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要求》规定,中国从美国进口的牛肉应为30月龄以下剔骨和带骨牛肉,包括心、肾、肝、瓣胃、牛筋,不包括扁桃体、回肠未端、碎肉及机械分离肉,并且应来自获得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CNCA)注册的肉类企业。同时,《要求》明确指出,输华牛肉的牛必须保证能追溯到牛只的出生农场,且没有任何全身性系统症状或传染病、寄生虫病。
在2003年疯牛病暴发之前,美国是中国主要的牛肉供给国之一,后因美国暴发疯牛病,中国停止了对绝大部分美国牛肉的进口。今年5月,中美两国“百日经贸计划”中,中国同意开放美国牛肉的进口。
商务部研究院区域经济合作研究中心主任张建平认为,中国恢复对美国牛肉的进口,不仅惠及消费者,也为中美经贸关系带来利好,“一方面,美国肉牛品质优良价格低廉,重返中国市场能为消费者提供更多的选择;另一方面能推进中美贸易关系往更加平衡的方向发展,目前中国是美国最大的贸易逆差来源国,双方都希望中美贸易关系往健康方向发展,中国对美国牛肉解禁是促进双方关系平衡发展的重要措施”。与此同时,张建平指出,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美方禁止从中国进口禽肉制品,在中国允许美国牛肉进口中国市场的同时,美国也同意中国禽肉制品输往美国市场,这是互利互惠的体现。
与2003年时不同,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对牛肉的需求量与日俱增,去年中国牛肉年度消费量达到800万吨,是全球牛肉消费需求增长最快的市场,国内牛肉价格居高不下。同时,中国约20%牛肉缺口靠进口补给,主要来自澳大利亚、阿根廷等畜牧业大国,有分析认为,美国牛肉重返中国市场,会对澳大利亚、阿根廷等国牛肉出口中国造成冲击。
对于上述说法,张建平表示不必过于担心,“我国在大宗农产品进口方面,并不是完全放开的,通常会有配额限制,无论是美国还是澳大利亚牛肉,都按照配额进口。美国牛肉品质好价格低,真正受到打击的将是走私进口牛肉”。此外,张建平指出,中国国产牛肉价格偏高,与养殖方式有关,“美国肉牛大多集中养殖,严格控制成本,中国肉牛多为农户分散养殖,在规模化、集约方面差距较大,对美开放牛肉市场,引入更加激烈的竞争,让国内的牛肉生产者感受到市场竞争带来的压力,倒逼中国牛肉生产者不断提高养殖技术水平、提高生产效率,有利于中国牛肉生产者在国际竞争在取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