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服务指南消费指南  服务热线:400-8269-121

长三角营养保健产业联盟浙江省协会上海协会江苏省协会江西省协会安徽省协会台湾产业馆地方站浙江站上海站江苏站江西站安徽站

您当前的位置 :健康资讯 » 热点专题

十三五应对气候变化科技创新专项规划(全文)

2017-06-05 来源:121健康网

(八)深化面向国内绿色低碳转型的战略研究

围绕我国2020年和2030年应对气候变化目标(特别是排放峰值目标)的具体减排路径、技术和政策措施,重点深化我国绿色低碳转型战略与政策研究,包括消费、投资与进出口政策研究;同时推进温室气体排放的监测、统计和考核体系研究,碳排放权交易制度、碳金融实践路径及技术支撑研究,绿色低碳转型对社会经济和资源环境等方面的影响、风险及其时空分布研究,以及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重大前沿科技发展战略(重点是大规模减缓温室气体排放、回收和利用温室气体的战略性技术)研究和新兴低碳产业的科技创新战略与政策研究,推动我国绿色低碳转型发展。

专栏:面向国内绿色低碳转型的战略

1. 可持续转型路径、可行性与影响评估。开展可持续转型理论、指标体系和政策体系研究;分析我国实现2020年40%-45%碳强度降低目标、2030年左右达峰目标及60%-65%碳强度降低承诺的行业分布、潜力及经济和技术可行性;开发企业与家庭的能源需求与碳排放预测技术;识别我国能源消费与碳排放的关键驱动因子;开展我国中长期可持续转型及碳排放情景研究;分析先进能源技术发展路线图及成本潜力;评估我国能源与气候变化政策对碳排放减排的有效性;评估我国经济转型、产业结构调整与基础设施投入政策变化对碳排放的影响;评估我国技术研发政策和鼓励措施对低碳产业的激励与影响;评估金融政策、绿色信贷和其他资金机制对低碳转型的影响;研究基于市场的环境能源气候变化政策对可持续转型的作用;综合评估我国气候政策的共生效益和可持续转型效果,包括对经济、贸易、产业竞争力、环境、资源、福利等方面的影响及其不确定性,尤其是对空气污染、水资源、水污染和人群健康的影响;开展影响的时空分布、地区分布、行业分布、人群分布研究;研究气候政策与环境政策的协同;设计支撑我国实现可持续转型的政策体系。

2. 可持续转型路径的区域化战略。研究IPCC共享社会经济路径的中国化和省域化;开展省域技术进步、行业结构调整、消费与需求能力变化等过程和共享社会经济路径的定位比较和政策评估;开展我国各区域气候变化评估相关工作;评估各省区气候变化适应能力和恢复能力;评估不同共享社会经济情景对影响评估结果的不确定性;开展共享社会经济情景的设计及其在水资源、农业、能源、人类健康和灾害风险管理中的应用研究与示范;评估能源与气候变化政策对不同区域间的收入分配影响;评估应对气候变化过程中农村经济与社会结构的变迁。

3. 应对气候变化的可持续转型策略。组织编写第四次国家气候变化评估报告;建立碳源、汇评估国家标准以及监测、统计与评估体系,实时监测、评估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碳源、汇动态变化,提出我国绿色低碳转型战略与政策;开展全国性温室气体排放权交易机制、实施方案和运行管理办法研究;研究碳市场与国内其它交易政策的链接与协同;开展重点地区(城市)低碳经济发展战略规划和能力建设;研究气候变化与人体健康的关系,开展重大疫情的监测、预测和预警预报;开展贫困地区气象灾害预测预警研究和影响评估工作,强化贫困地区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促进贫困地区的转型发展。

4. 可持续转型的实践、监测与评估体系。探索并建立气候变化背景下可持续绿色低碳转型理论、指标体系和相应的政策体系;开展地方和行业在应对气候变化背景下可持续转型的研究与示范;构建气候变化情景下气候灾害危险性和资源环境承载力监测与预警技术体系;构建全球变化经济学与影响综合评估模型平台;评估应对全球变化的可持续转型路径及其经济和技术可行性。

5. 公众意识与全民参与。提出促进全民和各行业企业参与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和策略;构建应对气候变化信息公开与公众参与平台;加强教育普及体系和知识传播体系的建设,探索全民参与机制及激励机制;探索引导公众需求向绿色低碳产品倾斜的机制;依托大数据和政策手段,探索公众对政府行为和企业行为的监督机制。

(九)加快基地和人才队伍建设

加强基地和人才队伍建设,重点加强基础平台和综合观测监测系统建设、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的科学研究基地建设、科研院所及高校人才队伍建设,积极推进国家低碳工业园区与低碳城市试点,促进创新主体互动协作、创新要素优化配置,增强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协同创新能力。

专栏:基地与人才队伍建设

1. 完善基础平台和综合观测监测系统。构建中国气候变化综合观测与模拟数据共享平台、应对气候变化的技术信息共享与转移平台、信息公开与公众参与平台,提升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科学数据、技术信息、科普信息的交流与传播水平。科学规划重点领域野外研究站、监测站布局,结合基地布局优化,统一仪器设备观测方法和量值溯源标准,建立数据采集、处理、共享标准,完善应对气候变化的计量及标准体系,发展新的观测技术,完善我国气候变化综合观测系统。

2. 建立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的科学研究基地。依托国内现有气候变化研究单位和观测(监测)网络,组建跨部门、跨行业的国家级应对气候变化研究中心和研究联盟,协调气候变化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加快气候变化基础研究成果的应用和技术转化;针对应对气候变化的政治、经济、产业、外交和社会发展等跨学科交叉与集成问题,设立重大研究专项和长期研究支持机制,为制定我国应对气候变化和参与气候变化国际谈判政策提供持久的科技支撑和咨询。

3. 积极推进国家低碳工业园区与低碳城市试点。选择一批基础好、有特色、代表性强、依法设立的工业园区,通过试点建设,大力强化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加快钢铁、建材、有色金属、石化和化工等重点用能行业低碳化改造;培育集聚一批低碳性企业;推广适合我国国情的工业园区低碳管理模式,确保试点园区碳排放强度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引导和带动工业低碳发展。继续推进低碳城市试点,制定完善温室气体排放指标分配方案,建立健全区域碳排放权交易监管体系和登记注册系统,培育和建设交易平台,建设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支撑体系。

4. 加强应对气候变化的人才队伍建设。继续强化应对气候变化人才队伍建设。重点加强高校和科研院所中与应对气候变化相关的学科和专业的建设力度,建成若干在国际上有一定影响的学科和专业,着力培养具有学科交叉特色的复合型、创新型专业人才队伍;内培外引,多元融合,加强气候变化研究领域各类专门人才队伍建设;以高水平研究平台为载体,集聚形成一批专业基础扎实、自主创新能力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研究队伍;通过青年科技人才培养计划,加强后备人才队伍建设,培养一批具有国际影响的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强化海外引智力度,通过各级各类高层次人才培养和引进计划,以全职、兼职等多种形式,大力引进海外优秀人才;鼓励科技人员积极参与国际科技交流与协作,提升人才队伍的国际影响力;进一步完善吸引优秀人才的各项优惠政策、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稳定高层次人才队伍。

(十)加强国际科技合作

积极推进应对气候变化领域的国际科技合作,鼓励主导和参与相关国际组织及国际研究计划,重点加强基础研究、数据共享以及减缓与适应领域的国际科技合作,促进科技援助及南南科技合作,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区域性应对气候变化合作机制,形成应对气候变化领域的国际科技合作网络。

专栏:国际科技合作

1. 积极主导和参与相关国际组织及国际研究计划。以“十二五”期间启动的“全球变化研究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为基础,新建2-3个由我国主导的国际研究计划,扩大我国科学家及科研成果在国际上的影响力;积极参与未来地球(Future Earth)计划,加强“未来地球计划”中国国家委员会工作,紧密结合国内需求,围绕应对气候变化的重点和热点问题,有针对性地参与国际合作研究;鼓励与主要国家和重点机构的科技合作,鼓励在华创建有关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性科技组织或设立分支机构;鼓励国内科研人员和科研管理者在国际组织和国际研究计划中任职,牵头或承担研究和管理工作。

2. 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区域性应对气候变化合作机制。探索低碳发展区域合作机制,加强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合作研究,注重绿色、低碳发展,在沿线国家开发绿色能源,建立与其科研机构的合作机制;结合第三次青藏高原大气科学试验,加强与高原周边国家的气象科技合作,提升我国气候变化基础研究能力和国际影响力;建立以我国为主的气候变化国际研究中心或区域研究中心。

3. 加强基础研究及数据共享领域的国际合作。围绕气候变化过程与机理、地球系统模式与模拟、区域和全球气候预估、气候变化影响评价和风险预估等重点问题,开展有针对性的国际基础研究合作;强化地球系统模式的协作开发与研究,向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的“未来地球”研究拓展;提高数据共享水平,建设对国际开放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全球与区域数据产品。

4. 加强减缓和适应技术领域的国际合作。重点关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主要行业节能减排技术、环境脆弱地区和易受影响行业的适应技术;充分利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京都议定书》中的技术转让及资金配置机制,按照“互利共赢、合作创新”的原则,建立地区技术转移中心或网络,促进应对气候变化适用技术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提高我国减缓和适应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结合中日韩环境部长会议、中美清洁能源联合研究中心、中欧气候变化联合宣言、中日气候变化研究交流计划、可再生能源与新能源国际科技合作计划、国际能源署(IEA)、碳收集领导人论坛(CSLF)、氢经济国际伙伴计划(IPHE)等机制和平台,开展技术合作;深化和拓展与日、韩、欧盟、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及相关国际组织在CCUS技术研发、示范、能力建设以及安全政策等方面的合作。

5. 促进科技援助及南南科技合作。将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建设作为优先领域纳入相关双边或多边政府间科技合作协议框架,并作为科技援外的重点领域;继续争取国际组织及发达国家对华的资金和技术援助;以中非合作论坛、东盟国家合作机制、基础四国合作机制等国际组织的合作为基础,深化和拓展气候变化领域南南科技合作;加强与非洲国家、周边邻国、小岛国、不发达国家在观测、减缓和适应技术转移和示范、人才培训等能力建设领域的合作;推动建立基础四国气候变化技术研发联盟,加强在国际气候制度设计等方面的协调和磋商;积极考虑境外布点观测,开展气候观测技术合作。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应对气候变化科技工作宏观统筹与协调管理

建立国家层面跨部门的应对气候变化科技领导小组,负责国家层面应对气候变化的科技宏观决策,加强应对气候变化科技的顶层设计和整体布局,强化统筹协调,充分调动国家、地方、部门、行业以及国际的科技资源。

建立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科技高层专家咨询委员会,主要负责为我国政府应对气候变化提供科技战略方针、发展规划、政策法规和行动措施等方面的决策咨询和建议。

(二)启动国家科技研究计划,保证规划重点任务实施

组织实施“全球变化及应对”重点专项,强化项目支持,以提升我国在气候变化领域的基础研究实力和国际影响力为目标,针对气候变化研究中的关键科学问题,开展基础性、战略性、前瞻性研究。

通过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渠道,支持以提高减缓和适应方面科技实力为目标,针对应对气候变化的关键技术问题,特别是低碳与增汇关键技术问题,开展技术研发、综合集成与示范推广。

(三)加强应对气候变化的科学普及与宣传工作

继续实施《节能减排全民科技行动方案》,进一步加强应对气候变化的科普与宣传,推进科普教材、示范教育基地建设,构建应对气候变化的教育体系;由政府主导,利用电视、网络、图书、期刊、报纸、影视和音像作品等大众传媒和“科普中国”等平台,推动应对气候变化科学知识的普及和宣传;建立工业产品的低碳产品和水足迹标识体系,加强应对气候变化的示范引导,培育气候友好的社会道德和文化,提高公众意识和促进全民参与。

(四)鼓励和支持地方开展应对气候变化科技行动

鼓励和支持各地方结合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气候变化影响及节能减排目标,统筹多渠道资源,加大投入,积极开展节能减排技术和适应技术的研发、示范和推广应用,加强地方应对气候变化科技队伍建设,增强本地区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

扩展阅读

相关资讯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121健康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121健康网所有。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填写Email地址,试阅行业信息专报:

公众号头像 health121

121健康商城是长三角营养保健产业联盟健康产品服务平台的服务窗口之一。健康产品100%正品,厂家直供,专业营养师分享。

微信“扫一扫”立即关注

微信号:health121qjd

不良信息举报 中国网信网 网警 可信网站
 
QQ在线咨询
邮箱
咨询热线
400-8269-121
服务时间
周一至周五(8:30-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