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心老人的一段话,拿来做5·12护士节是最合适的礼赞了,是对护理工作的最好诠释。不久前,一封感谢信递送到浙江省新华医院蔡宛如院长的手上。从信中质朴的言语里,仿佛看到我们的护士视患者如亲人,用心呵护的辛苦点滴,用护理技术照护一位垂危老人的故事。
一封患者家属的感谢信渐渐在医院里流传开来
“蔡院长,我老伴住在新华医院,你们的护士就像是子女对自已长辈一样在照顾我的老伴,这让我们全家感动。”在见到蔡院长时,吴奶奶拿出一封匆忙间写好的感谢信,动情地说。
和蔡院长说话的老太太年近八十,姓吴,退休前是一位大学老师。他的老伴在呼吸科住院救治,不久前,因为多脏器衰竭抢救无效逝世。吴奶奶在老伴过世后,第一时间折回医院当面感谢十四病区护理团队。为尽全家的心意,吴奶奶又特地把这封感谢信亲手交到蔡院长的手上,动情地说:“我老伴走的很安详,谢谢你们!你们的护士们就像是子女对自已长辈一样在照顾我的老伴,这让我们全家感动!”
吴奶奶记得,在她老伴生命的最后4个月,因为老伴失去生活自理能力,被病痛折磨的厉害,是十四病区的护士们用利落娴熟的护理技术,用子女般的爱心,和他的家人一起帮助老伴减轻痛苦,一起照料,而这一些情景也深深地记在了吴奶奶的心里。
多年病痛折磨让金爷爷成了“难弄”的患者,护理干预让老爷子口服心服
住院发现,金爷爷不仅处于慢阻肺(慢性阻塞性肺病)晚期,同时伴有两肺部的真菌感染以及胸腔大量积液。心脏装有起搏器,还有高血压、高血脂、慢性肾功能不全、前列腺增生……
吴奶奶的爱人,姓金,享年84岁,曾经是位军医,还参加过抗美援朝,多年的军旅生涯让他形成了在家说一不二的脾气。93年金爷爷中风过,而后各种疾病也开始慢慢浮现。多年的心脏病加重,在5年前心脏装上了起搏器,还有高血压、高血脂、慢性肾功能不全、前列腺增生……
“大概到了2015年初吧,他经常会说自己胸闷、气急。到了晚上大半夜的,都需要坐起来,不能睡平。”跟吴奶奶聊天时,她回忆说,“其实,那时候体检已经发现肺功能不好,但他总说是心脏的问题,吃点救心丸也能对付过去。因为他也是医生,对自己的病有固执的想法,家里人只得随着他。”
“之后,医院确诊是慢阻肺,配了吸入剂,医生告诉他要坚持用药,但他用过两瓶也就不去配了。”直到去年秋天,因为平地走一小段路就会满头大汗、气喘吁吁,同时还咳嗽得厉害,发着烧,这才被家里人“强迫”下,来呼吸科病房住院。
住院发现金爷爷不仅是慢阻肺晚期,同时伴有两肺部的真菌感染以及胸腔大量积液,检测结果显示肺功能很差。需要给金爷爷用呼吸机进行氧疗,但是他一开始也不愿意配合,总是说用着机器很难受,不要做。
主管金爷爷的是两位经验丰富的护士,董文仙和郑秀峰,会经常跑到床前,跟他耐心解释,一遍不行再说一遍,第一天不行第二天再劝,慢慢地,金爷爷也理解了治疗的意义,愿意接受了,病情也渐渐好转。
今年春节后,金爷爷病情出现恶化,心肺功能越来越差,肾功能的指标也变得越来越不好。而随之而来的是,由四肢的浮肿变成全身浮肿,甚至静脉血管都几乎找不到了。在节前提前预留的PICC管成为金爷爷静脉用药和维持生命的重要的通道。
吴奶奶说,“我们感谢医生和护士,为我们提前安置了这根导管,如果没有几位护士不断来劝我们,老伴会觉得麻烦不愿意留管子。现在想想,全靠这根管子,不然他吃的苦就更多了”。
在毛护士长看来,慢阻肺的中晚期患者往往需要采取提前的护理干预。像金爷爷在后期出现的全身浮肿、全身渗液,如果没有当时置入的PICC管,耽误治疗的后果就严重了。
如家人般的照料和护理感化了金爷爷和家属的心
“每次走进病房打招呼,护士见面都是甜甜地喊‘爷爷'、‘奶奶',她们忙碌的身影、亲切的称呼、娴熟的动作……这一切的一切,带给我们患者的是一种安全、踏实的感觉。”这是吴奶奶在老伴住院期间对护士留下的印象。
金爷爷从住院以来,全家会轮流照顾。在病房里走进走出,一家人倒是瞧见了不少令人感动的画面。
吴奶奶告诉我:“你们医院的小姑娘(护士们)真的了不起。现在的年轻人多数都是到哪里都拿着个手机,但是在病房里我一次都没见过她们玩。病房里的铃经常会响,我见他们都是一路小跑去的。不是在病房里忙,就是在治疗室或者护士站的电脑前忙着干活。”
“照顾我们是真的周全。虽然看她们很忙,但每次见到她们都是笑着走进病房,叫我们金爷爷、吴奶奶,听着特别舒心。她们不仅对老伴照顾的好,还常常提醒我要注意身体!”吴奶奶说,“她们带给我一种安全、踏实的感觉。”
金爷爷有些小洁癖,爱干净。因为卧床,医生会给他服用通便的药,老人每天几乎都有7到8次的大便,但是每一次都要求要清理得干干净净,几位护士们也常常主动到床前一起料理。
为了帮助金爷爷排痰,促进全身血液循环,利于治疗,需要护士给他定期翻身,可是因为全身浮肿,一动就是全身疼痛厉害,金爷爷非常抵触护士或家里人帮他翻身。每次做翻身护理前,董文仙等几位护士总是要跟他“磨”,这一磨,往往可以护理三四个患者,可大家一点抱怨也没有。每次翻身时,都会考虑到金爷爷的痛苦,用温和的方法帮他翻身,根据金爷爷的反应及时调整身体的角度……翻过身,拍过背的金爷爷自己也会觉得舒服许多。
到了后期,金爷爷全身水肿,皮肤上不时有液体渗出,最多的时候整个人就像洗了个澡一样,手摸上去会有黏黏的感觉,所以刚换上不久的床单就会被弄脏了,护士们经常不厌其烦地为他更换床垫、床单,有时一天会换上五六次。这些,120多天的住院记忆,都留在了吴奶奶和她的几个女儿的印象里。
吴奶奶的感谢之情又感动了新华的医者
毛护士长说,“像吴奶奶这样,在送走老伴后,第一时间又特意赶来的,还真的是第一次……,我们也被感动到了。”当同事们问起的时候,护士长说,我们无法挽救老人的生命,但我们可以在他身边多呆一会,多说几句安慰的话。
金爷爷的身体状况越来越差,呼吸也越来越困难。不久前的一个上午,风和日丽,春光明媚,金爷爷握着老伴的手,在家人和医生护士的陪伴下走到了生命的尽头。
吴奶奶和子女将金爷爷的遗体送去了殡仪馆。全家在商量后,把对医护的感谢放在了处理后事中的第一件事来办。之后便出现开头的一幕。那天下午,吴奶奶还特地等外出开会的护士长一个多小时。毛护士长说:“我二十多年的临床护理,接受离世患者的家属的感谢有挺多的,他们基本会过一周或半个月的过来。像吴奶奶这样,在送走老伴后,第一时间又特意赶回来的,还真的是第一次,也挺让我们鼓舞的。”
住院120多天,从一个不听话的老人变成愿意配合,把护士当成自己的孙女儿一样的可爱爷爷,这是护士们用心换心的关怀和专业护理的结果。而患者家属在亲人离世后的第一时间,想到的是曾经救治、帮助过他们的医护团队,这份理解和感谢更是弥足珍贵。
事后,蔡院长在全院中公开了这封感谢信,大家又被吴奶奶全家感动了。正如蔡宛如院长所说:在漫漫的从医道路上,我们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名医”,但是我们可以努力做一名“暖医”,多说些温暖的话,多做一些温暖的事,用自己的温度去温暖患者,温暖医患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