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测年度报告
近日,科技部连续第五年面向全球公开发布《全球生态环境遥感监测年度报告》(以下简称“年度报告”),这是科技部和中国遥感界积极应对全球变化、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的一项实际行动,也是践行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一带一路”倡议的一项重要举措。
自科技部2012年启动年度报告工作以来,由国家遥感中心组织国内相关部门与科研机构,围绕全球生态环境典型要素、全球性生态环境热点问题和全球热点区域这3大类主题开展了一系列的遥感监测与科学分析,形成了全球大宗粮油作物生产形势、陆地植被生长状况和陆表水域面积时空分布等8个专题系列,于五年间陆续发布了大型国际重要湿地、城乡建设用地分布状况、非洲土地覆盖、“一带一路”生态环境状况等13个专题报告,已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取得了良好的反响,也得到了国际同行的高度评价。
全球生态环境遥感监测2016年度报告公布 预计2017年我国大宗粮油进口将增加
中国经济网北京7月14日讯(记者 佘惠敏)中国经济网记者从科技部获悉:近日,科技部连续第五年面向全球公开发布《全球生态环境遥感监测年度报告》。2017年,年度报告工作聚焦“全球大宗粮油作物生产形势”专题,对2016年度全球65个农业生态区的气象条件、全球7个农业主产区及中国7个农业分区粮油作物种植与胁迫状况、全球粮食产量与供应形势进行了遥感监测和分析,并对2017年全球粮油生产形势进行了展望,形成了《全球生态环境遥感监测2016年度报告》。
本年度报告继续关注粮食安全热点问题,聚焦“大宗粮油作物生产形势”专题开展监测分析,主要基于多源遥感与气象数据,2016年度报告和相关数据集产品均同步公开发布,并提供网络在线服务,发布地址:国家遥感中心门户网站(http://www.nrscc.gov.cn)、国家综合地球观测数据共享平台(http://www.chinageoss.org)和中国搜索门户网站(http://www.chinaso.com)
全球生态环境遥感监测年度报告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后续将积极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深入参与全球科技创新,以全球视野推进年度报告工作,进一步扩展全球生态环境持续监测的内容,选择合适的专题形成报告向全球发布,为各国政府、研究机构和国际组织开展环境问题研究和制定环境政策提供依据。同时,促进国际合作与交流,为推动中国地球观测组织工作的深入开展做出新的积极贡献。
全球生态环境遥感监测2015年度报告
2016年6月6日下午,科技部在北京召开《全球生态环境遥感监测2015年度报告》新闻发布会,第四次面向全球公开发布全球生态环境遥感监测年度报告(以下简称“年度报告”)。发布会由科技部办公厅孙玉明副主任主持,国家遥感中心李加洪总工程师、科技部国际合作司陈霖豪副司长、科技部高新技术发展及产业化司梅建平副巡视员、年度报告专家组组长郭华东院士、专家组副组长刘纪远研究员、中国参加地球观测组织(GEO)工作部际协调小组相关成员部门代表等有关领导和专家出席了发布会。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人民网等20多家新闻媒体参加了发布会。
发布会上,李加洪总工程师介绍了年度报告的有关情况并与相关专家一同回答了媒体提问。2015年度报告选定“一带一路”沿线区域生态环境状况和全球大宗粮油作物生产形势两个专题开展了遥感监测分析。秉承“一带一路”倡议提出的可持续发展和合作共赢理念,“‘一带一路’生态环境状况”专题针对“一带一路”沿线区域,主要利用2014年国内外卫星遥感数据,系统地生成了监测区域陆域与海域现势性较强的土地覆盖、植被生长状态、农情、海洋环境等方面的31个生态环境遥感专题数据产品,对陆域7大区域、6个经济走廊及26个重要节点城市的生态环境基本特征、土地利用程度、约束性因素等,以及12个海区、13个近海海域及25个港口城市的生态环境状况进行了系统分析,并在区域、廊道与节点城市规划建设中,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关建议。“全球大宗粮油作物生产形势”专题主要基于多源遥感与气象数据,对2015年度全球农业气象条件、粮油作物种植与胁迫状况、全球粮食产量与供应形势进行了遥感监测和分析,并对2016年全球粮油生产形势进行了展望。
全球生态环境遥感监测年度报告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后续将积极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深入参与全球科技创新治理,进一步扩展全球生态环境持续监测的内容,选择合适的专题形成报告向全球发布,为各国政府、研究机构和国际组织开展环境问题研究和制定环境政策提供依据,同时为推动中国GEO工作的深入开展做出新的积极贡献。
连续第五年发布全球生态环境遥感监测年度报告
自2013年科学技术部首次向国内外正式公开发布年度报告以来,“全球生态环境遥感监测年度报告”工作在保持继承性和强调发展性的原则基础上,围绕全球生态环境典型要素、全球性生态环境热点问题和全球热点区域这3大类主题,拓展了8个专题系列,分四期陆续发布了12个专题报告,取得了良好的反响,也得到了国际同行的高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