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服务指南消费指南  服务热线:400-8269-121

长三角营养保健产业联盟浙江省协会上海协会江苏省协会江西省协会安徽省协会台湾产业馆地方站浙江站上海站江苏站江西站安徽站

您当前的位置 :健康资讯 » 热点专题

中国金融业信息技术“十三五”发展规划(全文)

2017-06-29 来源:人民银行网站

第五章 保障措施
一、组织协调、配套政策
建立多层次跨行业协调机制。 积极发挥人民银行、银监会、
证监会、保监会、外汇局的组织协调作用,建立以人民银行、银
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外汇局为核心,行业协会等机构参与的
《规划》实施联席会议机制。改革全国金融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中国金融学会金融信息化专业委员会、银行科技发展奖评奖范围
和评审机构、网络信息安全协调机制等,加大统筹协调力度,搭
建高层次、常态化的行业沟通交流机制,贯彻和引导金融业信息
化建设策略,促进金融业信息化共同进步。建立各金融机构执行
《规划》进展情况的报告机制,推动建立工作交流平台,共同推
动《规划》落地。
配套重点领域建设所需政策。 有效衔接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
革,推进我国金融业信息化建设。积极推动金融数据采集交易及
数据权属等法律法规建设。加快制定移动金融、互联网金融等领
域相关标准规范及指导意见,完善相关管理规定,逐步补充完善
支持重点领域建设的配套政策,保障《规划》顺利实施。
二、宣贯实施、评估指导
加强《规划》宣传与解读。 通过解读、专题培训、研究报告
等多种形式在各个层面开展《规划》宣贯工作,促进形成行业共
识,推动《规划》落地。探索建立衡量金融机构信息技术建设水
平的评价体系,引导金融机构对标先进,努力提升信息化水平。

— 33 —
建立《规划》实施督导机制。 建立健全《规划》实施监测评
估制度,及时监测掌握规划的实施进展情况,督促落实各项任务,
引导金融业信息技术发展方向。
三、前瞻研究、动态调整
开展信息技术研究。 密切跟踪信息技术发展方向及金融业应
用情况,持续对移动金融、互联网金融、大数据、云计算、智能
硬件、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物联网、IT 架构、IT 治
理、信息安全等领域及金融业信息技术基础理论开展前瞻性专题
研究。
建立《规划》动态调整机制。 在《规划》实施过程中,根据
《规划》实施的监测评估结果,结合相关领域研究成果,及时对
《规划》进行动态调整,确保《规划》的前瞻性、科学性、可行
性。
四、队伍支撑、投入保障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适应“互联网+”时代需要,积极开展新
技术领域人才培训,重点加强复合型技术、分布式架构技术人才
的培养,优化金融信息技术人才结构。
加大投入保障。 金融业加大对信息技术的资金支持力度,加
大信息技术投入比例,动态监测评估资金使用效率和效益,特别
在分布式架构、安全可控、符合国家密码管理机构认可的密码算
法、金融 IC 卡等关键领域保障重点投入,实现保障金融安全、支
持金融业务创新发展的目标。

— 34 —
致谢
《规划》的编制得到各单位的大力支持,依托各单位提供的
素材,并由各单位共同完成,在此对各单位表示感谢,名单如下: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国家外汇管理局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农业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交通银行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
中信银行
中国光大银行
华夏银行
中国民生银行
招商银行
平安银行
北京银行
宁波银行
贵阳银行

— 35 —
蚂蚁小微金融服务集团
中国金融电子化公司
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
中国金融认证中心
  


扩展阅读

相关资讯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121健康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121健康网所有。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填写Email地址,试阅行业信息专报:

公众号头像 health121

121健康商城是长三角营养保健产业联盟健康产品服务平台的服务窗口之一。健康产品100%正品,厂家直供,专业营养师分享。

微信“扫一扫”立即关注

微信号:health121qjd

不良信息举报 中国网信网 网警 可信网站
 
QQ在线咨询
邮箱
咨询热线
400-8269-121
服务时间
周一至周五(8:30-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