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此之前,马老伯有两位照护者,一位是他的女儿,另一位是保姆。然而,每次出院回家,两位照护者都倍感压力。保姆徐阿姨说:“老伯回来时不太有精神,长期睡在床上,大小便都在床上,说实话照料起来蛮辛苦的。”马老伯女儿马女士也表示:“爸爸出院时还带着一根鼻饲管,虽然医院教过我们怎么护理,但是我们试了很久都操作不好……后来去了社区卫生服务站求助,他们向我引荐了居家护理师小徐。”
马女士口中的居家护理师小徐,是浙江省首届医养护一体化长期照护人员之居家护理师培训班的学员,她通过培训已经拿到由浙江省老年病防治技术指导中心颁发的居家护理师合格证书。在首次的居家护理评估中,小徐了解到两位照护者虽然都很尽心,但缺乏相关医学知识,特别是对鼻饲管的操作和鼻饲后如何预防误吸还是不了解。
另外,小徐还发现马老伯的床是家中一般的席梦思床,每次鼻饲后马老伯都只能平躺在床上,就可能出现误吸从而导致吸入性肺炎的发生。而在医院,每次鼻饲时护士都会把床头抬高,这样可以有效地防止误吸。听了小徐的分析,马老伯的女儿才明白以前父亲在家调养期间反复出现吸入性肺炎的症结,“难怪以前鼻饲后都会听到呛咳声”。随后,马女士为老伯更换了护理床。
“刚开始接案时,我会每周去对接家庭一次,教家属如何为老人进行护理、洗头等,每个对接家庭都留了我的手机号码,他们可以随时向我咨询,我都及时解答。等家属都掌握相关的技能后我一般1个月去家庭访视一次。”小徐说。
马女士坦言,自从有了居家护理师,家里就像有了一位专属护士,父亲人精神多了,也不用占着医院床位,每天交那么多住院费。
近日,由浙江省老年病防治技术指导中心、浙江省老年病防治培训基地(挂靠浙江医院)主办的浙江省第二届医养护一体化长期照护人员之居家护理师培训班正式开班。两个月前,首届居家护理师培训班已规范培训来自杭州、宁波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院及养老机构的38位居家护理师,她们走进需要居家照护的患者家庭中,将所学知识和技能应用到居家养老中。
“过去患者换药、换导尿管、换胃管.......都要上医院挂号才能进行更换,现在经过医养护一体化长期照护人员培训后,在家就能换了。”西溪街道卫生服务中心的护士长周志云说,她也是首届居家护理师培训班的人员之一,短短一周的培训学习,使其居家照护的理论和技能得到有效提高,“操作更规范、更标准,也增强了我们做好上门居家护理工作的能力和信心,我们社区服务中心的门诊量提高了30%呢!”
周志云说,从他们社区看,平时叫120急救车的老年患者,大部分都是行动不便的独居老人(尤其是卧床老人),要去医院换个导尿管、胃管等,在没有电梯的老小区内从楼上搬运下来,都需要叫120。120急救车的费用是送到医院195元/次起步,按公里数计价;从医院再送回家,则是300元/次起步,这么往返一趟,最少要花500元。而“居家护理”上门服务费用40~100元不等,叫一次120的费用相当于上门居家护理5次,既方便、省力,又免除了搬运时可能出现的意外。
“居家护理模式不仅明显提高了病人的生活质量,和谐了医患关系,也节约了医疗资源,拓宽了护理服务的空间。”浙江医院金肖青副院长认为,培训合格的照护人员今后将成为促进医养护一体化发展的师资力量和先行者,她们将所学知识或传播、或践行,在今后的老龄化社会中,全方位维系着每一户家庭的健康、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