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刘延正 牛肉蛋白质含量高,而脂肪含量低,受人喜爱,享有“肉中骄子”的美称。作为一家以品种繁育、肉牛养殖、饲料生产、屠宰及精深加、冷链运输、市场营销、科技研发等于一体的全产业链条的牛肉企业。重庆恒都农业集团肉牛存栏总量达15万头,精深加工牛肉5万吨,销售额达20亿元以上,其肉牛标准化养殖规模为亚洲第一,恒都的牛肉进入了国家储备牛肉库。
“卖牛肉助家乡人脱贫的IT企业家跑去搞农业。”重庆恒都农业集团董事长秦亚良的行为在许多同行眼里,是不务正业,他表示,这么做是经过慎重研究才决定的。投资30亿元成立的重庆恒都农业集团,持续5年亏损才略有盈利,他解释之所以会如此坚持,是因为投资能亏给家乡人,心甘情愿。
目前,重庆恒都农业集团建立起从“一棵草到一块牛肉干”的全程质量追溯体系,并形成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化体系、农业化学投入品控制体系、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监控评估预警体系”等八大体系确保牛肉产品质量全程无缝衔接的监管,全面提高企业的质量安全水平和市场竞争力。建成了涵盖品种繁育、肉牛养殖、饲料生产、活牛交易、屠宰及精深加工、科技研发及市场营销于一体的全产业链条,确保了牛肉产品质量的安全。
农业产业是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和巩固脱贫成果的重要途径。考虑到当地农民收入十分微薄,重庆恒都农业集团与银行合作开展金融扶贫试点工作,依托政府增信机制,与建卡贫困户签订肉牛“代养、代购”脱贫带动协议,实行到期还牛、犊牛归农户的惠农政策,吸引了许多农户参与,帮助当地两万多人脱了贫。同时,采取多样化利用秸秆、稻草、果渣、酒糟等农业和工业副产物发展循环经济的变废为宝模式以及“土地流转租金、土地入股股金、返聘就业佣金”的“三金”增收机制,带动重庆市丰都县35%以上的农户参与到肉牛产业发展的大潮中来。目前,公司通过金融扶贫、种养带动、订单生产、返聘就业四种模式带动10000余贫困户脱贫摘帽。
总部在重庆、基地在澳洲、市场在全国。重庆恒都农业集团历时7年时间,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打造了肉牛全产业链,形成了一定产业基础。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带动一、二、三产业联合互动发展,实现2018年产值100亿元的目标,着力完善肉牛全产业链,推动肉牛产业转型升级。
“未来,我们还会继续延伸产业链,并在主板上市,力争到2020年,成为年产值超过500亿元的肉牛产业化上市公司。”这是秦亚良给自己定的一个小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