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逸夫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杨树旭表示,如此多的脑血管意外集中在这个时间段,与最近的天气变化分不开。
虽说春天已经到了,但杭州这一周里“四季切换”的模式又开始了。周末还在享受阳光和微风,周一就狂风大作,气温骤降。在动不动就“断崖式降温”的“考验”下,脑血管意外的发病率噌噌地往上窜。
“一般来说,寒冷天是脑卒中好发的季节,血管收缩,血压上升,尤其是有高血压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更容易出现脑血管意外。”杨树旭说,高血压病人的血压基础高于常人,心脏收缩时大量血液冲向血管,造成的收缩压更是高得离谱。随着心脏跳动,血液如同洪峰一样一波一波地冲击着血管壁。血压骤然增高时,血管壁承受的压力就特别大,就像堤坝被洪峰冲击一样。这样日积月累,血管壁越来越脆弱,“堤坝”的结构越来越松垮。
气温骤降时,毛细血管痉挛性收缩和脆性增加,血压容易升高,造成血管破裂。因此,入冬和入春时节,天气忽冷忽热,很多高血压患者会不幸“中招”。
除了高血压型脑出血,另一种情况就是由于血管壁不给力。当脑血管老化之后,血管壁变薄变脆,即使在正常的血压下也容易向外鼓出一个“泡”,由于它的“外衣”很薄,所以很容易破裂出血,而且因为位置往往在大动脉上,出血量非常大,很容易导致病人死亡。
(网络配图)
40多岁的阿强(化名)就是因为凶险的颅内动脉瘤住进医院。阿强是外地来杭州打工的快递员,收工回家后突然昏倒,怎么也叫不应,同事吓坏了,立刻把他送到邵逸夫医院。经检查,阿强的脑子里长了一颗动脉瘤,“爆炸”后导致脑出血。虽然医生给阿强成功“拆弹”,但目前阿强尚未脱离危险期,还在昏迷之中。
杨树旭表示,颅内动脉瘤就像埋在脑内的“不定时炸弹”,一旦破裂就面临死亡风险,“死亡率在50%以上。”
记者了解到,大部分脑出血都是突发性的,没有征兆,但有些人会感觉头痛。因此,一旦发生剧烈的头疼,一定要及时去医院检查。
当发现家人脑出血发作时,要在第一时间打急救电话,可以让患者保持侧卧姿势,头部偏向一方,保证呼吸道畅通,以防呕吐物吸入气管,引起窒息。
具体怎样才能预防脑血管意外呢?杨树旭概括了10条“三字经”:
1. 控血压:脑血管意外的诱因大多数是因为高血压。常年的高血压病,使得脑血管壁弹性减弱,变硬变脆,一旦血压升高,就容易破裂出血。如果发现有高血压,一定要及时规范的治疗高血压,定期监测血压。
2. 调情绪:情绪管理也是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一环,保持乐观情绪,切勿大悲大喜,保持良好的情绪,降低血压的波动。
3. 戒烟酒:烟酒都能使血管收缩、心跳加快、血压上升、加速动脉硬化。冠心病和高血压的患者,更应该戒烟戒酒。
4. 择饮食:快节奏的生活带来不良的饮食习惯,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越来越多见。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尽量低脂、低盐、低糖,同时避免劳累和超负荷工作。
5. 防便秘:大便燥结,排便用力,都会导致脆弱的小血管破裂引发脑出血。多食用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香蕉、青菜、芹菜、韭菜等可预防便秘。
6. 不蹲便:蹲便时下肢血管严重屈曲,加上屏气排便,腹内压力增高,可使血压升高,有可能出现脑血管意外。提倡坐便,排便时勿屏气,根据情况适当使用通便药物来帮助排便。
7. 注保暖:寒冷容易使脑血管收缩,血压上升。老话说,春捂秋冻,在气温忽升忽降的春天,保暖更显重要。平时适当的锻炼,促进血液循环,建议老年人出门戴帽,减少脑血管意外的发生。
8. 防跌倒:老年人血管硬化,血管壁脆弱,跌倒后容易引起颅内血管破裂。因此,老年人行动时需小心,避免跌倒。
9. 动左手:左侧大脑管右侧手脚,右侧大脑管左侧手脚,惯用右手的人左脑发达,有研究表明,使用较少的右脑脑血管较左侧脆弱,更容易出现脑出血。所以,多锻炼左侧手脚,增加右脑的使用度,从而预防脑出血的发生。
10. 多饮水:维持体内充足的水分,使血液稀释。早晚一杯温开水,养成良好的饮水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