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服务指南消费指南  服务热线:400-8269-121

长三角营养保健产业联盟浙江省协会上海协会江苏省协会江西省协会安徽省协会台湾产业馆地方站浙江站上海站江苏站江西站安徽站

您当前的位置 :健康资讯 » 热点专题

24小时儿科急诊蹲点 没想到我们会这样伤感离开

2017-07-18 来源:121健康网
 

  前天到昨天,浙江新闻客户端记者冒着酷暑驻点浙大儿院,兵分三路分别蹲守急诊外科、急诊抢救室和手术室,24小时零距离直播终于结束了。

  回忆刚刚过去的24小时,既有小病小痛,也有生死离别;有护士的奔波,有医生的坚守。

  未开始前觉得漫长,结束后恍若刹那。只字片语,分享我们的点滴感触。

  没想到我们以这样的方式不欢而散

  浙江新闻客户端记者 唐梦霞

  24小时蹲点收尾时,本该和同事轻松收工。然而,最后时刻,我们经历了一场与死神的拉锯战,体验了“并不是每一次奋力抢救都能换来圆满结局”。

  抢救室里,一个6岁的小男孩因高空坠落失去生命。

  我们见证了医护人员对他70多分钟的心肺复苏,医生护士轮番上去做胸外按压,一边从孩子嘴里冲洗掉不断涌出的血;

  我们目睹了孩子母亲几次哭到晕厥,父亲被儿子要离开他们的事实震惊到毫无表情,一言不发;

  我们旁观了医生对家属宣布孩子心跳已经全无,毫无生命体征,再抢救已于事无补的劝说;

  没想到,我们会以这样的方式不欢而散。

  同样作为一个母亲,我的泪水止不住地往外流,双手不住地颤抖。

  最后一次,路过拉起帘子的病床时,我忍不住从帘缝间看去,男孩的母亲已忍住哭泣,为儿子最后一次擦拭身体,擦掉血迹。

  走出急诊楼,内心无法平静,高温酷暑,24小时工作后的疲惫,我强打精神开车,将同事们送到目的地。然后,我的心里就一个念头:回家看看我的孩子,30个小时没见面了,他还好吗?但愿他一生平安。

  我所亲历的儿科急诊

  浙江新闻客户端记者 翁含露

  记者有个非常要好的朋友,是杭州某三甲医院的护士,她曾经告诉我:“我们俩的工作都挺忙,但是我有夜班。”

  对于“夜猫子”的我来说,随口答应了一句“下次我蹲点采访你上后半夜哦”,竟一语成谶——后半夜还不够,时间跨度达24小时。

  蹲点前一天晚上,我抽空回温了东方卫视的纪录片《急诊室故事》,“预演”自己可能会经历的场景,或忙忙碌碌,或惊心动魄,最好平安无事。

  事实证明,24小时,说长不长,说短不短,想到的没想到的,都真实上演。

  急诊室、手术室、抢救室……我们兵分好几路,试图去记录和感受最真实的儿科急诊:

  一、急诊室:不应仅为家长“急”

  儿科急诊有明确的收治范围,但在夜间急诊,眼前黑压压的一片基本就是“发烧、感冒、喉咙痛”——你能说父母心里不着急?

  后来我知道,这样的急诊实际上叫“亚急诊”。

  二、手术室:冷冰冰或温暖如夏

  我问手术室的医生、护士,从这儿进来的小朋友都是号啕大哭的吗?10个里面有9个是。

  在恐惧的眼神面前,其实儿科医生自有“套路”安抚,即便再不管用,麻醉师都能让孩子在几秒钟内安心进入梦乡。

  三、抢救室:明天和意外哪个先来?

  7月13日下午1时40分,我们从手术室出来,准备在抢救室与另外两名小伙伴汇合。

  前一秒还在向手术室护士长挥手致谢,下一秒我们就遇上了24小时之中最大的突发事故(出于对家属情绪的考虑,不予具体描述)。

  没错,这里是离突发最近的地方,我们永远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一个会先来。还是敬畏生命吧!

  再次向24小时里奔忙的每一位白衣天使致敬:感谢有你!让那么多的孩子恢复欢笑,让那么多的家庭重获阳光!

  急诊室有奇迹,但更多时候只能接受现实

  浙江新闻客户端见习记者 黄慧仙

  在前往浙大儿院蹲点之前,其实我内心也做过一些准备,想到肯定会见到那些头破血流的、撕心裂肺的、阴阳相隔的场面,想到肯定会目击不少人世悲情和聚散离合,却不曾想到,当我站在抢救室的现场,站在那些患儿的床头,聆听着他们讲各不相同的故事,内心的震撼仍要比原先想象的大得多。

  看着那个为可能要截肢的儿子跪下恳求医生再想想办法的父亲,看着那个给出生才4个月却患了肌肉萎缩只能住在监护室的孩子和为孩子喂奶的母亲,看着那个为了女儿体温升上去不断给她搓手的妈妈,只感到这些人世间既温情又悲情的画面,此刻似乎都汇集在了这个小小的抢救室里,只感到这些小小的生命是如此脆弱,又是如此珍贵。

  急诊室里,有奇迹,但更多时候它仍是一部现实主义作品,没有那么多浪漫主义的转折。7月13日下午,当医生宣判那个坠楼小男孩没了的时候,我脑海里还在跳出这样的可能:或许,孩子妈妈过去拉拉他的小手,呼唤他的名字,他就会突然有了心跳,睁开眼叫一声妈妈……然而,人世,哪有那么多奇迹来眷顾。留不住的,再多泪水和呼唤,最终也只能眼睁睁望着隔帘下那张曾经熟悉的小脸。

  凌晨时光,正是欲睡时分,走过急诊诊间,这些内外科大夫们却还在一个个地为患儿诊治。小孩的哭闹声中,是医生们温柔的问询。这样的晚间,不断穿梭于诊疗区和抢救室的医护人员还在工作,还在守护着源源不断来的小病人。忆及此处,当是这一天一夜里最动人的温情和感动了。

  24小时的蹲点,于记者而言似乎漫长,于医护人员而言,却仅仅是他们普通工作日中的一天。

  我看到的医护柔情

  浙江新闻客户端见习记者 童健

  在浙大儿院蹲点采访的一天中,记者脑中一直浮现的字是“忙”。

  急诊外科在夏季平均一天需要诊治100位以上小患者,最多时超过140位。夜间内科门诊在晚23时30分之前挂号就到了650多号,医生被家长和孩子里三层外三层地围起来,是各个诊室的常见场景。

  7月13日凌晨,记者对骨科医生朱伟玮进行简单的采访后,他笑着说自己还没有吃晚饭。一边向食堂走着,一边详细地跟记者讲述夏季儿童外伤的规避方法。

  在记者蹲点的几个诊室,医生和护士多是80后、90后。这些刚刚走出象牙塔不久的年轻人,学生气息尚未完全褪去。但是他们对待小患者,都拿出了十二分的细心和耐心。“不哭不哭,等叔叔把最后两针缝好就可以回家睡觉了。”“宝宝乖,给阿姨做下这个雾化,嗓子才能不疼哦。”这些温柔的话语,在记者耳边不时响起。天气炎热,这些温和的语言抚慰了哭闹的孩子,也抚慰了焦虑的家长。

责任编辑:翁含露

扩展阅读

相关资讯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121健康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121健康网所有。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填写Email地址,试阅行业信息专报:

公众号头像 health121

121健康商城是长三角营养保健产业联盟健康产品服务平台的服务窗口之一。健康产品100%正品,厂家直供,专业营养师分享。

微信“扫一扫”立即关注

微信号:health121qjd

不良信息举报 中国网信网 网警 可信网站
 
QQ在线咨询
邮箱
咨询热线
400-8269-121
服务时间
周一至周五(8:30-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