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建立气候变化风险预估技术体系
强化气候变化引起的致灾因子、致灾机制、风险类型与风险级别研究,研发气候变化引起灾损的检测与归因技术、精细化区域气候环境模式与气候变化风险预估系统、大气条件变化产生的环境污染风险预估技术,形成规范化技术体系,提高城镇化区域极端事件风险与气候变化背景下重大工程建设与安全运行风险预估能力、未来10-30年我国重大气象-水文等极端事件演变的预估能力以及未来30年气候情景、社会经济情景、适应气候变化的技术与政策情景下我国粮食、水、生态、城市与乡村的气候变化风险预估能力。
专栏:气候变化风险预估关键技术
1. 气候变化风险检测及承载体脆弱性与暴露度综合评估技术。识别气候变化风险形成的主控因子与形成机制;建立气候变化风险形成、传递过程的检测指标体系、技术规范和国家标准;构建气候变化风险承载体数据库;开发承载体脆弱性与暴露度评估技术;分析识别气候变化风险承载体组成结构和空间分布;评估承载体脆弱性与暴露度的时空变化,识别脆弱地区和高暴露地区;提出规避气候变化风险的应对措施和有效途径。 2. 中国未来极端天气气候变化模拟及风险预估技术。研发极端天气气候模式,模拟不同气候变化与社会经济情景下中国未来不同时段极端天气事件的演化趋势;研发气候变化风险预估系统,发展气候变化风险定量预估技术;预估未来10-30年水、粮食、能源、生态安全形势演变趋势与系统整体风险,开展中国大陆及沿海海域气候变化风险区划;构建灾害风险评估技术体系,评估未来极端天气气候变化可能导致的灾害风险;预估极端天气气候带来的重大工程建设与运行风险;编制国家和地方未来10-30年气候变化风险管控预案,为国家和地方管控气候变化风险提供决策依据。 3. 气候变化风险监测、仿真与预警新技术。研发气候变化风险早期预警信号辨识新技术;集成地球观测(监测)系统、3S技术、网络技术、数值模拟和无人机等手段,构建气候变化风险监测、模拟仿真和预警的新技术体系;针对食物、水、能源、健康、关键基础设施、城镇安全等重点领域以及重大工程,进行气候变化风险预警和信息发布示范。 |
(五)推进减缓气候变化技术的研发和应用示范
重点强化能源、电力、工业、建筑、交通、农业等重点行业从规划、设计、施工到运行、维护、回收全生命周期的减排技术及非CO2温室气体减排关键技术的研发与示范应用,继续推进大规模低成本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技术与低碳减排技术研发与应用示范,同时推进森林、草地、农田、湿地等重要生态系统固碳增汇技术研发与应用示范,制定重点行业与领域应对气候变化减缓技术发展路线图和技术规范,结合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大幅提升我国碳减排自主贡献。
专栏:大规模低成本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关键技术
1. 捕集技术。针对目前CO2捕集技术普遍存在的材料性能差、成本高、系统能耗大等技术瓶颈,重点开展CO2捕集基础原理与机制、高性能核心材料、低能耗过程设计等方面的研究,研发新一代高效低能耗的CO2吸收剂和捕集材料以及加压和无焰富氧燃烧、化学链燃烧技术。 2.管道输送技术。建立基于多模型的智能源汇匹配与区域管网优化方法,研究碳捕集水资源约束与CO2驱水技术潜力,开展重点区域源汇匹配与管网规划方案研究;建立CO2管道工程全生命周期的管理系统,制定CO2管道输送设计规范,形成适合我国法规环境与自然地理条件的长输管道技术体系与成套装备,研发CO2长输管道安全保障技术。 3. 资源化利用技术。以CO2资源化循环利用为着力点,研发CO2驱油、气、水和CO2生物化工规模化利用等技术,适应我国油气藏特点的CO2注入油、气、水增产技术,CO2为压裂介质的新型页岩气开采技术,CO2增强型地热系统发电技术,CO2微生物与电化学合成燃料耦合反应技术和高效光生物反应器构建技术;开展微藻固碳、固氮、废水处理的协同集成示范。 4. 封存技术。选择重点盆地周边的重点行业项目和岩溶典型区,开展二氧化碳深部地质封存关键技术研发与集成,研发深部 CO2地质储存盖层稳定性探测方法和评价技术,CO2捕获、储存、运输和灌输技术,CO2深部封存三维安全性模拟技术;优化非纯二氧化碳注入方案,开展室内物理-化学耦合实验和数值分析,研发长期联合地质封存的安全保障技术和环境监测技术。 5. 技术集成。统筹国内现有科技存量资源,依托已有示范项目,搭建CCUS技术研发平台。结合神华CO2捕集与封存项目,建设CO2监测与安全评估平台;依托“十二五”部署的多个捕集示范项目,构建捕集新工艺与材料研发平台;研究开发富集CO2的合成燃料制备技术、适合高浓度CO2燃料气的CO2分离技术、反应分离一体化的低能耗CO2捕集技术、富氧燃烧装备放大及系统集成技术等。 |
专栏:重点领域与重点行业低碳技术
1. 能源领域。研发能源消费与碳排放峰值模拟技术,模拟不同温室气体排放情景下的能源需求及我国能源消费的潜在空间;研发可再生能源潜力评估技术,评估我国可再生能源的开发潜力与技术风险;研发国际能源贸易与地缘政治风险评估技术,评估气候变化给我国能源安全带来的地缘政治风险及其不确定性;研发国家能源安全动态评估与预警技术,制定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策略和预警方案;制定减排与发展协同的低碳能源战略,筛选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主要措施与保障工程。 2. 建筑领域。开展建筑领域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核算与低碳技术研究,研发区域低碳规划技术、建筑低碳设计技术、建筑低碳应用技术、建筑低碳改造技术和建筑低碳运营技术,开展典型示范,其中区域低碳规划技术主要包括:区域热岛强度优化技术;区域交通统筹优化技术;区域能耗预测与能源供应优化技术;区域照明节能与控制技术;区域清洁与可再生能源布局优化技术等。建筑低碳设计技术主要包括:建筑材料碳排放详细清单;建筑碳排放设计计算辅助软件开发;碳排放最小化的多专业协同设计方法;碳汇最大化的景观园林设计技术等。建筑低碳应用技术主要包括:建筑制品的碳化养护新技术;多种可再生能源系统在建筑当中的联合供能优化技术及应用;照明系统节能新技术;建筑能源及环境综合监管技术等。建筑低碳改造技术主要包括:墙体保温改造新技术;外窗系统改造新技术;能源系统节能改造新技术;建筑给排水系统节水及非传统水源利用改造技术;改造施工过程及材料选用的低碳优化技术等。建筑低碳运营技术主要包括:建筑垃圾和污水处理的资源化和低碳化技术;建筑用能系统低碳运行优化策略;建筑材料及制品高效维护及保养技术等。 3. 交通领域。研发绿色交通运输低碳减排与效能提升关键技术,包括公路车辆、港口机械、船舶温室气体排放特性模拟与测算技术;绿色低碳化运输模式与生态航道技术;公路车辆温室气体排放贡献特征及减排技术;港口机械温室气体排放贡献特征与减排技术;船舶废气脱硫脱硝技术等。建立公路车辆、船舶、港口机械大气排污污染动态监测体系与排放评级方法,有效监控公路、水运温室气体排放,发展新能源动力系统等减排技术,降低交通运输领域对气候变化的贡献率。 4. 钢铁行业。研发钢铁制造流程的绿色化低排放技术、余热余能梯级利用和系统回收技术、钢铁生产能源管控与环境优化技术、污染物协同控制与一体化脱除技术、钢厂与相关产业互补链接及周边社会共生共荣生态链接技术、CO2在钢铁工业内部循环利用技术等,减缓温室气体排放,推动钢铁工业转型升级。 5. 其他行业。建立电力、建材、交通运输、农牧业、林业、渔业等行业污染物和温室气体排放量估算方法和评估技术体系;研究重点行业低碳发展路线图;开展重点行业替代燃料和替代原材料的示范应用;研发重点生产过程废弃物协同处理技术;筛选满足低碳发展需求的能力提升技术和装备;基于重点行业大数据和移动互联网,搭建重点行业温室气体排放大数据分析与监控平台。 |
专栏:非CO2温室气体减排技术
1. 非CO2温室气体减排与利用新技术推广和示范。强化含氟气体以及氧化亚氮等非CO2温室气体的减排利用等技术研发;加强含氟温室气体的替代、电解铝行业全氟化碳控制、氧化亚氮工业尾气处置等方面技术的研发;开展经济型高效炉具的技术开发和柴油燃烧黑碳减排技术研究。 2. 农业非CO2温室气体减排技术研发与集成示范。研发稻田、农田、草地、动物肠道发酵和动物粪便管理的非CO2温室气体减排技术,包括品种技术、生物技术、新型肥料、新型饲料、农业管理措施等;筛选与农业生产目标、控制农业面源污染目标一致的温室气体减排关键技术,开展技术集成与示范。开展化肥零增长态势下我国农田N2O保产减排技术与潜力评估,研发水稻田保产与甲烷减排技术、畜禽养殖与废弃物管理过程中甲烷与N2O减排技术。 3. 废弃物非CO2温室气体减排技术研发。开展废弃物处理(固废填埋和废水处理)甲烷气体收集效率研究;开展垃圾填埋处理渗滤液甲烷气体排放机理和回收技术研究;研发城市污水厂污泥废弃物厌氧处理、甲烷气体回收和利用技术以及厨余垃圾综合处理技术。 |
专栏:生态系统固碳增汇技术
1. 造林和再造林及林业管理的增汇技术与模式研发。研制森林碳汇动态监测与评估技术,系统评估我国近年来造林和再造林及林业管理的固碳效应;研究不同区域和不同类型森林生态系统的固碳机制以及碳循环过程对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响应与适应性,开发我国不同气候区和不同类型森林生态系统循环过程的调控技术;开展人工营造森林固碳增汇技术及模式的研究和示范;开展天然林保护和植被恢复等低碳林业发展和管理模式的试验示范。 2. 草地与湿地的增汇技术与管理模式的实验示范。开展我国北方草地、青藏高原草地、滨海湿地和内陆湿地等生态系统的增汇机制研究和技术开发,研究草地、湿地生态系统碳循环对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响应与适应性;开展草地与湿地生态系统增汇减排优化管理模式实验示范,探索低碳畜牧业和湿地渔业发展途径及管理模式。 3. 农业和海洋渔业增汇技术与管理模式的实验示范。研发农业耕作措施、秸秆还田与覆盖、有机废弃物还田、农牧结合等农田生态系统固碳技术和低碳农业发展技术;开展重点区域(东北、华北、西北、长江流域)农业生产过程的固碳增汇技术研发与应用示范;研发干旱荒漠化与岩溶石漠化综合治理、植被恢复技术等生态、地质固碳增汇技术并进行应用示范;研发我国海岸带与海洋固碳藻类、贝类等的定向选育技术,研究开发我国近海蓝色碳汇功能及海陆统筹的增汇技术和碳汇渔业发展模式。 |
(六)推进适应气候变化技术的研发和应用示范
围绕气候变化影响的重点领域、重点区域、脆弱人群与优先适应事项,重点强化建材、交通运输、农牧业、渔业和水资源等重点领域适应气候变化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示范,同时推进跨领域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关键技术集成和示范,以及沿海地区、生态脆弱区和边缘过渡区、生态屏障区、重大工程区等重点区域适应气候变化的关键技术研发;研制重点区域与领域应对气候变化适应技术发展路线图和技术规范,结合案例研究,提出可操作的、经济合理的适应对策和措施,增强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与措施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