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服务指南消费指南  服务热线:400-8269-121

长三角营养保健产业联盟浙江省协会上海协会江苏省协会江西省协会安徽省协会台湾产业馆地方站浙江站上海站江苏站江西站安徽站

您当前的位置 :健康资讯 » 热点专题

“十三五”生物技术创新专项规划(全文)

2017-06-19 来源:科技部
    创新药物研发技术创新中心。综合布局化学药、中药、生物药研发 
 体系,重点推进药物发现的基础研究和关键技术、新药成药性临床前评 
 价、药物新制剂及新释药系统、新药效果评价关键技术等研究;创新体 
 制机制,强化跨学科协同攻关,激励原创突破和成果转化,整体提升我 
 国药物研发自主创新能力,打造药物研发原始创新策源地,辐射带动周 
 边区域创新发展,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创新药物研发高地。  
    生物医学工程技术创新中心。围绕高端医学影像、先进治疗、体外 
 诊断、医用材料、专科诊疗、医疗机器人等重点方向和优先领域,开展 
 应用研究和技术转化,推动产、学、研、医、用深度融合,提升我国医 
 疗器械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力。创新体制机制,强化跨学科协 
 同攻关,促进医研体结合,激励原创突破和成果转化,整体提升我国医 
  —  20  —  
----------------------- Page 21-----------------------
 疗器械研发自主创新能力,打造医疗器械研发原始创新策源地,辐射带 
 动周边区域创新发展,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医疗器械研发高地。  
   3.战略资源平台  
   以国家目标和战略需求为导向,加强科研平台和基础设施建 
设,积极推进国家生物信息中心和人类遗传资源库、生物医学大 
数据等干库、湿库及活体库等重大战略资源平台建设,构建微生 
物库、生物靶标库、化合物库、合成生物技术元件库等多层级共 
享模式的各类资源平台,建设一批资源共享的大型生物样本、标 
本和种质资源库以及共享服务体系,重点支持实验动物和模式生 
物基础设施以及生物医学资源基础设施的建设。  
              专栏11:战略资源平台  
    国家生物信息中心。以维护国家生物数据主权为目标,集中国家生 
 命科学和信息科学等多领域的优势力量,整合国内现有生物信息数据资 
 源,推进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国家生物信息中心的建设,研发具有自主知 
 识产权、高质量的数据管理与信息共享平台系统,以及面向海量生物信 
 息数据资源的信息检索、数据挖掘、数据分析、注释与可视化等具有服 
 务功能的专业软件等产品,形成规范化的生物数据分析管理技术体系与 
 国家标准,满足我国生物领域研发数据汇聚管理与共享利用的重大需 
 求,统筹管理和合理利用国家生物数据战略资源,提升大数据时代我国 
 生物领域数据资源的分析服务能力,开创我国生物数据资源组织管理与 
 共享利用里程碑式新局面。    
    人类遗传资源库。面向人口健康与国家安全需求,以建设世界一流 
 的人类遗传资源保藏中心为目标,设计并推行中国人类遗传资源标准体 
 系,集成与整合跨区域多中心的中国人类遗传资源样本库,建立一个包 
                                    —  21  —  
----------------------- Page 22-----------------------
 含信息交互平台、相关标准规范和质量控制体系的人类遗传资源样本保 
 藏中心网络,以促进中国现有人类遗传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共享为出发 
 点,建立一系列遗传信息和表型信息采集、挖掘与分析技术体系,带动 
 人类遗传资源保藏研究相关产业的全面发展。  
    生物医学大数据库。充分利用已有的国家大型队列、疾病协同研究 
 网络,发挥我国临床资源优势,推进以临床样本、临床信息、健康数据 
 以及相关生命组学数据为一体的生物医学大数据库的建设,大力开展前 
 瞻性研究,通过跨学科、跨领域协同创新,推动精准医学等领域全链条 
 协同攻关,以生物医学大数据创新成果引领新一轮国家科技竞争以及我 
 国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的变革和跨越发展。  
   (四)推动生物技术产业发展  
   1.  构建技术转移服务体系  
   构建以生物技术成果转移转化为核心的技术转移服务体系, 
提升生物技术成果转化水平,系统建立国家生物技术成果目录, 
定期向社会发布相关成果;完善生物技术转移服务体系,培育一 
批运营机制灵活、专业人才集聚、服务能力突出、具有国际影响 
力的生物技术转移机构;围绕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高校和 
科研院所密集的地区,开展体制机制改革和政策先行先试,建立 
生物技术合同成交额过 100  亿元的生物技术成果转移转化示范 
区,使生物技术创新体系更加完善,显著提升生物技术产业竞争 
力。促进科技成果向市场及产业的转移,鼓励专业的生物技术服 
务机构,推动生物技术服务业的发展。  
   2.  加快专业化园区建设  
  —  22  —  
----------------------- Page 23-----------------------
   依托国家高新园区,遴选若干产业集中度高、科研资源和创 
新活动高度集聚、成果产出和转化能力强、科技金融体系完备的 
优势地区,大力推进专业园区建设;建立创新专业园区管理机制, 
省部会商机制,找准国家创新战略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结合点,协 
同推进园区发展;加强部门联动探索,制定有利于园区发展的政 
策措施;建设生物技术园区联盟,促进成员单位间的经验分享和 
成果交流,优化不同地域园区间的发展布局及产业特色。  
              专栏12:专业园区建设  
    生物医药专业园集聚区。遴选10-20 个生物医药产值超过100 亿元 
 的优势地区,集中力量开展新型化学药、生物药、医疗器械的研发和产 
 业化,推进中药现代化,培育创新型企业,拓展国际市场;加大体制机 
 制改革和政策先行先试力度,培育创新创业文化,吸引聚集全球顶尖科 
 研机构、领军人才和一流创新团队;加强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打造原 
 始创新策源地。在产业聚集的基础上逐步提升园区科技实力,形成具有 
 国际竞争力的生物医药产业集群。  
    生物制造专业示范区。遴选5-10 个生物制造产值超过100 亿元的 
 优势地区,集中力量开展生物燃料、生物基大宗化学品、工业酶制剂、 
 高值精细化学品的研发和产业化;探索重大化学品的生物合成,以及非 
 粮生物质的开发利用;促进传统化工产业的转型升级,在产业聚集的基 
 础上逐步提升园区科技实力,促进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绿色生物制造产业 
 集群的发展。  
   五、政策措施  
   (一)加强科技创新组织领导,统筹生物领域技术与产业发 
                                     —  23  —  
----------------------- Page 24-----------------------
展  
   加强生物技术领域的组织领导,推进生物技术政策措施制定 
等工作。发挥专家咨询作用,汇聚科技界、产业界、经济界专家 
智慧,做好生物领域科技发展战略、重大任务、重大创新及产业 
化发展方向等的决策支撑。  
   (二)强化人才引进和培养模式,加快培育人才队伍  
   积极落实《国家中长期生物技术人才发展规划(2010-2020 
年)》,以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等创新平台建设为契机,突出人 
才、项目和基地的有机结合,培养造就一批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 
创业人才。加强对青年科学家支持,重点培养具有较强创新活力 
的生物领域青年创新型人才队伍。  
   (三)完善科技创新投入机制,提高科技资源配置效率  
   加强规划任务与科技资源配置的有效衔接,建立多元化科技 
投入体系。结合生物技术创新特点,创新科技资金投入方式,充 
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调动地方财政投入积极性,引导社 
会资本进入生物领域。加大资金投入力度,重点支持产业亟需的 
重大技术研究、产业关键和共性技术研究,以及鼓励技术创新成 
果的产业化。  
   (四)加快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培育生物产业发展新动力  
   发挥科技创新在支撑发展方式转变、经济结构调整中的重要 
  —  24  —  
----------------------- Page 25-----------------------
作用,积极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促进科技成果转移 
转化行动方案的通知》,加快生物领域重大成果的转移转化,提升 
各类机构的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培育专业化科技转化人才队伍, 
推动生物产业向价值链中高端跃升。完善技术转移机制建设,健 
全市场化的技术交易服务体系,加强科技成果权益管理改革,激 
发科研人员创新创业活力,推动科技型创新创业,通过科技创新 
与成果快速转化培育生物产业发展新动力。  
   (五)加强法律法规制度建设,营造良好创新生态与文化环 
境  
   研究制定规范和管理科研活动的法规制度,推进《人类遗传 
资源管理条例》的制定,规范生命科学研究伦理,加快修订《实 
验动物管理条例》,构建科学合理的生物技术标准体系。加强对人 
类遗传资源采集、收集、买卖、出口、出境审批和高等级病原微 
生物实验室建设审查的行政许可管理。加强科学普及,弘扬科学 
精神,全面提升公民的科学素质。完善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加强 
知识产权保护,促进创新成果的知识产权化。  
   (六)扩大国际与地区合作,提升科技创新的国际化水平  
   积极参与并适时发起和组织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 
促进国际技术转移,以及向 “一带一路”国家的技术转移转化, 
深化与沿线国家的交流合作。推进国际互认实验室的建设,推进 
                                   —  25  —  
----------------------- Page 26-----------------------
与生物领域大型跨国公司建立战略伙伴关系,积极引导和支持有 
条件的科研机构和企业到国外建立研究开发机构,加强对引进技 
术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  

扩展阅读

相关资讯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121健康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121健康网所有。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填写Email地址,试阅行业信息专报:

公众号头像 health121

121健康商城是长三角营养保健产业联盟健康产品服务平台的服务窗口之一。健康产品100%正品,厂家直供,专业营养师分享。

微信“扫一扫”立即关注

微信号:health121qjd

不良信息举报 中国网信网 网警 可信网站
 
QQ在线咨询
邮箱
咨询热线
400-8269-121
服务时间
周一至周五(8:30-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