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个全国爱耳日:学会在日常生活中避免强噪声
浙江在线-健康网3月3日讯(浙江在线通讯员 王婷 谢菲 记者 翁含露)近日,浙江医院耳鼻咽喉科接诊了一名汽车保养维修人员,小伙子年纪轻轻却愁容不展。原来,他在给汽车轮胎充气的时候,轮胎却突然爆炸,很快,他的右耳出现了疼痛、听力下降、耳鸣等症状,严重影响了工作和生活。
接诊小伙子的浙江医院耳鼻咽喉科吕慧洋医师介绍,耳内窥镜下可以看见,其右耳鼓膜紧张部有一个中央型大穿孔,穿孔边缘可见陈旧性血痂,透过穿孔可见鼓岬,鼓室内干洁,黏膜光滑,由此诊断为右耳爆震伤。
所谓爆震伤,是指气体或物体爆炸时强大的空气冲击波与脉冲噪声的声压波共同引起中耳和内耳各种组织结构的损伤,它可以导致鼓膜穿孔、听骨链中断、听力下降,并且伴有耳痛、听力下降、耳鸣和眩晕。临床常见耳部爆震伤有鼓膜穿孔和爆震性耳聋,小伙子患的即为鼓膜穿孔型的爆震伤。
全球约10%的人有听力障碍,警惕潜藏在生活中的致聋威胁
3月3日是第18个全国爱耳日,今年的主题为“防聋治聋,精准服务”。目前,全球大约有10%的人有听力障碍,在这些人群中,有1/3听力下降是因不知道如何保护所致。
浙江医院耳鼻咽喉科主任许敏达主任医师说,像上文中小吴那样的病例并不少见,其实在我们生活中潜藏着许多致聋威胁,存在于我们身边的噪音污染一天比一天严重,但用耳卫生习惯仍未普及,大家对暴露在噪音环境中的危害,及如何在噪音环境中保护自己的听力知之甚少。
人在强声环境或脉冲声(短暂但强度大的声音)环境中持续或间断性地滞留过久,内耳的感音结构就会受损,容易导致永久性听力损失,造成爆震性耳聋。它的发生与噪声强度、频谱、暴露时间、年龄、耳病因素、有无防护措施、个体对强噪声的敏感性以及个体差异有关。另外,噪声环境可引发耳鸣症状的发生,这种耳鸣声可能会渐渐消失或者持续很长时间,也有可能会间断性地出现。
隔音耳塞、张口呼吸……强噪声环境下这样做
许敏达建议,在日常生活中要避免接触强噪声,在强噪声环境下做好防护措施,比如佩戴隔音耳塞、张口呼吸、做吞咽动作、嚼口香糖等。同时,要避免长时间、高音量听音乐,尽量不戴入耳式耳机。
如果患上爆震性耳聋,则应尽早就医,积极进行治疗,以免耽误病情,影响听力恢复,激素、改善内耳微循环药物、营养神经类药物及高压氧治疗对内耳听觉器官的保护和修复都能起到积极作用。
对于外伤性穿孔患者,则必须保证耳道清洁、干燥,切勿自行滴用任何药水。许敏达说,在患者保持耳道及中耳清洁、干燥的情况下,伤口多能自行愈合,若观察3个月以上,鼓膜穿孔未能自行愈合,或者存在听小骨脱位,则可选择进行外科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