成果与数据资源产权交易技术( 共性关键技术类)
研究内容:研究科技成果知识产权交易与育成技术与模式,
结合知识产权定价评估理论方法,研究科技成果知识产权定价评
估、交易结算、产权确权与侵权追踪等产权交易服务关键支撑技
术,为科技成果知识产权交易服务提供核心技术保障。研究服务
数据资源权利描述与分类编码规范,研究服务数据资源确权标识、
定价评估、交易结算与侵权追踪技术与系统,形成数据资源资产
管理与交易服务技术支撑体系。
考核指标:在科技成果与数据资源定价与确权等方向提出创
新性的理论、方法及系统集成应用解决方案 4项以上,开发技术
集成工具软件构件不少于20项,初步形成技术和数据资源产权
交易服务技术应用解决方案;技术成果应用数达20件以上,转
移转化10件以上;发表学术论文25篇,出版论著3部以上, 申
请专利或登记软件著作权不少于30项,制定国家、行业或核心
企业标准不少于8项。
3. 新兴服务业支撑平台研发与示范
3.1 健康养老跨界服务应用示范( 应用示范类)
研究内容:研究跨界服务商业模式、资源整合模型与计算技
术;研究跨界服务在健康养老领域中交叉性、融合性市场格局以
及多样且复杂的市场资源匹配技术; 研究“ 健康养老+” 与保险、
支付、教育、文娱、信息服务等所产生的跨界服务平台,从服务— 13 —
模式、核心技术、示范应用三个层次入手,在健康养老领域探索
并实践跨界服务商业模式,搭建来自不同领域服务异构数据的融
合与分析,第三方搜索与接入等功能的健康养老服务平台,培育
“ 健康养老+” 跨界服务企业与产业生态环境,培育第三方服务
企业发展、健康养老服务产业链整合;形成相关行业标准规范。
考核指标:完成3个养老健康领域跨界服务平台的搭建, 并
在3~5个地区实现应用示范;整合来自保险、电子支付、教育、
文娱、生活服务、健康管理及相关大数据等不同领域的超过 300
个第三方服务, 与健康养老领域的50个以上服务一起为1000万
以上用户提供服务,发表学术论文30篇,累计申请专利或登记
软件著作权不少于30项,制定国家、行业或核心企业标准不少
于3项,培育3家以上跨界服务龙头企业,形成相关产业联盟。
3.2 数字教育众筹众创的个性化服务平台研发与应用示范
( 应用示范类)
研究内容:研究个性化教育创新服务模式;制定数据驱动下
的个性化教育服务标准规范;突破多场景教学过程量化与数据采
集、优质教育资源的众筹众创、智能化教学环境创设、个性化教
与学服务等共性关键技术与服务集成技术,构建众筹众创的个性
化教育服务与运营支撑平台;围绕课内课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
个性化教与学、资源供给的众筹众创等,开展多层级、全方位的
规模化应用示范,建设可持续发展的个性化教育服务创新体系。—
14 —
考核指标:探索一套支持众筹众创的个性化教育服务模式,
构建优质资源众筹众创的个性化教育服务平台;在数字教育领域
众筹30个以上新兴教育产品,扶持超过 50个中小服务提供商,
提供200个以上数字教育众筹众创第三方服务; 发表学术论文30
篇,累计申请专利或登记软件著作权不少于30项,制定国家、
行业或核心企业标准不少于3项;开展一系列规模化示范应用,
覆盖基础教育、高等教育等各级各类教育领域,涵盖区域包括东、
中、 西部等典型地区, 服务地市超过100个, 服务学校超过1万
所,受益用户超过1亿。
4. 科技服务业支撑平台研发与示范
4.1 区域综合科技服务工程应用集成技术研究( 共性关键技
术类)
研究内容:结合国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
纲要区域发展战略与国家城市群发展规划等,面向科技服务业重
点发展省市,结合省市推进科技服务业及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实
际需求,研究区域科技服务发展模式、区域综合科技服务解决方
案及区域科技服务方法论。面向区域科技服务工程的实施,研究
区域科技资源应用集成技术、区域科技资源池定制技术。研究区
域综合科技服务平台发展模式、区域服务价值链集成技术、服务
交易技术以及服务系统集成技术。研究区域科技服务数据规范、
区域科技服务交易规范、区域科技服务评价规范、区域科技资源— 15 —
集成标准等,为区域综合科技服务平台研发提供共性技术支撑。
考核指标:提出区域科技服务发展模式、区域综合科技服务
解决方案及区域科技服务方法论。在区域科技资源池定制、区域
服务定制、服务集成、服务交易以及服务价值工程等区域综合科
技服务方面形成模型与算法,发表论文不少于10篇,制定区域
或联盟或企业标准不少于5项,部分争取形成国家标准或草案。
按照本重点专项区域综合科技服务平台研发与应用示范任务的具
体布局,支持不少于专项要求的区域综合科技服务工程实施。
4.2 京津冀协同创新区综合科技服务平台研发与应用示范
( 应用示范类)
研究内容:面向构建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增强京津冀整
体性和协同性发展的目标,选择科技服务业发展基础良好、规划
明确、需求迫切的省市或区域,研究支撑产业升级转移、产业联
动发展的京津冀协同创新综合科技服务发展模式;研究科技大数
据与精准技术转移、 服务资源共享与集成、 创新券/服务券跨区域
一体化应用等支撑技术;研究京津冀特色的科技服务资源体系,
研究高端科技资源共享、共用、共建的机制,搭建京津冀特色科
技服务资源池,支撑北京基础研究资源共享;面向研究开发、技
术转移、知识产权、科技咨询等领域研究服务定制、服务交易等
应用技术,搭建京津冀综合科技服务平台,面向新一代信息技术、
装备制造、生态环保等产业开展应用示范,服务京津冀协同创新— 16 —
发展,为北京发展全国科技创新中心提供科技服务支撑。
考核指标:整合京津冀区域3类以上优势科技服务资源, 形
成京津冀特色科技服务资源池,研发完成支撑京津冀协同创新的
区域综合科技服务平台。实施京津冀科技服务工程,培育京津冀
科技服务核心企业,服务实体经济重点产业 3类及以上,服务核
心企业10家、 中小企业1000家。 突破京津冀区域科技综合服务
应用技术,发表学术论文不少于10篇,申请专利或登记软件著
作权不少于10项,制定区域或企业标准不少于3项,部分争取
形成国家标准或草案。

扩展阅读

相关资讯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121健康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121健康网所有。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填写Email地址,试阅行业信息专报:

公众号头像 health121

121健康商城是长三角营养保健产业联盟健康产品服务平台的服务窗口之一。健康产品100%正品,厂家直供,专业营养师分享。

微信“扫一扫”立即关注

微信号:health121qjd

不良信息举报 中国网信网 网警 可信网站
 
QQ在线咨询
邮箱
咨询热线
400-8269-121
服务时间
周一至周五(8:30-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