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这样的危急时刻不只电视剧里有,日常生活中也经常发生,除了大咯血病例,它还大量出现在心源性猝死患者身上。
路上突发心源性猝死,很多人会想到拨打120或是直接把病人送进医院,但是你一定不会想到,有些时候,这些善意的考量并非救命之举,而成了害人的行为。
“其实,猝死救援的黄金时间也就现场那几分钟,一旦被错过,后果不堪设想。”在2017浙江省医学会心电生理与起搏分会学术年会上,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主任委员黄从新向社会发出倡议,只有向广大医护人员和社会群众普及必要的急救方法,保证“人人”都能就地治疗,才能真正让猝死患者的生还率得到提升。
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主任委员黄从新
心源性猝死成健康新杀手
专家提醒要注意早发现早治疗
如今,心源性猝死已经成为了一个世界性的难题,仅我国每年就有54万人突发心源性猝死,而其中80%都由心率失常引起。作为一种常见的心脏性疾病,心率失常广泛存在于中老年群体乃至年轻人身上,但是其临床表现却并不明显,往往没有征兆,仅仅表现出轻微的心悸、胸闷、头晕以及偶尔的心绞痛,很容易被忽视,难以及时发现。
而心电检查则可以通过技术的手段,在患者身上找到心律失常的蛛丝马迹。为此,黄从新建议在日常生活中一旦出现身体不适,应当及早去医院接受相应的检查,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其实,心律失常最常见的临床表现就是室性心律失常。黄从新介绍,这种疾病不仅广泛见于冠心病、非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等器质性心脏病患者,也发生在无器质性心脏病患者身上,如原发性室性心律失常。
至于房颤则是最常见的持续性快速心律失常。它指的是心跳频率过快致使心房失去有效收缩功能的一种疾病。作为一种老年常见病,房颤的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显著提高。数据统计,房颤在70岁以上老年群体中的发病率为10%,其中约15%~37%的房颤患者临床表现明显。
近年来,随着生活、工作节奏的加快,房颤也有了逐步年轻化的趋势。现在,35岁以上年轻人的房颤患病率已经达到了0.74%。
房颤最大的危害就是容易形成血栓,目前卒中是国际上病死率最高的疾病,其中20%以上的卒中都归因于房颤。房颤患者栓塞发生率是正常人的5-17倍,心脏衰竭风险是3.4倍,中风危险则是5倍。由于致死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房颤的预防与发现就显得尤为重要。
拯救心脏有了“新神器”
全民参与打通救援“最后一公里”
对于高危患者来说,安装ICD是预防心源性猝死发生非常重要的一步。那么,到底什么是ICD呢?其实,所谓的ICD,即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其心室电极通常具有起搏、感知及除颤等多种功能。当它检测到室性心动过速或心室颤动时,就可以自动地发放电击来终止恶性心律失常,因此堪称防范心源性猝死的“新神器”。
如今,一块ICD的安装费用还相对较高,大概在8万元人民币左右,对于普通患者来说是一笔相当大的开销。为此,黄从新建议除了需要在财政和政策上对ICD做出一定的倾斜,还应该将其纳入到医保范围,从而让更多的高危患者享受到技术带来的福利。
除了ICD,黄从新还建议应当在更多的公众场所,如机场、地铁、大型商场等地配备AED(自动体外除颤器),并通过全民教育的形式,让社会公众掌握其使用方法,以便做到人人都能拿起救援“手术刀”,实现全民都可以就地治疗。
事实上,现在我国已经有相当一部分公众场所配备了AED,截至今年6月,灵隐寺杭州云林公益基金会已经累计向杭州地铁站、萧山机场、市民中心等地捐赠投放了75台这样的“心脏救兵”;此外,不少家庭也通过医院购置的形式开始使用AED。但是总体来说,由于相关救援常识普及不到位,且很多器械上甚至仍还标有“非专业人员不得使用”等字样,造成AED的投入使用率并不是很高。
为此,黄从新认为,必须在全社会范围内加大这方面的宣传力度,通过开展更多的专业培训,让更多的人了解AED、使用AED,打通猝死救援路上的“最后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