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5.2 BTSJ02平台访问数据子集
表5-28 平台访问数据表
|
||||||
编号
|
数据项
|
中文简称
|
类型
|
长度
|
约束
|
相关数据代码标准或备注
|
BTSJ02001
|
BTSJ02001
|
访问类型
|
C
|
20
|
M
|
|
BTSJ02002
|
BTSJ02002
|
帐号
|
C
|
20
|
M
|
BTSP01. BTSP01001
|
BTSJ02003
|
BTSJ02003
|
客户端访问地址
|
C
|
100
|
M
|
|
BTSJ02004
|
BTSJ02004
|
时间
|
D
|
M
|
GB/T 7408-2005
|
|
BTSJ02005
|
BTSJ02005
|
状态
|
C
|
2
|
M
|
5.3.5.3 BTSJ03系统数据(字典)修订数据子集
表 5-29 数据修订数据表
|
||||||
编号
|
数据项
|
中文简称
|
类型
|
长度
|
约束
|
相关数据代码标准或备注
|
BTSJ03001
|
BTSJ03001
|
修改对象编码
|
C
|
18
|
M
|
|
BTSJ03002
|
BTSJ03002
|
修改类型
|
C
|
20
|
M
|
|
BTSJ03003
|
BTSJ03003
|
修改前
|
C
|
C
|
M
|
|
BTSJ03004
|
BTSJ03004
|
修改后
|
C
|
C
|
M
|
|
BTSJ03005
|
BTSJ03005
|
修改时间
|
D
|
M
|
GB/T 7408-2005
|
|
BTSJ03006
|
BTSJ03006
|
修改状态
|
C
|
2
|
M
|
5.3.6 BTZD数据字典数据集
5.3.6.1 BTZD01数据字典标识数据子集
表 5-30 数据字典标识表
|
||||||
编号
|
数据项
|
中文简称
|
类型
|
长度
|
约束
|
相关数据代码标准或备注
|
BTZD01001
|
BTZD01001
|
编码
|
C
|
20
|
M
|
|
BTZD01002
|
BTZD01002
|
数据字典分类
|
C
|
20
|
M
|
|
BTZD01003
|
BTZD01003
|
状态
|
C
|
2
|
M
|
|
BTZD01004
|
BTZD01004
|
标识名称
|
C
|
150
|
M
|
|
BTZD01005
|
BTZD01005
|
创建时间
|
D
|
M
|
GB/T 7408-2005
|
|
BTZD01006
|
BTZD01006
|
创建人
|
C
|
60
|
O
|
|
BTZD01007
|
BTZD01007
|
排序
|
C
|
50
|
O
|
5.3.6.2 BTZD02数据字典明细子集
表 5-31 数据字典明细表
|
||||||
编号
|
数据项
|
中文简称
|
类型
|
长度
|
约束
|
相关数据代码标准或备注
|
BTZD02001
|
BTZD02001
|
标识码
|
C
|
18
|
M
|
BTZD01.BTZD01001
|
BTZD02002
|
BTZD02002
|
状态
|
C
|
2
|
M
|
|
BTZD02003
|
BTZD02003
|
字典对照名称
|
C
|
150
|
M
|
|
BTZD02004
|
BTZD02004
|
字典对照码编码或备注
|
C
|
200
|
O
|
|
BTZD02005
|
BTZD02005
|
字典对照排序码
|
C
|
50
|
O
|
|
BTZD02006
|
BTZD02006
|
创建时间
|
D
|
O
|
GB/T 7408-2005
|
|
BTZD02007
|
BTZD02007
|
创建人
|
C
|
60
|
O
|
5.4 标识符结构与分配
5.4.1标识符结构
标识符用于标识或命名一个数据项目并可能指出该数据确定性质的一个或一组字符。如BTSP02申请单数据子集的“BTSP02001申请单编码”,需要使用标识符唯一定位。
编码由前段码(5位字母数字)和后段码(13位字母数字)两部分组成。后段码由年度(2位)、数据集类型(2位)和顺序码(9位)两部分组成,前段码和后段码之间用字符“/”隔开。

前段码分配规则,参考“附件2”。
后段码用来对同一实体内部所管理或拥有的信息资源进行唯一标识。
顺序码由程序自动生成,采用的字符遵循GB 18030-2005中的阿拉伯数字(0~9)规定。
5.4.2标识符分配规范
5.4.2.1前段码的管理和分配
前段码由信息资源前段码管理者统一管理和分配。
前段码管理者负责确保前段码的唯一性,前段码分配给某一实体后,即使该实体被撤销,也不能将此代码分配给其他的实体。
前段码管理者按照附录A中描述的前段码分配规则分配前段码。
5.4.2.2后段码的管理和分配
后段码中的业务类别码由拥有前段码的目录管理者自行管理和分配,但应保证本部门范围内的唯一性;后段码中的顺序码,由程序自动生成。
5.4.2.3标识符的生成
前段码加上拥有该前段码的实体根据规则产生的后段码,即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全国范围内唯一的两项补贴信息资源标识符。该标识符在两项补贴信息管理的生命周期内保持不变。
5.5常用数据字典
数据字典是规范两项补贴业务的重要参数,包括数据字典标识和数据字典明细。
在实际应用中,须要根据“5.3数据集”中各数据元的标准或规范引用要件进行初始化配置。要素内容配置在“数据字典标识”,要素取值配置在“数据字典明细”中。
数据字典明细可以通过字典对照名称配置明细名称(一般是中文),字典对照编码或备注用来配置明细编码(一般是数字或字母)。如“性别”在数据字典明细表中包括“男”和“女”两个字典对照名称,同时,根据DBXT/T 006–2010配置了“1”“2”两个内部编码。
5.5.1数据字典标识
表5-32 常用数据字典标识
|
|||||
分类
|
编码
|
标识名称
|
排序
|
创建人
|
状态
|
通用
|
TY001
|
管理员类型
|
1
|
||
通用
|
TY002
|
监护人与监护对象关系
|
1
|
||
应用
|
YY001
|
补贴类型
|
1
|
||
应用
|
YY002
|
申报类型
|
1
|
||
应用
|
YY003
|
证件类型
|
1
|
||
应用
|
YY004
|
残疾类别
|
1
|
||
应用
|
YY005
|
残疾等级
|
1
|
||
应用
|
YY006
|
补贴发放周期
|
1
|
||
应用
|
YY007
|
注册方式
|
1
|
||
应用
|
YY008
|
咨询类型
|
1
|
||
应用
|
YY009
|
劳动能力
|
1
|
||
应用
|
YY010
|
生活自理能力
|
1
|
||
应用
|
YY011
|
学历
|
1
|
||
应用
|
YY012
|
婚姻状况
|
1
|
||
应用
|
YY013
|
性别
|
1
|
||
平台
|
PT002
|
应用名称
|
1
|
||
平台
|
PT003
|
维护电话
|
1
|
||
平台
|
PT004
|
维护人
|
1
|
||
平台
|
PT005
|
省代码
|
1
|
||
平台
|
PT006
|
民政部门编码/归属码
|
1
|
||
平台
|
PT007
|
残联部门编码
|
1
|
||
平台
|
PT008
|
乡镇政府编码
|
1
|
||
平台
|
PT009
|
行政区划
|
1
|
5.5.2数据字典明细
标识码
|
字典对照排序码
|
字典对照名称
|
字典对照编码或备注
|
TY001
|
TY001001
|
用户管理员
|
|
TY001
|
TY001002
|
系统管理员
|
|
TY001
|
TY001003
|
审核管理员
|
|
TY001
|
TY001004
|
安全管理员
|
|
TY001
|
TY001005
|
业务审批人员
|
|
TY001
|
TY001006
|
普通用户
|
|
YY001
|
YY001001
|
残疾人困难补贴
|
BTLX10
|
YY001
|
YY001002
|
重度残疾护理补贴
|
BTLX20
|
YY001
|
YY001003
|
残疾军人补贴
|
BTLX30
|
TY002
|
TY002001
|
配偶
|
10
|
TY002
|
TY002002
|
儿子
|
20
|
TY002
|
TY002003
|
女儿
|
30
|
TY002
|
TY002004
|
孙子、孙女或外孙子、外孙女
|
40
|
TY002
|
TY002005
|
父母
|
50
|
TY002
|
TY002006
|
祖父母
|
60
|
TY002
|
TY002007
|
兄弟姐妹
|
70
|
TY002
|
TY002008
|
村委
|
80
|
TY002
|
TY002009
|
养老院
|
90
|
TY002
|
TY002010
|
其他
|
91
|
YY003
|
YY003001
|
身份证
|
111
|
YY003
|
YY003002
|
临时身份证
|
112
|
YY003
|
YY003003
|
户口簿
|
113
|
YY003
|
YY003004
|
暂住证
|
116
|
YY004
|
YY004001
|
视力残疾
|
61
|
YY004
|
YY004002
|
听力残疾
|
62
|
YY004
|
YY004003
|
言语残疾
|
63
|
YY004
|
YY004004
|
肢体残疾
|
64
|
YY004
|
YY004005
|
智力残疾
|
75
|
YY004
|
YY004006
|
精神残疾
|
66
|
YY004
|
YY004007
|
多重残疾
|
67
|
YY004
|
YY004008
|
其他残疾
|
69
|
YY005
|
YY005001
|
一级残疾
|
01
|
YY005
|
YY005002
|
二级残疾
|
02
|
YY005
|
YY005003
|
三级残疾
|
03
|
YY005
|
YY005004
|
四级残疾
|
04
|
YY006
|
YY006001
|
每月
|
|
YY006
|
YY006002
|
每天
|
|
YY006
|
YY006003
|
每年
|
|
YY006
|
YY006004
|
单次
|
|
YY007
|
YY007001
|
在线注册
|
|
YY007
|
YY007002
|
手工添加
|
|
YY007
|
YY007003
|
手机扫码注册
|
|
YY007
|
YY007004
|
即时通讯关联注册
|
|
YY007
|
YY007005
|
其他注册方式
|
|
YY008
|
YY008001
|
业务咨询
|
|
YY008
|
YY008002
|
审批状态咨询
|
|
YY008
|
YY008003
|
投诉
|
|
YY009
|
YY00901
|
有劳动能力
|
01
|
YY009
|
YY00902
|
部分丧失劳动能力
|
02
|
YY009
|
YY00903
|
完全丧失劳动能力
|
03
|
YY009
|
YY00904
|
无劳动能力
|
04
|
YY010
|
YY01001
|
有生活自理能力
|
01
|
YY010
|
YY01002
|
有部分生活自理能力
|
02
|
YY010
|
YY01003
|
无生活自理能力
|
03
|
YY011
|
YY01101
|
研究生
|
10
|
YY011
|
YY01102
|
大学本科
|
20
|
YY011
|
YY01103
|
专科
|
30
|
YY011
|
YY01104
|
中等职业教育
|
40
|
YY011
|
YY01105
|
普通高中
|
50
|
YY011
|
YY01106
|
初中
|
60
|
YY011
|
YY01107
|
小学
|
70
|
YY011
|
YY01108
|
其他
|
90
|
YY012
|
YY01201
|
未婚
|
10
|
YY012
|
YY01202
|
已婚
|
20
|
YY012
|
YY01203
|
丧偶
|
30
|
YY012
|
YY01204
|
离婚
|
40
|
YY012
|
YY01205
|
未知
|
90
|
YY013
|
YY01301
|
男
|
1
|
YY013
|
YY01302
|
女
|
2
|
PT001
|
PT001001
|
数字证书登录
|
|
PT001
|
PT001002
|
用户名密码登录
|
|
PT001
|
PT001003
|
手机验证码登录
|
|
PT001
|
PT001004
|
微信扫描登录
|
|
PT001
|
PT001005
|
用户名+数字证书登录
|
|
PT001
|
PT001006
|
用户名+验证码登录
|
|
PT002
|
PT002001
|
XXX省XXX市两项补贴管理系统
|
|
PT003
|
PT003001
|
XXXX-XXXXXXXX
|
|
PT004
|
PT004001
|
张三
|
|
PT005
|
PT005001
|
XX省
|
36
|
PT006
|
PT006001
|
XX省民政厅
|
36000
|
PT006
|
PT006002
|
XX市民政局
|
36100
|
PT006
|
PT006003
|
XX市XX县民政局
|
36110
|
PT009
|
PT00901
|
XX省
|
36
|
PT009
|
PT0090101
|
XX省XX市
|
3601
|
PT009
|
PT009010101
|
XX省XX市XX县
|
360101
|
PT009
|
PT0090101
|
XX省XX市XX县XX镇
|
36010101
|
各地残疾人两项补贴业务与各级社会救助部门之间的数据、文件和业务接口规范,包括接口说明、访问规则、请求内容、返回内容等。本规范适用于民政部门与各级社会救助部门及其他相关部门之间的数据交换和服务调用。
本部分参考了DBXT/T 011-2010全国最低生活保障信息系统标准-最低生活保障数据交换规范。
6.1接口方式
系统数据和业务接口分三种方式:基于数据库的交换方式、基于文件的交换方式和基于服务的调用方式。
本平台实行分省部署,民政部与各省之间采用数据库交换方式,借助第三方数据交换工具实现数据的增量同步。
本平台与其他应用系统的数据和业务接口采用两种方式:一种是采取基于文件的数据交换方式,其中文件格式支持XML文件、文本文件、json文件等三种格式,借助ftp、文件物理拷贝等方式实现不定期的离线数据交换;另一种是基于SOAP协议的Web Service服务调用方式,通过提供标准的Web Service接口,为其它系统直接调用某项服务提供方便。
各地可根据交换内容大小、安全要求灵活选择数据交换和服务调用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