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服务指南消费指南  服务热线:400-8269-121

长三角营养保健产业联盟浙江省协会上海协会江苏省协会江西省协会安徽省协会台湾产业馆地方站浙江站上海站江苏站江西站安徽站

您当前的位置 :健康资讯 » 热点专题

修房子、不做手术、捐器官:他是浙江第一个这样做的

2017-07-25 来源:121健康网
  浙江在线-健康网5月9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梁婧娴 通讯员 王蕊 金丽娜)今天上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的重症监护室被一片悲痛笼罩。

  36岁的诸暨青年何赛军静静地躺在病床上,就像睡着了一样。病床前,年迈的父母看着儿子年轻而苍白的脸庞,早已泣不成声,他们一遍又一遍呼喊他的名字,想再多看一眼他的样子。他们知道,这是最后一次和儿子见面了。

  因脑胶质瘤复发,何赛军没能从“死神”手中逃脱。按照他的生前意愿,他将捐献出心、肺、肝、肾、胰腺等所有大器官以及遗体。据悉,这是诸暨第一例生前自己有捐献意愿并完成遗体器官双捐献的人,也是浙江省内第一例捐献所有大器官和遗体的人。

  10点22分,何赛军被推进手术室。随着手术室门的缓缓关闭,一场生命的接力将在这里开启。

  匈牙利革命诗人裴多菲说,生命的多少用时间计算,生命的价值用贡献计算。何赛军的器官,将帮助至少5人重获新生。截至发稿,心脏和肺都已移植成功。

  两次提出器官捐献

  他说自己有三个心愿

  决定器官捐献那年,何赛军32岁。

  他和母亲谈起这件事,就像在谈论晚餐吃什么那样从容,却把母亲吓了一大跳。“不许再说这样的话。”母亲“警告”他,她说自己接受不了,不是接受不了器官移植,而是不敢想象儿子会在短期之内离开她。

  他们心里清楚,何赛军不是一个健康人,他的病就像一颗定时炸弹,不知道什么时候会突然爆炸。这是何家人不敢想也不愿触碰的“禁区”。

  2008年,27岁的何赛军因长期头晕被查出脑胶质瘤,手术后,他一边复查一边休养。尽管瘤是良性的,但却长在了脑干深处的重要部位,很容易复发,一旦复发,生命危在旦夕,就算二次手术也很可能瘫痪或成为植物人。

  2013年,他被狗咬了一口,打了狂犬疫苗,之后身体就一直不太舒服。“也许是这样,他以为脑胶质瘤复发了,才会和我说起要捐献器官。”何妈妈回忆说。

  第一次被母亲断然拒绝,何赛军在下半年又和父母谈了一次。这一次,他的态度更坚定了。他说,自己有三个心愿,希望父母帮他完成——

  第一个心愿,家里的屋顶漏水,希望父母把房子修好。何家在诸暨的老房子是100多平米的二层楼,每到下雨天,屋顶就会漏水,何赛军深知,自己走后父母一定不会再花心思修房子,所以一定要在清醒之时“督促”父母把装修落实,这样他才能安心;

  第二个心愿,如果病情复发,不再做手术——他希望有尊严地离开;

  第三个心愿,如果他陷入昏迷,请父母一定要在同意书上签字。他希望捐出所有可用的器官,救助更多的人,也希望捐出遗体,用于医学研究,希望有一天能找到攻克胶质瘤的办法,再无人需要承受这样的苦痛。

  何赛军住院昏迷后,父母想起他的心愿,联系了当地红十字会,于今年4月11日为他进行了器官、遗体双捐献登记。5月5日,何赛军出现症状;5月6日,病情恶化,转至浙大一院,医生判定为脑死亡。

  按照他的生前意愿,他将捐献出心、肺、肝、肾、胰腺等所有大器官以及遗体,而这将帮助至少5人重获新生。

  拒绝别人的“说媒”

  只因“不能害了别人

  孝顺,善良,乐观,这是何妈妈眼里的儿子。

  “从小就是这样,有好吃的自己不吃,分给别人吃。他有很多好朋友,别人有什么事他都很热心地帮助他们。”提起儿子,何妈妈抹了抹眼角的泪。

  何赛军曾在当地的中学做过一年体育老师,后来想着年轻要出去闯一闯,辞职开始创业。“先立业再成家”,这是何赛军给自己定下的小目标。

  没想到命运开了一个巨大的玩笑。

  “还好没结婚,不然不是害了人家姑娘吗?”生病后,何赛军觉得没结婚是一件幸事。

  第一次手术后,陆续有人来“说媒”,都被他婉拒了。“我都这样了,不能害了别人。”他常常用这句话“安慰”母亲。

  生病后,何赛军没有沉浸在悲伤中,他积极地配合治疗,也开始在网上寻找病友。“他和我说,网上有一群人和他一样,也有这个病,他们经常一起交流。”何爸爸告诉记者,找到病友后,何赛军的心情好了很多。

  “我们同意签字,一来是为了完成儿子的心愿,二来也有自己的私心。”何妈妈说,“他的器官在别人身上,是生命的延续,就好像他还活着一样,我的儿子,从来没有离开。”

  记者注意到,在何赛军捐献的器官里,除了常规的心、肺、肝、肾之外,还包括了胰腺,这是以往器官捐献中比较少见的。浙大一院肾脏病中心副主任吴建永表示,胰腺移植手术比其他器官移植手术少,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技术要求高,手术难度大。

  吴建永介绍说,胰腺移植是为了治疗I型糖尿病,受捐者多为糖尿病合并肾病患者,年龄一般是二三十岁的患者。“一般情况下,胰腺移植是和肾移植同步进行,受体是同一人。如果单纯进行肾移植,术后受糖尿病影响,依然有复发的可能,胰肾双移植后,糖尿病和肾病都治愈了,生活质量会更高。”

       据悉,浙大一院今年已做了11例胰肾联合移植手术,今天的手术是第12例。

浙大一院ICU主任方强(右),副主任吴晓梁(左)

  生命以另一种方式延续

  或许是一份寄托

  浙大一院ICU主任方强说,尽管器官捐献的人数逐年增加,但与等待移植的患者相比,差距依然悬殊。在我国,器官捐献稀缺,而排队等待“生命礼物”的队伍很长。“肾脏的等待时间一般在5到10年,这期间病人可以通过透析来维持生命,而需要心、肝、肺的病人根本等不起,往往还没等到就已经走了。”

  方强提到,尽管每个人生前都可以签署器官捐献同意书,但最终做决策的往往是家属。因为在捐赠的环节里,必须得到所有直系亲属全部书面同意,每个人都有“一票否决权”。“我们跟踪下来,3个家庭里面有2个是会放弃的。”

  “其实成功捐献对很多家庭来说也是一种寄托。”方强举了一个例子,就在这个月,有一位上高中的女孩决定捐献父亲的眼角膜,她说自己只有一个请求,将来她结婚时,这些受捐者可以参加她的婚礼,看着她穿上最美的婚纱,步入人生的新阶段,“就好像父亲看着我一样”。

责任编辑:尉洁婷

扩展阅读

相关资讯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121健康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121健康网所有。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填写Email地址,试阅行业信息专报:

公众号头像 health121

121健康商城是长三角营养保健产业联盟健康产品服务平台的服务窗口之一。健康产品100%正品,厂家直供,专业营养师分享。

微信“扫一扫”立即关注

微信号:health121qjd

不良信息举报 中国网信网 网警 可信网站
 
QQ在线咨询
邮箱
咨询热线
400-8269-121
服务时间
周一至周五(8:30-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