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服务指南消费指南  服务热线:400-8269-121

长三角营养保健产业联盟浙江省协会上海协会江苏省协会江西省协会安徽省协会台湾产业馆地方站浙江站上海站江苏站江西站安徽站

您当前的位置 :健康资讯 » 热点专题

2016中国环境状况公报(全文)

2017-06-06 来源:环境保护部网站

综合污染源 生活污染源 工业污染源
100立方米的直排海工业污染源、生活污染
源、综合排污口进行监测。污水排放总量约
为657430万吨,化学需氧量198555吨,石油类
788.2吨,氨氮15304吨,总氮64466吨,总磷
2739吨,部分直排海污染源排放汞、六价铬、
铅和镉等污染物。
2016年,全国渔业生态环境监测网对中
国黄渤海区、东海区、南海区的40个重要鱼、
虾、贝、藻类的产卵场、索饵场、洄游通道、
自然保护区及重要增养殖水域进行了监测,监
测水域总面积595.8万公顷。海洋重要鱼、虾、
贝类的产卵场、索饵场、洄游通道及自然保护
区主要污染指标为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无机
氮、活性磷酸盐、化学需氧量和石油类监测浓
度优于评价标准的面积占所监测面积的比例分
别为14.9%、38.2%、76.4%和94.8%。与2015年
相比,无机氮、活性磷酸盐和化学需氧量超标
面积有所扩大,石油类超标面积有所减小。海
水重点增养殖区主要污染指标为无机氮和活性
磷酸盐。无机氮、活性磷酸盐、石油类和化学
需氧量监测浓度优于评价标准的面积占所监
测面积的比例分别为17.1%、22.8%、60.8%和
74.3%。与2015年相比,无机氮、活性磷酸盐
和化学需氧量超标面积均明显增加,石油类超
标面积有所增加。对29个海洋重要渔业水域沉
积物的监测结果表明,石油类、铜、镉和砷超
标水域比例分别为8.7%、3.4%、3.4%和3.4%,
锌、铅和汞的平均浓度均优于评价标准。对8
个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海洋)进行了
监测,监测面积为32.6万公顷,主要污染指标
为无机氮和化学需氧量。无机氮、化学需氧
量、活性磷酸盐和石油类监测浓度优于评价标
准的面积占所监测面积的比例分别为23.1%、
46.2%、78.8%和89.0%。
海洋渔业水域
352016 中国环境状况公报
土 地
土地资源及耕地
截至2015年末*,全国共有农用地64545.68
万公顷,其中耕地13499.87万公顷,园地
1432.33万公顷,林地25299.20万公顷,牧草地
21942.06万公顷;建设用地3859.33万公顷,含
城镇村及工矿用地3142.98万公顷。2015年,全
国因建设占用、灾毁、生态退耕、农业结构调
整等原因减少耕地面积30.17万公顷,通过土地
整治、农业结构调整等增加耕地面积24.23万公
顷,年内净减少耕地面积5.95万公顷。
2015年,全国耕地平均质量等级为5.11
等**。其中,评价为一等至三等的耕地面积为
3658.46万公顷,占耕地总面积的27.1%;评价
为四等至六等的耕地面积为6088.44万公顷,
占耕地总面积的45.1%;评价为七等至十等的
耕地面积为3752.96万公顷,占耕地总面积的
27.8%。
* 截至本公报发布时,2016 年数据尚在审核中,故采用 2015 年数据。
** 耕地质量等级评定依据《耕地质量等级》(GB/T 33469-2016),划分为十个等级,一等地耕地质量最好,十等地耕地
质量最差。一等至三等、四等至六等、七等至十等分别划分为高等地、中等地、低等地。
*** 截至本公报发布时,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水土保持情况普查成果仍为最新数据,故沿用。
**** 截至本公报发布时,第五次全国荒漠化和沙化监测结果仍为最新数据,故沿用。
根据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水土保持情况普查
成果***,中国土壤侵蚀总面积294.9万平方千米,
占普查范围总面积的31.1%。其中,水力侵蚀
129.3万平方千米,风力侵蚀165.6万平方千米。
第五次全国荒漠化和沙化监测结果****显
示,截至2014年,全国荒漠化土地面积261.16
万平方千米,沙化土地面积172.12万平方千
米。与2009年相比,5年间荒漠化土地面积净
减少12120平方千米,年均减少2424平方千米;
沙化土地面积净减少9902平方千米,年均减少
1980平方千米。自2004年以来,全国荒漠化和
沙化状况连续三个监测期“双缩减”,呈现整
体遏制、持续缩减、功能增强、效果明显的良
好态势,但防治形势依然严峻。
水土流失
荒漠化和沙化
36中国环境状况公报 2016
自然生态
生态环境质量
2015年*,2591个县域中,生态环境质量**
为“优”“良”“一般”“较差”和“差”
的县域分别有548个、1057个、702个、267个
和17个。“优”和“良”的县域占国土面积的
44.9%,主要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南、东北大小兴
安岭和长白山地区;“一般”的县域占22.2%,
主要分布在华北平原、东北平原中西部、内蒙
古中部、青藏高原中部和新疆北部等地区;
“较差”和“差”的县域占32.9%,主要分布在
内蒙古西部、甘肃西北部、青藏高原北部和新
疆大部。
* 受数据收集时间所限,生态环境质量评价较其他环境要素滞后一年。
* 生态环境质量:依据《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HJ 192-2015)评价。生态环境状况指数大于或等于 75 为优,
植被覆盖度高,生物多样性丰富,生态系统稳定;55~75 为良,植被覆盖度较高,生物多样性较丰富,适合人类生活;
35~55 为一般,植被覆盖度中等,生物多样性一般水平,较适合人类生活,但有不适合人类生活的制约性因子出现;
20~35 为较差,植被覆盖较差,严重干旱少雨,物种较少,存在明显限制人类生活的因素;小于 20 为差,条件较恶劣,
人类生活受到限制。

扩展阅读

相关资讯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121健康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121健康网所有。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填写Email地址,试阅行业信息专报:

公众号头像 health121

121健康商城是长三角营养保健产业联盟健康产品服务平台的服务窗口之一。健康产品100%正品,厂家直供,专业营养师分享。

微信“扫一扫”立即关注

微信号:health121qjd

不良信息举报 中国网信网 网警 可信网站
 
QQ在线咨询
邮箱
咨询热线
400-8269-121
服务时间
周一至周五(8:30-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