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服务指南消费指南  服务热线:400-8269-121

长三角营养保健产业联盟浙江省协会上海协会江苏省协会江西省协会安徽省协会台湾产业馆地方站浙江站上海站江苏站江西站安徽站

您当前的位置 :健康资讯 » 热点专题

爱国卫生运动65周年暨全国爱国卫生工作座谈会在杭召开

2017-05-25 来源:卫计委
发扬优良传统 建设健康中国 谱写爱国卫生运动新篇章
——刘延东副总理在爱国卫生运动65周年暨全国爱国卫生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2017年5月12日)

今年是爱国卫生运动开展65周年,我们在浙江省杭州市召开爱国卫生运动65周年暨全国爱国卫生工作座谈会,主要任务是进一步贯彻落实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精神,大力推进爱国卫生运动,为健康中国建设做出新贡献。 
  此次会议在浙江省杭州市召开,很有意义。一是浙江有着爱国卫生运动的光荣历史和优良传统。1958年,毛泽东同志视察杭州市上城区小营巷社区,肯定“这里的卫生工作搞得不错”,从而掀起了全国爱国卫生运动的高潮。习近平总书记在担任浙江省委书记时,曾于2003年到小营巷社区考察爱国卫生工作。2011年,习近平同志给小营巷社区回信,勉励小营巷要珍惜荣誉,再接再厉,把社区建设得更加美好。一个基层社区的爱国卫生工作,坚持了半个多世纪的传承和创新,先后得到了党的两代领导核心的关心重视,这是很不平凡的。二是这里有着卓越成绩和宝贵经验。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提出了“八八战略”和“两山”思想,富有远见地将卫生强省作为浙江省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多年来,浙江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持续扎实推进爱国卫生运动,率先实现了国家卫生城市和卫生县城全覆盖,将居民健康水平提升至全国前列,取得了显著成效。浙江省和杭州市的爱国卫生工作有特色、有创新、有亮点,值得很好地总结和借鉴。这次会议,既是现场学习会、经验交流会,也是宣传动员会和工作推进会。 
  刚才,李斌同志通报了全国爱国卫生工作情况,浙江省、广东省、贵州省、宁夏自治区和浙江省杭州市、山东省威海市、安徽省金寨县等有关负责同志分别作了发言,讲得都很好,内容各有侧重,充分展现了各地区积极开展爱国卫生工作的成效和经验。请全国爱卫会办公室认真总结推广地方典型经验,以点带面,示范带动,推进新时期爱国卫生工作深入开展。下面,我讲四点意见。 
  一、充分肯定65年来爱国卫生运动取得的辉煌成就 
  爱国卫生运动是我们党把群众路线运用于卫生防病工作的伟大创举和成功实践,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卫生工作中的具体体现。65年来,无论是在社会主义建设的热潮中,还是在改革开放的伟大进程中,党和政府始终高度重视发挥爱国卫生运动的独特作用,组织动员人民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的突出卫生问题,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爱国卫生运动发展之路。 
  新中国成立之初,城乡疫病流行,群众缺医少药。1952年,毛泽东同志题词指出:“动员起来,讲究卫生,减少疾病,提高健康水平,粉碎敌人的细菌战争”。周恩来、习仲勋同志亲自担任前两届中央爱卫会主任。各地区、各部门广泛发动群众,以除“四害”、讲卫生、整治环境为重点,开展群众性卫生活动,有效控制了鼠疫等突发急性传染病的流行,大幅度改善了群众的健康状况。 
  改革开放以来,爱国卫生运动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邓小平同志提出,“要防治地方病,为人民造福”。1982年,“开展群众性的卫生活动”写入宪法,确立了爱国卫生运动的法律地位。各地区深入推进“两管五改”(管水、粪,改水井、厕所、畜圈、炉灶、环境)工作,广泛开展“五讲四美”活动,基本消除了克山病、大骨节病,人民的文明素质得到提升。上世纪90年代,江泽民同志指出,“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提高全民族的卫生素质,促进两个文明建设”。全国爱卫会启动全国卫生城镇创建活动,打造了一批国家卫生城镇,城乡环境面貌显著改善。本世纪初,胡锦涛同志强调,要“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促进人民身心健康”。各地区开展了“三讲一树”(讲文明、讲卫生、讲科学、树新风)活动,以农村为重点推进“三清三改”(清污泥、清垃圾、清路障,改水、改厕、改路)环境整治,为夺取非典等突发重大疫情防控斗争胜利和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做出了积极贡献。 
  党的十八大以来,爱国卫生运动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继承和发扬爱国卫生运动优良传统,发挥群众工作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建设健康、宜居、美丽家园”。李克强总理多次对做好爱国卫生工作提出明确要求,上届政府还担任全国爱卫会主任。爱国卫生工作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以健康城镇建设、卫生城镇创建、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农村“厕所革命”等为载体,大力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取得了新的显著成效。 
  一是城乡环境卫生状况明显改善。卫生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国家卫生城市比例达到46%,农村垃圾处理、卫生厕所和饮水安全问题得到基本解决,全国村庄生活垃圾处理率达到60%左右,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80.4%,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76%。浙江省实施“三改一拆”(改造旧宅、旧厂、城中村和拆除违法建筑)、“五水共治”(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宁夏自治区开展“碧水蓝天•绿色城乡”行动,金寨县通过“红黑榜”治理脏乱差,这都是改善城乡人居环境的典型例子。 
  二是全民健康素养显著提升。开展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和全民健身运动,使得健康知识和技能得到进一步普及,健康生活理念日益深入人心。比如,北京市等地出台控烟法规,贵州省创建慢性病示范区、探索“互联网+慢性病管理”模式,杭州市建设15分钟卫生服务圈和体育健身圈,引导群众逐步养成控烟限酒、合理膳食、适量运动的生活方式。 
  三是疾病综合防控能力迈上新台阶。健全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和应急机制,开展“清洁家园、灭蚊防病”等群众卫生运动,加强病媒生物防控,将血吸虫疫情降至历史最低水平,成功抗击了寨卡病毒病、黄热病、登革热、H7N9流感等突发传染病疫情。广东省鼓励群众“随手拍”及时发现报告虫媒鼠害,狠抓传染病源头治理,也是很好的例子。 
  四是公共卫生国际影响力大幅提升。主动参与全球卫生治理,实现了埃博拉出血热援非抗疫“打胜仗、零感染”和国内“严防控、零输入”的双重胜利。成功举办第九届全球健康促进大会,发布上海宣言,与世界各国分享中国经验。 
  在党中央、国务院坚强领导下,在各方共同努力下,我国人均期望寿命从建国初期的35岁提高到2015年的76.3岁,婴儿死亡率从200‰下降至2016年的7.5‰,孕产妇死亡率从1500/10万下降至2016年的19.9/10万,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推动爱国卫生运动从环境卫生治理向全面社会健康管理转变,提前实现了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正如世界卫生组织所评价,坚持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是中国创造卫生奇迹的一条重要经验。 
  65年来,爱国卫生运动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为保障人民群众健康、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积累了宝贵的历史经验。一是始终坚持党和政府领导。贯彻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理念,把爱国卫生运动作为党和政府的重要工作,放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统筹考虑,不断加强组织领导,体现了党和政府维护人民健康权益的政治决心。二是始终坚持走中国特色卫生与健康发展道路。从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出发,将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文化优势转化为一系列增进人民群众健康福祉的具体行动,以较低的成本实现了较高的健康绩效。三是始终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基本策略。建立健全政府主导、多部门协作、全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从治理健康影响因素入手,推动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加大干预力度,全方位减少健康危害,打出了保障健康的“组合拳”。四是始终坚持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坚持发动群众、依靠群众、造福群众,组织动员群众自己动手改造生产生活环境,同疾病和不良卫生习惯做斗争,全民动员、人人动手,营造了讲卫生、讲文明、树新风的浓厚社会氛围。五是始终坚持与时俱进创新发展。顺应时代发展变化,不断拓展工作内涵、创新工作载体、丰富工作形式、优化协调机制,使爱国卫生运动始终焕发蓬勃生机和活力。 
  回顾65年来不平凡的历程,我们深感这些成就和经验确实来之不易,体现了几代领导人的远见卓识,得益于各地区、各部门的重视支持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也凝结着一代又一代爱国卫生工作者的不懈努力和辛勤汗水!在此,我谨向各地区、各部门,向多年来奋战在爱国卫生工作一线的同志们,向关心、参与和支持爱国卫生工作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二、准确把握爱国卫生工作的新形势新要求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要清醒地看到,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社会结构和利益格局深刻调整,爱国卫生工作面临一些新形势、新问题。从群众健康需求看,人们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吃饱穿暖了,对身心健康有了更高期待,所以健康需求快速释放,需求层次逐步升级。与此同时,相当一部分群众健康素养有待提升,不同程度地存在缺乏运动、吸烟酗酒、膳食不合理等现象,不良生活方式引发的疾病日益突出。从健康影响因素看,工业化、城镇化、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空气、土壤、水污染日益严重,人口过于密集导致的“城市病”逐渐凸显,我国面临传染病、慢性病等多重疾病威胁并存,自然、环境、社会等多种健康影响因素交织的复杂局面。从治理能力看,爱国卫生工作在法治化建设、工作方式方法、各领域协同施策和基层能力建设方面还存在一些短板,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的“大卫生”、“大健康”工作格局尚未形成。这些都需要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予以解决。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成了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推进卫生与健康事业改革发展、维护人民群众健康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和行动指南。2016年8月,党中央、国务院召开了新世纪以来第一次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科学分析国民健康面临的复杂形势,鲜明提出了“大健康”理念,实现了卫生与健康发展理念的一次重大飞跃,标志着我国卫生与健康事业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一方面,这将爱国卫生运动提到了新的战略高度,赋予了新的历史使命。推进健康中国建设过程中,必须立足国情,把爱国卫生运动作为重要载体,构建完善的社会健康管理和服务体系,实施医疗卫生、体育健身、环境保护、心理干预等综合治理,解决好制约国民健康改善的全局性、根本性和长期性问题。另一方面,要求爱国卫生运动深入贯彻“大健康”理念,靠社会整体联动的“大处方”,实现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从注重“治已病”向注重“治未病”转变,使健康促进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和自觉行动。 
  形势和要求发生了变化,工作也要随之完善和调整。改革开放以来,爱国卫生运动方针不断发展。1978年,以李先念同志为主任的全国爱卫会提出了“加强领导、动员群众、措施得力、持之以恒”的方针。1989年,《国务院关于加强爱国卫生工作的决定》(国发〔1989〕22号)提出了“政府组织,地方负责,部门协调,群众动手,科学治理,社会监督”的方针。这些方针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发挥了重要指导作用。结合新形势新要求,我们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新时期爱国卫生运动的方针:即以人民健康为中心,政府主导,跨部门协作,全社会动员,预防为主,群防群控,依法科学治理,全民共建共享。以人民健康为中心,是爱国卫生运动一以贯之的宗旨。政府主导,跨部门协作,全社会动员,是爱国卫生运动行之有效的工作机制。预防为主,群防群控,依法科学治理,是爱国卫生运动减少健康危害因素、有效防控疾病的工作方法和基本路径。全民共建共享,体现了爱国卫生运动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分享健康成果的理念。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以新时期爱国卫生运动方针为指引,发扬优良传统,加强改革创新,推进爱国卫生工作再上新台阶,切实增进人民群众健康福祉。 
  三、围绕健康中国做好爱国卫生各项工作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爱国卫生运动要将贯彻宣传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精神作为重要任务,广泛组织动员群众,在全社会掀起关心、关注、参与健康中国建设的热潮,让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的理念深入人心。要紧紧围绕健康中国建设主题,坚持预防为主、关口前移,更加注重全面的社会健康管理,促进城乡环境卫生质量、群众文明卫生素质、全民健康水平的“三个”全面提升。下一步,要着力抓好五项重点工作。 
  第一,强化健康促进,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古人讲,病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来渐矣。不良生活方式已逐渐成为诱发慢性病甚至猝死的主要危险因素。因此,要加强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深入实施五项重点工作,增强群众保健意识和能力。一要开展全民健康素养行动。健全覆盖全国的健康素养监测评价体系,加大健康科普宣传力度,普及卫生防病知识,引导群众认识到“健康既是权利也是责任”,形成正确的健康观。要规范健康宣教咨询活动,引导企业优化健康产品和服务,支持各类社会组织开展健康公益活动。二要实施国民健康教育计划。要将健康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加强健康知识教育,使学生从小养成文明卫生习惯。学校要优化课程安排,坚持眼保健操、课间操等好的传统,关注学生心理健康,让孩子们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通过多种形式,提高家庭健康意识和防病能力,使家庭成为少年儿童健康的港湾。三要开展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开展均衡膳食和营养宣教,以“三减三健”(减油、减盐、减糖,健康体重、健康骨骼、健康口腔)为主题,组织策划贴近群众、贴近生活的专题活动,引导群众养成合理饮食习惯,形成自主自律的健康生活方式。四要开展全民健身行动。要推动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推动有条件的企事业单位体育场地向社会开放,丰富群众健身设施,方便群众健身锻炼。要大力发展健康产业,丰富群众健身休闲活动,加大工间操推广力度,推动全民健身生活化,增强群众体魄。五要实施中医药治未病健康工程。习近平总书记十分重视发挥中医药在健康促进中的独特作用,多次指出,中医药学凝聚着深邃的哲学智慧和中华民族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要把老祖宗留给我们的中医药宝库保护好、传承好、发展好,坚持古为今用,努力实现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之与现代健康理念相融相通。要认真组织实施中医药治未病健康工程,广泛普及中医药在预防保健、治未病、疾病康复方面的科学知识,提供科学的中医药服务,探索融健康文化、健康管理、健康保险为一体的中医药健康保障模式,服务于人民健康。 
  第二,强化健康公平保障,持续改善重点人群的健康状况。要以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流动人口等为重点,聚焦不同人群的突出健康问题,研究采取针对性措施,切实补齐健康短板。一要突出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孩子的营养状况关系其一生的健康,是健康管理的重中之重。从实施情况看,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是解决贫困地区少年儿童营养不良问题的重要举措。有关监测显示,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四年来,学生体质有了显著改善,平均身高增长明显,取得了很好效果。习近平总书记对此予以肯定,强调要持续完善加强,造福下一代。下一步,要落实落细管理责任和配套政策,进一步完善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使其安全、阳光、可持续运行。同时,要统筹合理配置资源,增加产科、托幼等服务供给,倡导优生优育,加强孕产妇营养补充,扩大婴幼儿营养改善试点,筑牢妇幼健康保障网。要完善居民健康档案,逐步建立长期护理制度,重点引导家庭医生优先同老年人、残疾人家庭开展签约服务,形成全生命周期的连续的健康管理和医疗服务体系。二要推进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要因地制宜,健全完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清单,增强资金的使用效能,扩大服务覆盖面,提高服务均等化水平,推动人人公平享有基本健康服务。三要扎实做好兜底保障。要按照“大病集中救治一批、重病兜底保障一批、慢病签约服务管理一批”的思路,加强制度衔接,对农村贫困人口、城镇低收入家庭实施精准救助救治,保障贫困人口健康,防范冲击社会道德底线事件发生。 
  第三,强化防治结合,提高重大疾病防控水平。预防是最经济最有效的健康策略。要在传统的三级预防中更加注重一二级预防措施,采取综合防控措施,努力让群众少生病、不生病。一要坚决遏制传统流行疾病高发势头。艾滋病、结核病、乙肝等疾病发病人数比较多,要坚持因病施策,各个击破,不断降低疫情流行水平。对艾滋病,要强化警示教育,实施综合干预,做好高危人群疫情防控工作。近年来,部分地方发现青年学生中特别是男同群体艾滋病感染者增加,要引起足够重视,采取有力措施做好防控。对结核病,要打通发现报告、诊断治疗和随访服务全链条,坚决阻断传染源头。对乙肝,要采取扎实有效措施,巩固和提升疫苗接种覆盖率,持续发力筑牢人群免疫屏障。二要落实慢性病综合防控措施。近年来我国慢性病呈现出井喷态势,存量基数大,增量势头不减,同时还有向低龄化蔓延的趋势。因此,要以癌症、高血压、糖尿病、脑卒中等为重点,完善综合防控措施,强化早期筛查、早期发现和早诊早治。国家慢性病防控示范区要发挥先行先试作用,探索有效措施,对居民不良生活方式实施科学干预,着力降低慢性病患病率和死亡率。三要有效控制病媒生物。对登革热、寨卡病毒病等病媒传染病,要发动群众开展清洁家园、环境卫生综合整治行动,努力消除病媒孳生传播的土壤。对H7N9流感等动物源疾病,要加强养殖、销售环节管理,指导从业人员定期消毒,主动落实“杀白上市”等措施,努力切断疾病传播途径,确保不发生大的传染病疫情。四要有效防控传染病跨境传播。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随着全球化程度加深,人员、商品等要素流动日益频繁,我国年度出境旅游人数已经超过1.2亿人次,客观上加剧了疾病跨国传播的风险。既要加强境外传染病监测预警,筑牢口岸检疫防线,严防重大传染病输入,努力御“病”于国门之外,也要配合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做好与非盟、东盟、上海合作组织、金砖国家等卫生合作机制,积极参与和支持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建立的全球卫生应急机制,内外联动谋划好传染病防控工作。 
  第四,强化综合治理,营造绿色安全的健康环境。绿水青山既是金山银山,也是人民群众健康的重要保障。要坚持问题导向,加大治理力度,解决好环境污染等突出问题,着力打造健康环境。一要突出薄弱环节,深入开展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当前工作中,重城市轻农村的倾向还没有得到根本扭转,农村环境卫生问题依然较为突出,特别是在一些贫困地区,基本卫生条件差、不讲卫生的现象还比较普遍。贫困地区的卫生工作要特别引起重视,应在脱贫攻坚中加大力度,加强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深入开展垃圾处理、“厕所革命”等环境卫生工作,引导群众养成卫生习惯,切实减少因病致贫。二要突出重点难点,打好健康影响因素整治的硬仗。要加强环境监测,聚焦群众反映强烈的空气、土壤、水污染问题,实施好专项整治行动。要按照国务院部署抓紧汇聚部门科研资源集中攻关雾霾成因和治理课题。要做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作,强化从水源到水龙头全过程监管,坚决打击食品药品违法犯罪行为,维护群众“舌尖上的安全”。要建立健全评估评价制度,在规划编制、工程项目建设等方面,守住健康“红线”,从源头上消除影响健康的各种隐患。 
  第五,强化基层基础,加快建设美丽宜居的健康城市健康村镇。建设健康城市健康村镇,打造卫生城镇“升级版”,是新时期爱国卫生运动的重要抓手,也是建设健康中国的重要内容。一要广泛动员,形成建设合力。健康城镇建设要充分发挥各级政府的统筹协调作用,不能光靠卫生计生委一个部门单打独斗,而要靠多部门密切协作,靠广大群众共谋、共建、共管、共评、共享,形成政府有形之手、市场无形之手、群众勤劳之手同向发力的良好格局。二要夯实基础,壮大“健康细胞”。要规范卫生城镇创建工作,完善退出机制,大幅度提高卫生县城(乡镇)创建质量和数量,带动城乡健康卫生环境的整体改善。要积极探索有效工作模式,将健康政策融入交通、建筑、教育等各领域,加快推进健康社区、健康单位、健康学校、健康家庭等“健康细胞”工程建设,夯实健康中国建设的基础。三要统筹城乡,突出区域特色。建设健康城市与健康村镇要做到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各地区要聚焦城乡薄弱领域,特别是重视农村卫生与健康工作,统筹提升城乡居民健康水平。要按照部署完成规定动作的基础上,结合地方特点搞好自选动作,努力打造一批美丽宜居、富有特色、群众认可的健康城镇品牌。 
  四、狠抓落实,不断提升爱国卫生工作水平 
  2017年4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34次会议,对抓落实抓督察提出明确要求,他强调,各地区、各部门要把抓改革落实摆到重要位置,投入更多精力抓督察问效。要善于抓正面典型,及时发现总结基层创新举措和鲜活经验,以点带面,推动改革落地。要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有的问题要一竿子插到底。今年下半年,要召开党的十九大。按照中央要求,凡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所确定的改革任务,都要进行一次全面盘点,对改革的问题要拿出四梁八柱的框架,对部署任务的完成情况要进行全面盘点,要督察问效,确保落实好完成好。下一步,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强化责任担当,细化各项部署要求,抓落实见实效,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党委、政府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把爱国卫生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强规划统筹、政策统筹、行动统筹,健全管理体制、工作运行和保障机制,形成部门协作、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各级爱卫会及办公室要发挥好综合协调、督促检查和参谋助手作用,加强督察督办,确保各项部署落到实处。 
  二是强化探索创新。要尊重基层群众的首创精神,注重挖掘和推广基层鲜活经验,打造新时期爱国卫生品牌活动。要紧扣时代脉搏,利用互联网、手机APP等现代手段,探索更加有效的社会动员方式,扩大对群众的吸引力和影响力。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将爱国卫生运动纳入法制化轨道,实现依法动员、有序参与和规范管理。 
  三是加强能力建设。各地区要健全爱国卫生组织机构和工作网络,狠抓队伍素质建设,着力提高统筹谋划、综合协调、群众动员、社会沟通、科学管理等“五大能力”。爱国卫生运动直接面向基层群众,需要满怀激情、投入感情、付出汗水。要结合深化“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加强作风建设,下大力气建设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实、讲奉献的爱国卫生工作队伍。 
四是做好宣传引导。要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爱国卫生主题宣传,策划好各类健康主题日和全国爱国卫生月宣传活动,组织各省(区、市)卫视开设健康专题节目,用群众听得到、听得懂、听得进的途径和方法,普及科学健康知识,大力宣传爱国卫生运动伟大历史进程和辉煌成就,介绍典型经验和先进事迹,营造良好社会舆论氛围。 
  爱国卫生运动走过了65年的光辉历程,做好新时期爱国卫生工作,意义重大,使命光荣。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继承优良传统,锐意改革创新,真抓实干,奋发有为,努力开创爱国卫生工作新局面,为建设健康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扩展阅读

相关资讯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121健康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121健康网所有。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填写Email地址,试阅行业信息专报:

公众号头像 health121

121健康商城是长三角营养保健产业联盟健康产品服务平台的服务窗口之一。健康产品100%正品,厂家直供,专业营养师分享。

微信“扫一扫”立即关注

微信号:health121qjd

不良信息举报 中国网信网 网警 可信网站
 
QQ在线咨询
邮箱
咨询热线
400-8269-121
服务时间
周一至周五(8:30-17:00)