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石巍 发自河北 近日,河北省政府食品安全办公室组织省政府食安委有关成员单位召开了第二季度食品安全风险防控联席会,从日常监管、抽检监测、投诉举报、案件查办等方面,对全省食品安全形势进行了分析研判。会议一致认为,二季度河北省食品安全形势总体稳定,生产经营秩序基本规范,未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五一、端午节假日期间全省食品安全形势平稳。
河北省公安厅集中开展了“双节”净化餐桌、打击保健食品违法犯罪等4大专项行动,全省共侦办食品犯罪案件321起,抓获犯罪嫌疑人387人,捣毁制售假劣“黑工厂”“黑作坊”“黑窝点”102个,涉案金额7800余万元。省农业厅深入开展畜禽水产品专项整治行动,全省共检查兽药生产经营单位4311个次,检查各类畜禽、水产品养殖场(户)、屠宰场(点)17637 个次,调查处理违规生产经营单位277起,罚没金额140多万元。省林业厅以县(市、区)为单位,对果园用药情况开展经常性监督检查。省粮食局针对收获、库存两个环节的工作特点,开展了粮食质量安全监测。省卫生计生委对畜禽肉及内脏、鸡蛋等开展了专项风险监测。省工商局深入开展农村食品安全“净流”行动。省质监局认真开展2017年二季度风险监测工作,排查产品隐患,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河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开展了进出口食品监督抽检和风险监测,严把进出口食品质量安全关口。省食品药品监管局突出问题导向开展食品抽检,及时锁定高风险产品,化解问题隐患。大力实施“放心肉菜示范超市”创建工程。会同有关部门深入开展畜禽水产品专项整治,以省政府食安办名义组织召开了推进视频会议,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市场销售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通知》。
截至6月25日,省食品药品监管局共组织完成国抽、省抽2626批次,检出不合格(问题)样品116批次,总体合格率为95.6%。其中,国抽完成1164批次,检出不合格(问题)样品13批次,均为实物质量不合格,实物质量合格率为98.9%。不合格(问题)项目共13项次,分别为食品添加剂超标6项次,兽药残留超标4项次,品质指标不合格2项次,重金属超标1项次。合格率低于平均水平的食品大类为:蔬菜制品92.0%,餐饮食品95.5%,淀粉及淀粉制品96.1%,肉制品96.4%,食用农产品97.4%。省抽完成1462批次,检出不合格(问题)样品103批次,其中实物质量不合格样品58批次,实物质量合格率为96.0%。不合格(问题)项目60项次,分别为食品添加剂超标22项次,品质指标不合格18项次,兽药残留超标9项次,微生物超标6项次,污染物超标5项次。
根据抽检监测和各部门日常监管掌握的情况,当前应当引起重视的食品安全风险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鸡蛋、畜禽肉等部分畜禽产品检出非食用物质或兽药残留超标。二是螃蟹、贝类等海产品重金属多有检出,部分超标。三是蔬菜农药残留超标问题依然存在。四是有的预包装食品添加剂含量超标。五是城镇或农村规模较小的烟酒店、杂货店、小饭店、肉食店销售假劣食品应当引起重视。六是网上销售保健食品存在问题隐患偏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