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年中国休闲发展报告》序
编者按: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组织编纂的《2016-2017年中国休闲发展报告》正式出版。全书由主报告和十余篇专题报告组成,分别涉及2016-2017年我国休闲发展状况分析以及休闲公共政策、文化休闲、运动休闲、房车露营、城市休闲空间、乡村休闲等议题。此外,还特别邀请来自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的知名学者围绕国外休闲发展经验进行分析。作为国内最早一本涉及休闲发展的皮书,此书已连续出版多年,是政府、业界、学界和公众了解我国休闲发展前沿的重要读物。
《2016-2017年中国休闲发展报告》序
宋 瑞
丁酉近半,盛夏将至,草长莺飞,万物繁盛。今年的《休闲绿皮书》终于出版了。
作为国内最早关注休闲研究的国家级学术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于2003年将原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旅游研究室更名为旅游与休闲研究室,相关人员在旅游经济与管理研究之外,开始休闲领域的研究和探索。此后的十余年,我国国内外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发生巨大变化,休闲在个体生活、家庭关系、社会活动和经济构成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如何从活动、政策、市场、产业、研究等角度勾画并预测这些趋势,如何在纷繁复杂、飞速变化的休闲发展实践中梳理出清晰的研究脉络,如何为推动中国的休闲发展和社会进步尽绵薄之力,是我们始终努力的方向。
2010年我们组织出版了国内第一本休闲发展报告——《2009-2010年中国休闲发展报告》(即《休闲绿皮书NO.1》),此后可谓一波三折。在经历了不可预期的曲折之后,2016年该书得到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的资助,获得了独立研究的长期保障。
延续往年的惯例,全书由主报告和十余篇专题报告组成。主报告指出,以旅游、文化、体育等为依托的休闲核心产业“十二五”时期快速成长,此后,在消费者需求高涨、国家对幸福产业整体推进、休闲产业供给侧改革、休闲相关政策密集颁布实施等因素的推动下,“十三五”期间将释放新的发展动能。当前及未来一段时期,我国休闲要素更加国际化;休闲进入产业红利期,独角兽休闲企业崛起;科技将成为休闲发展新引擎,互联网+休闲成为产业升级主流;业态发展日益复合,逐步形成混合业态。除主报告外,十余篇专题报告分属“政策篇”、“空间篇”、“业态篇”、“需求篇”和“海外观察篇”,从各个角度全面揭示了当前我国休闲发展全貌,并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国际经验。
感谢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与社会科学创新工程,感谢十余年里和我们一起坚守的作者;感谢长期关注并寄予厚望的读者,感谢社科文献出版社的同仁。我们期望透过这本书,聚合国内外各方面的研究力量,反映国民休闲生活,跟踪休闲相关政策,把握产业发展规律,推进休闲学术研究,借鉴国际发展经验,并从休闲的视角,记录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与社会科学研究的轨迹。
愿您开卷有益,愿我们心愿达成。
作者
宋瑞,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旅游绿皮书》主编、《休闲绿皮书》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