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服务指南消费指南  服务热线:400-8269-121

长三角营养保健产业联盟浙江省协会上海协会江苏省协会江西省协会安徽省协会台湾产业馆地方站浙江站上海站江苏站江西站安徽站

您当前的位置 :健康资讯 » 热点专题

国家地震科技创新工程(全文)

2017-06-08 来源:地震局网站

3.大陆活动地块边界带成组强震活动机理研究

开展中国大陆周边板块边界作用方式及其动力影响研究,活动地块边界带变形特征研究,地震危险区壳幔介质变化过程研究,构建我国大陆活动地块边界带强震发生的动力学模式;围绕强震发震构造和块体边界带断裂系统相互作用,认识活动地块运动和变形对强震迁移和触发的控制作用,研究活动地块边界带成组强震发生的机制和演化规律。

图 7  巴颜喀喇块体边界带大地震发生和迁移

4.地震概率预测方法研究及具有物理基础的异常识别

在地球物理、大地测量、地球化学和地质学观测的基础上,依托川滇地震科学试验场,开展活动断层地震复发模式和滑动速率、区域应变速率、地震活动性研究,构建川滇地区地震孕育模型,发展地震概率预测方法;结合历史震例,对异常信息进行系统搜集、梳理和分析,揭示异常信息的物理内涵,甄别异常信息与地震发生的内在联系,开展前兆机理研究,发展多时空尺度地震预测新方法、新技术;开展人工诱发地震识别方法、活动特征和成因机制研究。

5、地震大数据建模与超算模拟研究

综合地球物理、大地测量、地球化学和地质学观测资料,开展数据同化、提取与地震孕育发生物理过程相关的关键参数,构建基于大数据的地震发生物理过程及其数学表达,研发基于超算技术的相关计算方法和软件库,开展地震数值模拟实验与检验,探索人工智能等地震预测新方法。

6.地震观测新技术与仪器研发

发展地震电磁卫星数据处理技术和综合应用分析技术;开展红外多角度、多波段天地一体化观测及其在地震监测中应用试验;研制针对地震观测研究的不同观测对象的系列化重力仪和电磁仪;研发地应力综合测量仪器、地埋式土壤化学组分等易于密集布设的测量仪器;研发高温高压环境下地震观测、在线标定等关键技术和地震观测设备;研发高频GNSS与强震仪集成于一体的新型观测系统。

(三)预期目标

1.2020年目标

完成汶川地震解剖研究,给出孕育发生机理研究结果;开展断层亚失稳室内实验与野外观测比对;初步构建我国大陆活动地块边界带强震发生的动力学模式;建立川滇地震概率预测模型1.0版,并给出中长期地震概率预测结果。

2.2025年目标

完成选定地震的解剖,开展大震孕育发生机理研究;基于亚失稳阶段演化过程与地震前兆机理,给出识别断层进入亚失稳阶段的判据与方法;给出活动地块边界带成组强震发生的演化规律;构建川滇地区的地震概率预测模型2.0版。地震大数据建模和超算模拟研究取得突破,地震观测技术智能化、标准化达到国际水平。


三、韧性城乡

(一)重点科技问题

工程场地和结构地震破坏与成灾机理;地震风险区划与地震灾害风险评估;地震灾害链形成机理与地震次生灾害风险评估;减隔震、新型材料、功能可恢复等工程韧性技术;防灾规划、性态设计理念、智能化应急救援辅助决策等韧性社会支撑技术;韧性城乡建设评价指标体系。

(二)主要任务

1.地震作用与城市工程地震破坏机理研究

研究工程场地和结构强震动观测技术及强震动破坏作用,研究复杂场地非线性地震动反应分析方法;研究多龄期结构构件抗震性能和城市工程及重大基础设施系统在复杂地震动力环境下的破坏机理;发展多尺度、实用化的动力反应数值分析模型及高效模拟方法,构建多尺度城市工程地震破坏模拟实验平台。

图 8  大型地震工程模拟研究设施——大尺寸大载荷地震模拟设施构造图和实验模拟图

 2.地震灾害风险评估技术研究及应用

研究基于断层三维结构的地震构造模型构建方法和时间相依的地震危险性分析技术,发展宽频带地震动数值模拟及城市地震区划技术;发展多风险水平、多参数地震区划图编制技术。研究不同工程结构与城市生命线工程的地震易损性和致灾性,发展基于地震动参数的地震灾害损失与人员伤亡预测技术,研发基于震前危险区调查的地震灾害损失预评估技术,建立城市尺度的地震灾害风险评估技术。构建三维断层模型及数据库,编制多参数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次生地震地质灾害区划图和海域地震区划图。在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等重点城市群编制多尺度地震灾害风险图。

3.地震次生灾害风险评估与防御技术研究

研究地震灾害链的形成机理及地震次生灾害综合防御对策;研究滑坡、泥石流等地震地质灾害机理,发展地震地质灾害风险评估模型,建立地震地质灾害预报和预警及风险防范系统;研究城市可燃物输送管线系统的地震破坏机理和韧性工程技术;研究城市地震火灾的成灾机理和扩散模拟技术;研究危化物质扩散传播机理及风险评估技术;研究高坝、核电厂等重大工程震后安全和致灾影响快速评估技术。

4.工程韧性技术研究

研究满足复杂城市系统和重大工业设施地震韧性需求的抗震设计理论和方法;研究工程结构地震损伤机理和损伤控制新技术;研究工程非结构构件与工业管线设备抗震技术与性态控制技术;发展新型工程结构隔震及消能减震关键技术;研究以自复位体系和可更换构件为特征的工程震后快速恢复技术,研究城市生命线工程快速恢复技术;研究基于地震韧性的既有建筑抗震加固新方法及加固后建筑抗震能力评估技术;研发经济、实用的农居建筑抗震技术,发展绿色适用不同民族风格的地震安全民居。

图 9  北京新机场设计效果图(左)和弹性滑板支座(右)

5.社会韧性支持技术研究

发展工程场地和重大工程结构地震破坏多手段监测及震害评估方法;研究基于大数据的地震预警新技术,研发推广高铁、核电、大坝等重大工程地震紧急处置技术;研发城市地震灾害情景再现和虚拟现实交互技术;推广农居抗震技术的法规政策;发展针对我国地震活动特征和城乡建设环境的地震风险模型,探索地震保险模式;研究人流聚集区应急疏散、逃生、避险模型,提出城市社区地震灾害应急救援指标体系,发展智能预案系统和演练支撑平台;研究灾情规模判定、搜救目标确定、搜救和应急处置方案智能快速生成技术。

6.韧性城乡建设标准体系及示范

建立国家地震韧性城乡建设标准和评价体系。选择雄安新区等10个城市构建城市信息模型,开展地震灾害风险评估、抗震鉴定与加固;推广隔震、减震等工程韧性技术应用,并在学校、医院等重点和特殊设防类建筑广泛采用;建设地震预警和地震韧性监测网络,建立基于城镇多种社会监控信息源的灾情快速获取系统,建设生命线工程地震紧急处置示范系统;建设地震应急救援辅助决策系统,完善防灾减灾设施和应急保障对策体系;建设地震工程综合试验场。

(三)预期目标

1.2020年目标

给出地震灾害风险评估模型;提出大尺度地震次生灾害风险评估技术;提出工程结构减震隔震与基于地震韧性的抗震加固新技术;提出工程结构地震破坏多手段监测和性态评估方法;给出社区单元地震灾害应急与救援分析模式,提出人流聚集区应急情景分析技术。

2.2025年目标

提出大型工程结构地震损伤过程的模拟技术;建立近断层宽频带强震动模拟理论和方法,给出地震灾害风险评估与地震保险分析模型;提出地震次生灾害风险评估理论与技术;建立基于韧性需求的新型抗震设计理论,提出工程结构和生命线系统震后快速恢复新技术;提出地震预警和重大工程地震紧急处置新方法,发展智能化应急救援辅助决策技术;提出地震韧性城乡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完成10个示范城镇建设;完成新版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中国地震次生地质灾害风险图、地震应急区划图和重点城市群地震灾害风险图编制。


四、智慧服务

(一)重点科技问题

地震科学大数据管理与共享;防震减灾信息云端化的智慧服务;地震数据资源深度挖掘和公共服务新产品研发;地震标准体系完善。

(二)主要任务

1.建设地震科学大数据中心

建设国家地震科学大数据中心,形成全国统一、分布管理、合作共享的地震数据资源体系。整理和集成我国地震行业的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大地测量、地质学等学科领域的观测数据,实现各类数据的标准化归档和安全存储;建立数据质量自动评价系统;建立方便快捷的共享服务系统和效能自动评估系统;开展地震大数据的应用研究,发挥地震数据资源效益;逐步建设地球科学数据共享中心。

2.构建防震减灾信息“云+端”智慧服务体系

统一建设地震信息云平台,逐步实现数据存储、业务运行、产品生成、信息发布和服务云端化,在此基础上搭建国家地震信息共享服务系统,重构地震监测预报、震灾预防、应急救援和科学研究等方面的业务信息化流程,包括地震预警、地震速报、烈度速报、灾情评估、灾情速报、地震区划精细服务、建筑物抗震能力、地震科学知识普及、抗震救灾等信息,产出相关服务产品,提高地震数据和产品在线存储、计算和服务能力,实现信息资源的集约化。

图 10  地震预警信息服务示意图

基于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物联网、新媒体、人工智能等技术进行地震信息智能服务研究,设计开发针对政府、公众、行业和企业等不同需求的地震信息服务软、硬件智能化终端,实现不同用户群体的地震信息的个性化和精准化服务,以及多种场景下的应用交互服务,达到地震信息智慧服务的目标。

图 11  地震信息智能化服务平台网络

3.地震信息服务产品深加工

针对移动互联网和新媒体技术传播特点,研发并提供各类地震信息服务新产品。开展地震监测产品数据处理自动化、可视化呈现;开展地震预测产品准确性、可靠度、实用性及应对策略研究,提供地震中长期预测、地震概率预测等相关产品;研发地震灾害风险图的系列服务产品;建立活动断层避让的法规和标准体系,提供活动断层信息查询和避让建议等服务产品;利用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信息,提供不同尺度地震灾害情景分钟级再现产品;提供地震影响场快速判断、灾情快速获取与评估和地震灾害损失快速评估信息产品;创作社会公众喜闻乐见、通俗易懂的地震科普系列作品。

4.设计和完善地震标准体系

设计地震服务标准化体系框架。以服务为导向,加强与国际标准和国家通用标准对接,建立健全地震观测仪器、数据、传输、存储、产品、服务等技术标准体系,形成地震标准体系表和项目库。制定地震数据资源开放、管理、保护等规范、标准和措施。

(三)预期目标

1.2020年目标

初步建成“管理规范、逻辑合理、访问透明、共享便捷”的地震大数据中心,推进地震科学及相关领域科学研究的共同进步;初步建成地震信息服务云平台,推进地震信息智慧服务工作;建成相对完善的地震标准体系框架。

2.2025年目标

建成相对完善的地震标准体系;实现地震信息服务的“数据资源化、业务云端化、服务智能化”,地震观测数据实时共享、质量可靠,地震信息服务云平台全面投入运行,服务产品不断丰富;地震事件和震后灾情信息发布精准及时,地震预测与地震风险信息产品定制化;地震科普宣传广覆盖、易接受、效果好,社会公众防震减灾意识普遍增强。

五、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国家地震科技创新工程领导小组,完善工作机制,负责统筹协调。围绕“工程”确定的目标和任务认真谋划工作格局、安排工作内容、确定工作重点,形成“工程”的落实合力。

2加大资金投入

按照中央财政科技计划管理改革方案要求,中国地震局协同发改委、财政部、科技部、自然科学基金委等共同筹措资金,建立稳定增长的中央财政投入机制。有关部门和地方各级政府研究制定相应计划,拓宽资金投入渠道,共同推进“工程”实施。

3优化人才队伍

围绕“工程”实施,强化人才队伍建设,组建创新团队,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加大奖励力度。尊重科学规律,鼓励探索、宽容失败,营造宽松和谐的学术氛围,汇聚国内外优秀人才开展联合攻关,为“工程”的顺利实施提供人才保障。

4.强化条件平台

瞄准“世界一流、国际领先”的目标,建成“大型地震工程模拟研究设施”等一批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打造以国家重点实验室为龙头、部门实验室为支撑的科学实验体系,以工程技术中心和中试基地为骨干的技术转化平台,夯实地震科技创新发展的条件平台基础。

5扩大开放合作

依托“工程”的实施,进一步扩大基础设施、仪器设备和数据资料等科技资源的跨部门开放共享,建立国家地震科学数据中心;国内相关行业部门、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要加强协作,广泛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努力提高我国地震科技创新水平和防震减灾能力。


扩展阅读

相关资讯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121健康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121健康网所有。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填写Email地址,试阅行业信息专报:

公众号头像 health121

121健康商城是长三角营养保健产业联盟健康产品服务平台的服务窗口之一。健康产品100%正品,厂家直供,专业营养师分享。

微信“扫一扫”立即关注

微信号:health121qjd

不良信息举报 中国网信网 网警 可信网站
 
QQ在线咨询
邮箱
咨询热线
400-8269-121
服务时间
周一至周五(8:30-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