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由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与美国食品科技学会(IFT)历时近一年共同筹备的第一届中美大学生食品创新竞赛在大连举行。那一次,由美国食品科技学会学生组织(IFTSA)带队,来自麦吉尔大学的6名外籍学生同我国浙江大学、四川大学等高校的学生同台竞技并取得佳绩。国外学生首次被“请进”中国并在国内最大的食品类学术年会上精彩亮相,为我国食品青年学子带来了新的碰撞和新的体验,学生间的国际交流与互动成果显现。
2017年7月,在中美两学会的共同支持下,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经过层层选拔,来自西南大学和东北农业大学的两名学子获得前往美国参加IFT年会“GO WITH PURPOSE”全球挑战学生活动的宝贵机会。两位中国食品青年学子在国际舞台的成功“首秀”,实现了中美两国学生交流从“请进来”到“走出去”的跨越。2017年11月,在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十四届年会上,第二届中美大学生食品创新竞赛将如期举行,届时将会有更多的国外学生来到中国。
“GO WITH PURPOSE”
全球挑战将专业知识落地产品优化
李颖玥(西南大学在读硕士)
在抵达拉斯维加斯的第二天下午就开始了“GO WITH PURPOSE”全球挑战。12名来自世界各地的食品专业学生被分成3组,每组有一名指导老师。小组成员在导师的指导下根据大赛组委会提出的目前一些产品存在的问题,选择一个方向进行讨论,并通过多方搜集信息,从而得出可行的改进方案。我们小组选择的任务是对“能量棒”高糖易导致肥胖等健康问题进行改进,找到合适的替代传统蔗糖的甜味剂。全球挑战这种竞赛活动的形式是国内比较少见的,参加这次活动的过程中我也收获了很多。
首先,活动中采用的小组讨论,共同来解决某一个问题的方式是很值得我们学习的。虽然现在国内高校老师也会组织小组讨论,但在开放性和深入性上还有所欠缺。在活动中发现,我们的思维不如国外学生那么开阔,比如我们小组的能量棒减糖问题,我第一反应就是用其它甜味剂代替蔗糖,而同组的其他同学还能想到感官上的问题,比如晶体结构等的变化会在更少糖用量时产生更多的甜味。
其次,在全球挑战的小组讨论中导师的角色也是很值得我们学习的。例如:导师每半天听取一次小组学生在该项活动的进展,由学生先说他们做了什么,了解了什么,哪些是有用的可以继续深入的,哪些是没有用的需要放弃的,以及接下来会从哪些方面入手收集信息等,然后学生之间还会相互补充,并再次梳理总结。在这基础上,才是导师给出一些建议,而这些建议也是方向性的,不具体,这样能给学生更大的空间去主动思考与实践。
再有就是搜集信息的方式也给了我很大的启发。这次活动搜集信息的方法,除了常规的查阅文献之外,还和IFT年会相结合,将现有资源最大化利用,如在展会、学术报告、poster中获取我们所需信息。尤其是在展会上,各食品公司的参展代表中不乏许多行业中优秀的专业人士,在我们了解相关背景之后,再和他们进行沟通,获取信息的效率比传统方式要高,而且我们设计的改进方案在和企业的交流中逐步落地,以致于在应用方面具有可行性。
最后就是关于思维的缜密性及细节方面的收获。在活动开始前,就活动背景及案例分析,组委会给我们指出设计一个产品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原料组成,加工方式,生产成本,营养品质,感官变化,消费者接受度,原料来源稳定性及安全法规等。根据这些指导方向,我们的小组讨论以及信息收集的目的性更强了。同时,在融入这种开放、多元化的元素后,我的思路变得清晰了。在小组讨论中提出复配甜味剂口味协调性需要验证的问题;使用不同甜味剂,加工条件需要相应改变,如不同甜味剂所适宜的加工温度,使用限量,酸碱稳定性等,以及在计算成本时需将美国各州对不同甜味剂添加量的规定及税收等一并考虑进去。
“全球挑战”活动
让合作与创新迸发新光彩
张巧智(东北农业大学在读博士)
初探西方思维方式——活跃、交互、自由 这次是我第一次参加西方教育模式下的学习活动。初见面时,小组通过商议及头脑风暴决定从“大豆基”蛋白棒出发,寻找可以用来替代大豆蛋白的可食用蛋白源。围绕这一出发点,我们在食品展会大厅中搜寻相关展销商,并与他们沟通。在初步确定所选蛋白来源后,针对每一种来源的营养特性、来源、消费者接受度、标签细化等方面展开讨论,并寻找解决方案。在这个过程中我对西方学生的思维方式有了初步了解,活跃、交互、自由是我的体会。大家在自由表达观点的同时,发散性思维较强,思考角度多元化,不仅仅局限于课题本身,而是从拟制作产品的整个产业链去分析,如加入其它蛋白源后会对蛋白棒中其它配料的比例产生何种影响,对生产蛋白棒的工艺需做哪些调整,得到产品的口感、质地有何变化等。这些问题相互交叉,又与最终产品密切相关。在这一过程中也可以看出西方思维的抽象性、概括性较强。
深化团队合作意识 在东方教育模式中,我们更多的是专注于自身学习,而较少有与他人沟通。然而,不论是在自身发展,还是行业发展中,团队合作共赢永远是生存的不二法则。通过参加这次活动,我加深了自身与团队合作的意识。大家在对各自所负责部分的研究中,不断与他人沟通,及时交换并整合信息,从而得到1+1>2 的功效。在整合信息后即发现新问题、新方向,如在探讨蛋白棒配料表时,为兼顾“清洁标签”和“致敏原友好标签”,我们需对配料表中其它组分仔细筛选,并与相关展商沟通,了解最新的蛋白棒添加剂,去除不必要的组分,同时保证产品的营养均衡。在这次活动中我收益颇丰。
发现差距,改善不足 此次赴美参会经历,让我有幸与全球的同行沟通、学习,也认识到自身的差距,如抽象性思维及发散性思维不足,凝练问题的能力有待提高,表达能力需要锻炼等。这有待今后的学习、工作中,有意识地提升这些方面的能力,弥补自身不足。这对于我自身发展是极其有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