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信息咨询单位: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
联系人:朱建新
电话:0551-65335431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长江西路888 号
邮编:230031
E-mail :zhujianxin@hgmri.com
(二十)硫化氢泄漏捕消技术
1. 适用范围及推广前景
本技术适用于具有硫化氢泄漏风险的油气开发、集输、净化
和炼制等石化生产作业场所,造纸、制药等存在化学过程的生产
设施,城市污水管网、排污系统清污清淤和改造施工以及各类硫
化氢泄漏应急抢险作业。该技术能够消除硫化氢的致命性危害,
是涉硫化氢作业、生产的常备安全保障措施,也是硫化氢泄漏事
故急救和抢险的专用技术装备,能降低硫化氢泄漏事故产生的危
害,最大限度地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为安全生产提供有力的
保障,具有广阔的应用推广前景。
2. 技术内容
(1)基本原理
该技术包括硫化氢捕消剂和硫化氢捕消器两部分。当硫化氢气
体泄漏时,通过硫化氢捕消器(有手提式、推车式、固定式和拖车
式等四种形式)向泄漏区域喷射硫化氢捕消剂,泄漏在空气中的硫
— 54 —
----------------------- Page 55-----------------------
化氢与硫化氢捕消剂反应后生成了稳定的硫化物,可在短时间内降
低和控制硫化氢扩散的速度和范围,最终消除硫化氢的毒性危害。
(2 )关键技术描述
关键技术一:硫化氢捕消剂。由硫化氢反应剂、防潮剂和分
散剂等原料组成,能与硫化氢气体发生物理吸附和化学反应的粉
2
状混合物。硫化氢捕消剂的沉降速度小于 5g/m ×min,可在空气
中长时间悬浮,与硫化氢进行充分接触和反应。
关键技术二:硫化氢捕消器。是充有一定压力驱动气体的硫
化氢捕消剂的储存容器,操作原理与干粉灭火器相似。具体型式
有手提式、推车式、固定式和拖车式等四种,能适用于不同的硫
化氢泄漏防护场所。
3. 主要技术指标
(1)硫化氢捕消剂的硫化氢捕消效率≥95%。
(2 )手提式硫化氢捕消器的喷射距离≥3.5m ,有效喷射时
间≥9s,喷射剩余率≤15% 。
(3 )推车式硫化氢捕消器的喷射距离≥6m,有效喷射时间
≥20s ,喷射剩余率≤15%。
(4 )拖车式/ 固定式硫化氢捕消器的喷射距离≥20m ,喷射
剩余率≤10%。
4. 典型案例及成效
2011 至2013 年间,利用该技术装备对普光气田采气厂污水
— 55 —
----------------------- Page 56-----------------------
池中的硫化氢气体(浓度范围多在 3%-17%之间)进行了多次现
场捕消,清除效率最高达到了99.8%。2016 年1 月,对青岛九盛
纸制品有限公司“12.25”事故的回水循环池、污水池和纸浆池内
3
的硫化氢气体(浓度高达42mg/m )进行现场捕消,使硫化氢浓
度降为零。
5. 技术咨询联系方式
技术信息咨询单位: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安全工
程研究院
联系人:朱胜杰
电话:13370891127
地址:山东省青岛市延安三路218 号
邮编:266071
E-mail :zhusj.qday@sinopec.com
(二十一)油气运输管道漏磁检测系统
1. 适用范围及推广前景
本技术适用于保障油气采集与输送管道安全。可对各种口径
管道内外壁的周向、轴向、斜向分布缺陷,内部缺陷以及壁厚进
行检测和识别。该系统既可应用于管道生产企业,监测和控制成
品管道质量,剔除不合格产品;也可对施工现场或在役管道进行
检测,具有良好的推广前景。
2. 技术内容
— 56 —
----------------------- Page 57-----------------------
(1)基本原理
在外磁场的磁化下,铁磁性管道内若有缺陷,缺陷内的磁场
随缺陷的形状变化。根据铁磁性管道裂纹内场强的方程式:
a b 1
H H
g a b 1 o
g f
可知:缺陷在外表面空间形成的漏磁场与缺陷有关。当传感
器贴合工件表面扫查时,传感器拾取缺陷漏磁场并转化为缺陷信
号。施加多维磁激励,使各种缺陷产生缺陷漏磁场的检测原理称
漏磁检测。
(2 )关键技术描述
关键技术一:管道短盲区磁化技术。采用单一线圈磁化器与
聚磁器代替传统的双线圈磁化器,目的是激励管道缺陷变化信息
的显现,避免双线圈磁化器检测盲区较长的缺点,使得检测盲区
不超过50mm。
关键技术二:阵列化传感器。将管道全部区域的质量变化信
息转换成电信号,即将管道的内含缺陷和壁厚变化在管道外表面
形成的磁场B 的变化信息转换成缺陷电势Hr 。若B 和Hr 之间实
际存在非线性关系,处理电路和监控软件程序将进行非线性关系
补偿。
关键技术三:管道质量信息图形化检测软件。根据多通道处
理电路输出和管道各向内外壁缺陷和壁厚等质量对应关系,在计
— 57 —
----------------------- Page 58-----------------------
算机监控界面上显示管道质量图形信息。
3. 主要技术指标
(1)检测管道外径范围:73≤d≤180mm;114≤d≤245mm;
180≤d≤340mm;340≤d≤680mm。
(2 )检测管道壁厚范围:3-25mm 。
(3 )检测管道长度范围:6-18m。
(4 )最高探伤灵敏度:外壁 L2 纵向、横向和斜向刻槽,
25mm× (0.25mm-1mm)×壁厚的5%。
(5)壁厚监测灵敏度:壁厚变薄10%、12.5%则报警。
(6)壁厚监测覆盖率:管道全覆盖壁厚监测。
(7 )检测管道速度变化范围:15-40m/min 。
(8)管道试样缺陷检出率:100%。
(9 )管道试样缺陷误报率:≤5%。
(10)检测显示方式:计算机图形显示检测过程。
(11)缺陷标记精度:标伤偏差±50mm 。
(12)分选能力:对合格品和废品正确分选。
(13)检测建档方式:对检测结果建立图形档案。
(14)安全评估:对管道检测后给出安全评估意见。
4. 典型案例及成效
2013-2016 年期间,该技术装备先后在鞍钢股份无缝钢管厂
159 机组、177 机组和安徽天大石油管材有限公司的三套管道轧制
— 58 —
----------------------- Page 59-----------------------
机组应用且通过了国际API 标准认证。
5. 技术咨询联系方式
技术信息咨询单位:合肥中大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联系人:何辅云
电话:13955136298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高新区创新大道425 号
邮编:230088
E-mail :1547721551@qq.com,fuyunhe@sina.com
(二十二)直击雷防护装置
1. 适用范围及推广前景
本装置可替代传统接闪器应用于危险化学品生产存储场所、
弹药运输车、加油站、火工品库、油料库、化工企业等场所,应
用前景广泛。
2. 技术内容
(1)基本原理
该装置采用 “上中和,下阻断”的方法,利用防雷电回闪技
术,实现了变阻抑制器的快速启动关闭和金属大气电极快速聚集
中和雷电下行先导电荷,在被保护区域的上空阻止了雷电流主放
电渠道的形成,使保护区内不落直击雷,避免或减少了直击雷的
发生,进一步减少了感应雷灾害。
(2 )关键技术描述
— 59 —
----------------------- Page 60-----------------------
关键技术一:通过分析雷电放电的三个阶段,提出了阻断雷
电下行先导向保护区域延伸,使保护区内不落直击雷的“防雷电
回闪”技术。通过研制由多种金属氧化物材料按照一定配比合成
变阻抑制器部件,实现了地面感应电荷的快速聚集与释放,使得
变阻抑制器能利用雷云自身的能力启动关闭,解决了无源条件下
“主动”雷电防护的技术瓶颈。
关键技术二:通过对典型雷电过程下行先导能量的统计分析
和理论计算,确定了最低装载电荷量。设计了具有半圆弧形表面、
能够均匀临近电场强度分布的金属大气电极。
3. 主要技术指标
(1)接闪电压:≥7.5kV/cm。
(2 )最大通流量:65kA。
(3 )工作峰流值:≤5kA。
(4 )保护角度:70º。
(5)最小装载电荷量:≥2.5mC 。
(6)最短装载时间:≤25μs。
(7 )接地电阻:≤30Ω。
(8)重量:4-9kg。
(9 )变阻抑制器上下阻值:>100MΩ。
4. 典型案例及成效
2010 年9 月在遂城加油站罩棚顶安装2 套天幕直击雷保护装
— 60 —
----------------------- Page 61-----------------------
置。装置运行至今,此加油站未发生直击雷雷击现象。
5. 技术咨询联系方式
技术信息咨询单位:山东金苹果实业有限公司
联系人:张辉
电话:0533-6076067
地址: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三赢路69 号淄博科技工业园
邮编:255000
E-mail :sun0533@126.com
(二十三)危险化学品火灾智能监测与微生物灭火系统
1. 适用范围及推广前景
本系统适用于各级安全生产监管和应急指挥相关部门以及
石油、化工等行业的大、中小企业。
该系统采用生物防灭火技术、物联网监测预警和自动化控制技
术,实现了全天候、无阻碍的远程监测预警和智能防灭火,实现了
安全事故事前、事中、事后一体化的解决方案,安全环保,灭火后
其组分无环境污染,可促进自然生态修复。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人们的安全意识和环保意识逐渐提高,对环保型消防技术和产品的
需求会越来越迫切,因此该系统具有良好的推广前景。
2. 技术内容
(1)基本原理
该系统采用物联网监测预警、自动化控制技术和微普生物防
— 61 —
----------------------- Page 62-----------------------
灭火技术,实现全天候、无阻碍的远程监测预警和智能防灭火。
其中,微普生物防灭火系统选用天然微生物为主要成分,结合现
代生物发酵技术制成的水溶性高分子聚合物,是具备防火、快速
灭火、阻燃、降温、除烟、生态修复等功能的防灭火产品同时,
充分集成物联网先进监测、预警和自动化控制技术,实现全天候、
无阻碍的远程监测预警和智能防灭火,实现了安全事故事前、事
中、事后一体化的解决方案,是多项先进科技集成的信息化系统。
(2 )关键技术描述
关键技术一:事前事故监测技术。能够提前监测泄漏、火点
等隐患,并自动进行应急处置,将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达到智
能化的事故超前防范,减少事故发生。
关键技术二:事中预警技术。一旦出现危险化学品泄漏或火
灾,能够自动启动预先配置好的微生物灭火系统,通过定制喷射
设备进行快速降温和灭火处理,可以做到智能、迅速消灭事故。
关键技术三:事后处置技术。微普防灭火产品属于微生物灭
火专利技术,可有效避免事故处置过程中造成环境二次污染或生
态破坏,实现环境自然生态修复,且该技术无烟、无有害气体。
3. 主要技术指标
(1)产品具有保水性及抗垂流性。灭火时能大幅减少水的
流失,加大水的冷却及保护面积,充分发挥水的灭火性能。且灭
火剂中的防焰阻燃组分能有效隔绝火源,阻止火势蔓延和次生火
— 62 —
----------------------- Page 63-----------------------
灾发生。
(2 )产品中的吸热组分能快速降低火场温度,大幅减少火
灾产生的有毒气体和浓烟,有效降低复燃几率。
(3 )产品具有低泡沫、无毒无害、无色无味、无重金属、
无二次污染、安全环保等特点,其组分可在灭火后自然分解为有
利于环境的再生成分,消除灾后毒害物质残留,促进自然生态系
统的快速修复。
(4 )云计算服务基础支撑平台,系统实现了面向企业业务
管控的稳固、可伸缩的业务基础架构,可扩展支持百万企业、亿
级用户、海量数据的集中统一运营。同时,实现了以核心引擎为
驱动、以在线配置为手段的应用模式,可适用不同行业、不同规
模企业的应用服务。
4. 典型案例及成效
本系统在南京市安监局和辖区内的相关企业进行了应用,为南
京市青奥会期间的安全生产工作提供了实时准确的监管信息,加强
了对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等重点行业(领域)和企业生产安全的
监管,提高了安全管理能力与水平,为成功举办青奥会提供了保障。
该项目于2013 年11 月完成验收,现正处于正常运行状态。
5. 技术咨询联系方式
技术信息咨询单位:北京微普联合民生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南京安元科技有限公司
— 63 —
----------------------- Page 64-----------------------
联系人:贾小醇
电话:18901336511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宏福工业园10 号院
邮编:102209
E-mail :jxh@weiyeyuan.com
四、职业病危害
(二十四)铜磷合金无害化生产工艺及装置
1. 适用范围及推广前景
本技术适用于铜磷合金或铜磷钎料的无害化生产。该技术具
有环保、安全、高效等优点,对提升我国铜磷合金制造技术水平,
改变铜磷合金生产过程污染严重、对人身危害大、产品质量低、
竞争力弱的现状具有典型的示范意义,应用前景广泛。
2. 技术内容
(1)基本原理
将赤磷与铜放置在密闭装置内发生反应生成铜磷合金,由于
密闭装置内的氧气有限,磷与氧反应只生成少量的P O ,并且可
2 5
通过计算密闭装置内的氧含量来精确控制铜磷合金中磷的含量。
这样既减少了P O 烟尘排放,也减少了磷烧损。
2 5
(2 )关键技术描述
关键技术一:开发的铜磷无烟熔炼技术和封闭无氧自熔合熔
炼装置隔绝空气的效果良好,并具备良好的排放气系统,保证了
— 64 —
----------------------- Page 65-----------------------
铜磷合金熔炼过程的无氧参与,实现了熔炼近零污染。
关键技术二:研发的烟尘净化系统排烟彻底,并形成副产品
磷酸再利用的循环经济。
关键技术三:研发的自动升降及浇铸系统实现了铜磷合金的
安全、高效及大批量生产。
3. 主要技术指标
(1 )生产的洁净铜磷合金中非金属夹杂物含量不超过
800ppm,气体含量不超过300ppm。
(2 )铜磷合金的单炉产量不低于100kg,成分准确,成分波
动幅度控制到0.1% 以内。
(3)自动升降及浇铸系统使铜磷合金生产效率提高15-20% ,
综合成本降低20%-30%,单炉日产量不低于1500kg。
4. 典型案例及成效
已在杭州华光焊接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进行了中、小
批量验证。该装置显著减少了熔炼过程中的P O 烟尘排放,有效
2 5
控制了由此引发的职业性尘肺病及其他呼吸系统疾病;同时配套
设备减轻了工人劳动强度,消除了安全生产隐患。
5. 技术咨询联系方式
技术信息咨询单位:郑州机械研究所新型钎焊材料与技术国
家重点实验室
联系人:吕登峰
— 65 —
----------------------- Page 66-----------------------
电话:15138685822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高新技术开发区科学大道与红松路交叉
口路南
邮编:450001
E-mail :lvdengfeng88@126.com
(二十五)大型车辆及机械制造维修尘毒治理技术
1. 适用范围及推广前景
本技术适用于轨道交通等大型车辆及零部件制造维修、汽车
整车及零部件制造维修、机械制造加工等作业场所的粉尘、化学
毒物污染治理。该技术充分结合了我国喷漆、烘干、打磨作业特
点和工艺流程的实际情况,既可有效降低污染物浓度,满足节能
的需求,又可减少投入成本、实现一机多功能的灵活运用;同时,
具有实用性强、适用范围广等特点,并对该类企业职业病危害防
护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2. 技术内容
(1)基本原理
通过研究大型车辆及机械制造、维修职业危害情况,结合喷
漆、烘干、焊接、打磨等作业特点和工艺流程的实际情况,对尘
毒危害防护技术装备进行现场实验研究,确定了尘毒危害治理关
键技术参数,研发了系列尘毒危害防护技术与装备,主要包括自
动涂装流水线技术、伸缩式房体尘毒治理技术、整体移动式房体
— 66 —
----------------------- Page 67-----------------------
尘毒治理技术、集中式通风净化技术等。
(2 )关键技术描述
关键技术一:自动涂装流水线技术。将职业病危害因素防护
设施与生产工艺设备有机结合,在解决工艺的同时有效控制现场
尘毒危害,该流水线集合了工件转运、喷漆、喷粉、烘干、冷却、
通风排毒、除尘等多项功能。
关键技术二:伸缩式房体尘毒治理技术。主要有伸缩式无泵
水幕净化装置、伸缩式干式空气净化装置、伸缩式除尘净化装置
等,既解决了传统上吸式排风罩与工件吊装运输冲突的问题,又
有效防止了污染物外溢。
关键技术三:集中式通风净化技术。将喷漆、打磨等作业集
中于一个完全封闭或半封闭、具有良好通风和照明设备的结构体
中。室内气流组织能够防止漆雾、溶剂蒸汽、粉尘向外逸散,并
使其集中安全引入排风系统。
3. 主要技术指标
污染物捕集率达到 90% 以上,漆雾颗粒净化效率达到98%以
上,有机废气净化效率达到98% 以上,粉尘净化效率达到99% 以上。
(1)自动喷漆流水线技术指标
悬挂线输送速度:0-3m/min (变频可调),最大工件重量:
0-2000kg 。无泵水幕喷漆室室内风速:0.38-0.67m/s ;水幕厚度:
5-10mm;提水速度:15-18m/s;水损耗量:排风量的1%-2% ;活
— 67 —
----------------------- Page 68-----------------------
性炭过滤风速:1.2-1.5m/s;喷粉室室内风速:0.38-0.67m/s ;滤筒
过滤风速:0.8-2 m/s ;烘干室烘干温度:0-230℃;烘干时间:
30-60min;空室升温时间≤45min ;冷却室换气次数:30-60 次/h ;
射流风口出风风速:15-20m/s 。
(2 )伸缩式房体尘毒治理技术指标
移动伸缩前室断面风速:0.38-0.67m/s (空载);伸缩前室行
走速度:9m/min ;前室尺寸H≤10m,W≤24m,L≤50m。
(3 )移动式房体尘毒治理技术指标:
移动房体断面风速:0.38-0.67m/s (空载);行走速度:
6-10m/min (可调);房体尺寸H≤10m,W≤10m,L≤15m。
(4 )集中式通风净化技术指标
3
处理风量:1000-150000m /h ;换气次数:6-12 次/h ;送风温
度:室温-35℃;湿度:30%-70%。
4. 典型案例及成效
根据沈阳动车段车间污染源情况,分别采用自动喷漆流水线
技术(悬挂式无泵水幕净化装置)、伸缩式房体尘毒治理技术(伸
缩式无泵水幕装置、伸缩式干式空气净化装置)、集中式通风净化
技术等设计了20 套治理设施。项目实施后作业场所尘毒污染及环
境空气排放都得到很大改善,达到相应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环保
排放标准。
5. 技术咨询联系方式
— 68 —
----------------------- Page 69-----------------------
技术信息咨询单位: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节能环保劳卫研究所
联系人:杜雅兰
电话:13910766510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大柳树路2 号
邮编:100081
E-mail :duyalan0919@163.com
五、综合及其他
(二十六)地铁防灾系统热烟测试关键技术
1. 适用范围及推广前景
本技术适用于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设计、运营阶段防灾系统
安全性能检测,同时可应用于建筑、城市和地下工程消防检测领
域,已先后在国内30 多个城市的40 多条地铁线路上得到应用,
通过现场测试应用,降低了与火灾相关的各系统(火灾报警系统、
环境与设备监控系统、综合监控系统、车站隧道排热风机、区间
隧道排烟风机、风阀、事故照明、闸机、供电切非、警铃、应急
广播、自动扶梯、电梯)的风险隐患,提高了防灾系统安全可靠
程度该技术已被《城市轨道交通试运营前安全评价规范》
(AQ8007-2013 )采用在整个地铁行业推广。
当前,我国城市轨道交通正处于空前高速建设发展时期。预
计到2020 年,国内将有约40 个城市发展轨道交通,总规划里程
7000 多公里。本技术将有望应用到国内地铁建设和运营阶段,市
— 69 —
----------------------- Page 70-----------------------
场规模较大,将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 技术内容
(1)基本原理
通过现场模拟真实火灾条件下的热烟扩散条件,触发地铁站
台或站厅的火灾探测报警系统,当检测到报警信号后,地铁的通
风排烟系统、屏蔽门系统、事故照明、事故广播、疏散指示、闸
机、扶梯等会联动运行,通过对各个系统在事故模式下的运行数
据分析,检验地铁防灾系统的安全性能。
(2 )关键技术描述
关键技术一:解决了地铁消防系统单体检测技术无法对各系
统之间的联动和综合效果进行有效评测的问题。本技术可对地铁
车站站台、站厅、区间隧道的火灾探测报警系统、通风排烟系统、
事故照明、疏散通道、疏散指示等工作效果、可靠性及联动状况
的进行系统现场检测,并通过所建立的检测指标是否满足来判断
地铁消防防灾系统是否有效可靠。
关键技术二:解决了冷烟测试方法不能真实反映实际火灾烟
气流动及控制效果的问题。热烟测试采用具有实际火灾功率(热
释放速率)的火源,火源燃烧产生的热的、具有浮力流驱动的烟
气流动,能够较真实的反应烟气运动和控制效果。对烟气在地铁
站台、站厅和隧道等防烟分区内扩散速度、机械排烟效果、气流
组织形式及火灾产生的热风压均能够真实的模拟。
— 70 —
----------------------- Page 71-----------------------
关键技术三:集成度高,测试信息量大,测量效率和精确度
高,能够在地铁现场得到快速高效应用。由于测点安装方便,测
试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每次测试用时约2-3h,需要专业测试工
作人员7-9 人,地铁各专业系统的施工单位、厂家、监理单位和
设计单位配合,即可实现全部防灾系统的全功能现场一次性测试。
3. 主要技术指标
(1)该技术装备能够模拟的火源功率范围是0-3MW,测量
温度范围是 0-1000℃,测点最高可达 200 个,测量风速范围是
0-10m/s。
(2 )测试指标包括13 大项、数十项2 级指标。包括空间温
度场、烟气层动态高度、各开口流速变化、各防灾系统联动效果
和动作时间、可用安全疏散疏散时间等。其中仅温度传感测点便
可多达200 多个,加上地铁各专业系统的历史数据记录,以及速
度、热像、录像等等多种数据来源。可实现整个地铁测量空间的
实时、三维、多源、高灵敏度和精确度的测量。
4. 典型案例及成效
目前,地铁防灾系统热烟测试关键技术在北京、广州、苏州、
宁波、无锡、青岛、大连等30 多个城市40 多条线路进行了应用。
5. 技术咨询联系方式
技术信息咨询单位: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
联系人:胥旋
— 71 —
----------------------- Page 72-----------------------
电话:010-84911844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苑路32 号安全大厦
邮编:100012
E-mail :xux@chinasafety.ac.cn
(二十七)超宽带雷达生命探测仪
1. 适用范围及推广前景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矿山、煤矿等资源的开采日益加重,
矿山塌方、煤矿坑道塌陷、泥石流等灾害时有发生,给人民生命
财产安全带来极大隐患与伤害。本产品是可在煤矿井下使用的超
宽带雷达救援设备,可在灾害发生后,及时锁定幸存者的位置,
提高救援效率与质量,具有良好的推广前景。
2. 技术内容
(1)基本原理
超宽带雷达利用低频电磁波的强穿透性以及人体生命体征目
标有规律的肺部扩张收缩、肢体的微动在回波上产生的多普勒效
应,检测识别目标的存在及位置信息。能探测土壤、岩石、木材、
混凝土等非金属和低含水量物质内部或物质后面生命体征目标。
(2 )关键技术描述
关键技术一:高压、高重频、高稳定度纳秒级脉冲源技术。
为避免营救现场环境噪声的影响,实现穿透矿山媒质探测内部存
活生命体的目标,要求雷达具有较高的信噪比和电磁信号幅度。
— 72 —
----------------------- Page 73-----------------------
关键技术二:高灵敏度时域接收机技术。为探测定位灾害现
场废墟下、室内等条件下人体呼吸、心肺运动等“摄动目标”,需
要雷达接收机具有高灵敏度。
关键技术三:强噪声背景下弱生命体征信号检测技术。针对
灾害现场强环境噪声,微弱生命体征信号的提取需要研究、优化
新的算法,基于幅度均衡的处理机制,采用跳频、高重频多次累
积、滤波和小波去噪等方法消除噪声干扰。
3. 主要技术指标
(1)探测张角:≥±60°。
(2 )探测精度:±20cm 。
(3 )探测距离:≥25m 。
2
(4 )探测水平面积:≥5800m 。
3
(5)探测锥形体积:≥49000m 。
(6)适用标准:GB/T12173-2008 《矿用一般型电气设备》,
MT209-1990 《煤矿通信、检测、控制用电工电子产品通用技术要
求》,GB3836.1-2010 《爆炸性环境第一部分:设备通用要求》,
GB3836.4-2010 《爆炸性环境第4 部分:设备本安由本质安全型“i”
保护的设备》,MT209-1990 《煤矿通信、检测、控制用电工电子
产品通用技术要求》。
4. 典型案例及成效
该装备已在四川省泸州市安监局和中国煤炭科工集团应用。
— 73 —
----------------------- Page 74-----------------------
在应急救援演练和灾难救援活动中起到了快速探测搜索和高效救
援的作用。
5. 技术咨询联系方式
技术信息咨询单位:湖南华诺星空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联系人:周小飞
电话:0731-88939908,18507319097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高新开发区文轩路 27 号麓谷企业广场
B7 栋
邮编:410205
E-mail :xfzhou@novasky.cn
— 7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